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ofo小黃車來說,這是一個漫長寒冷的冬天。

北京ofo總部,排隊退押金的人從五樓排到一樓,又從大堂排到大樓門前的馬路上。

排隊的人很多,但和線上退押金的人相比,真的不算什麼。

線上排隊退押金的用戶已經超過1000萬。

如果按照押金99元或者199元計算,應退押金在10.5億到21億元。

除了押金,ofo小黃車的整體債務情況更是不容樂觀。

根據媒體10月底的披露,小黃車半年前整體負債為64.96億元,包括用戶押金36.50億元。

因為債務問題,ofo小黃車已被鳳凰自行車等供應商起訴。

大廈將傾,當媒體都在報道上千萬人排隊退押金時,這種退押金就變成了一種擠兌和踩踏。

就像任何一家銀行如果發生擠兌,人人去取錢,都會倒閉一樣。

曾經風光無限的ofo小黃車,現在正面臨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

這讓我想起去年五月份,發生在投資人朋友圈中,馬化騰和朱嘯虎的一場爭論。

回頭看,ofo小黃車今天的結局,在去年最火的時候就已露端倪。

2017年6月19日下午4點,ofo小黃車投資人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在朋友圈轉發了艾瑞的一份報告。

該報告稱ofo小黃車的活躍用戶遠超摩拜。

這引發了摩拜投資人,騰訊CEO 馬化騰的評論。

馬化騰認為,從微信支付來看摩拜高一倍多,另外智能機和非智能機未來價值和潛力還是很不同的。

雙方關於智能鎖的問題展開討論,馬化騰暗指摩拜是智能機,而ofo是功能機。

朱嘯虎表示現在ofo小黃車已經實現智能鎖,性價比最優的方案纔是好方案。

馬化騰認為「Token不算智能,必須雙向通信纔算,『小靈通』肯定是要廢掉的。再便宜再性價比高的功能機在智能化浪潮下必然不堪一擊,這是毋庸置疑的。」

當時ofo小黃車正火,但馬化騰已經從技術的角度下了論斷,不看好小黃車。

當時大家只是看個熱鬧,也無法分辨誰對誰錯。

但如今回頭看,不得不佩服馬化騰的遠見。

如果說智能鎖技術是推倒多米諾的第一塊骨牌,此次壓垮ofo小黃車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現金流危機。

對任何企業來說,現金流就是生命線,ofo小黃車此次危機的直接體現就是現金流出現問題。

而它的資金困難,其實早有信號。

有一段時間ofo小黃車和阿里合作,用芝麻信用分評定等級,免押金騎車。

但2018年7月份,ofo小黃車免押金取消了,要交199元押金,或者預存95元纔可以用車。

這就是現金流出現問題的一個重要信號。

當然導致ofo小黃車走到今天的原因還有很多。

比如團隊太年輕,創始團隊對公司缺乏絕對掌控,在資本的助推下,發展太快。

ofo小黃車不斷融資、買車、投放,同時又瘋狂補貼,一旦融資情況不理想,現金流就會出現問題,最終走到了今天這個局面。

為什麼ofo小黃車在運營和決策上屢屢犯錯?

為什麼它沒有選擇和摩拜合併,或者像摩拜一樣賣給阿里等互聯網巨頭呢?

這背後還有一個根源性原因,這也是馬化騰等大佬眼中ofo小黃車真正的死穴。

那就是veto right(一票否決權),歡聚時代(YY)董事長兼CEO李學凌在朋友圈也表示,ofo真正的死因在於「一票否決權」。

在ofo董事會中,管理團隊有五個席位,包括戴威、阿里、滴滴、經緯,其中滴滴有兩個席位。

每個席位都擁有一票否決權,一共有5個一票否決權。

這就導致除非所有人達成一致意見,否則很多事都做不了。

我們再回頭看,為什麼ofo小黃車沒有選擇和摩拜合併,或者像摩拜一樣賣給阿里等互聯網巨頭就一目瞭然了。

一輛車同時有五個司機,都能踩油門和踩剎車,這車能開好纔怪了。

ofo小黃車的戴威是非常有情懷的創業者,即使走到今天,依然在努力面對。

他希望每一位ofo人都能認同並堅定信念,不逃避,勇敢活下去,為欠著的每一分錢負責,為每一個支持過他們的用戶負責。

眼下斷言ofo小黃車黃了,還有點為時過早。

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始終存在,共享單車市場需求還是非常旺盛的。

不排除有其它資本在危急關頭對ofo小黃車加以援手。

ofo小黃車的經歷也給創業者們提了一個醒。

很多創業公司不太注意法律的設定,留下很多的法律漏洞。

比如給出太多一票否決權,這都是定時炸彈,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對公司造成致命的威脅。

通常來說,資本是創業者的朋友,但不往往是朋友。

在資本的助推下,創業者們經常狂飆猛進,大肆擴張,但務必保持節奏,不要失控,把剎車和油門掌控在自己手中,否則跑得越快越危險。

在任何時候,比速度更重要的永遠是活下去。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富日記原創,如轉載請標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