潘安,也叫潘岳,河南人。西晉時期的文學家,可惜的是,後人知道他文章的人不多,只知道他是當朝第一美男,因生的俊美,在洛陽城出了名。

潘安在洛陽城駕車(馬車啊,相當於敞篷車快跑),被婦女門圍住,爭想看他的容貌,不停的往她車裡拋擲水果。擲果盈車成語就是從這裡來的。

潘安雖貌美,卻與妻子楊氏一往情深,忠於妻子,妻子去世後寫詞悼念,沒有再娶。「潘楊之好」的典故出於此。

後來,丑皇后賈南風得勢,潘安自然逃不掉這位女人的「熱情」,潘安被捲入廢太子的風波中,太子死後,發生八王之亂,賈氏權勢集團被誅殺,潘安也被殺,並滅三族!

潘安是歷史上真實的人物,而潘金蓮是文學作品裡的人物。潘金蓮的出名與《水滸傳》小說和電視劇,以及評書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宣傳是分不開的。而關於潘安的文學作品卻很少見,潘金蓮多以淫蕩的形象被人們廣泛的議論調侃,所以,潘金蓮比潘安有名就可以理解了


雖說倆人都姓潘,但是倆人的個人標籤是不一樣的,形象差之萬里。

1、潘安最顯著的標籤是貌美。

長期以來,形容男子長得好看時,往往其賽過潘安。而社會上對男人的評價標準貌美通常是次要標準,所以與之相聯的潘安也不經常被提及。

2、潘金蓮,首要的標籤是不貞潔,而忠貞在古代被認為是女子的第一美德,做出不貞潔的事情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是禁忌,是反面教材。

再加上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的傳播,潘金蓮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永遠被釘在恥辱柱上,性質惡劣,社會影響面大,被後人唾棄。

另外,潘金蓮的形象與目前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和法律法規背道而馳,更是為人所不齒。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要想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身價值,就要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自覺遵紀守法、維護社會公序良俗,多為社會做貢獻,否則將會遺臭萬年。


我國自古都是受儒家、道家影響深厚的一個文化古國,對女性的三從四德得要求也是跟根深蒂固世代傳承,要歌頌標榜自然也會在萬千過往中找尋反面教材,潘安是古代一位美男子,雖在現代詞典、生活中偶爾提及,但僅僅是一個無關痛癢的話題,相比之下潘金蓮卻不同她是被歷史、世人選進反面題材的代表人物,她的故事突出了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傳統教育思想,以及儒道精髓,同時也是暴露古代封建制度下對男女平等的態度和立場。潘金蓮、陳世美、等等都是在某一情感、道德領域被釘上永久標籤的人物,世世代代、浩浩蕩蕩經久不息…


女人永遠比男人話題性強


普通的能和名著比嗎


潘金蓮知名度太高了。

雖然水滸傳108將,沒有潘金蓮,可她比108將知名度都高,因潘金蓮真是太彯亮了,而且通姦被殺,她身上故事太多了,而影響很大,到目前為止,老幼皆知!


潘安雖是河南人,但是曾去徐州賈汪探訪友人,為村民修建一座橋,為紀念他的善舉,此村改為潘安村,現在有座潘安湖也是因此而來,對潘安的印象大概是這樣,歷史上這樣的人不勝枚舉,他也只佔了一個美男子的優勢,但是像潘金蓮這樣的出現在水滸傳里,有標誌性的人物,電視劇都被翻拍了好幾版,所以自然被提起的多了。


制度的墮落到文化的墮落,通過對潘金蓮的刻畫到刻意喧染和鞭撻,充分暴露出封建禮教對人性特別是對女性的踐踏和摧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