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鯊,又稱虎頭鯊,虎鯊。藍鯊的主要特徵為渾身深藍色,藍白相間,也有些米色和紅色的個別品種,較為稀少;藍鯊而且也有金黃色個體。相比汗鯊(成吉思汗鯊),藍鯊的頭部比汗鯊窄小,魚鰭相比較小,上顎和下顎長度相等,尾鰭雜亂交錯,稍圓,無拉絲,容易受驚嚇,魚尾稍下垂。在藍鯊緩慢遊動的時候,或者完全放鬆的時候會把尾巴微微下垂緩慢遊動或者原地遊動。藍鯊吃不到活食物,通常只能進食體形比自身小的食物,吃條死泥鰍還得慢慢往肚子里送;因為嘴小。

成吉思汗鯊,原產於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江河湖泊中,是東南亞國家的主要養殖魚類,也是人們喜愛的垂釣對象。而且生長快、體型大、食性雜、耐低氧能力強,適應性廣,但抗低溫能力弱。當水溫低於18℃時活動緩慢,反映遲鈍;當水溫低於12℃時,便開始死亡。魚體墨黑色,魚腹呈蒼白色,體形酷似大白鯊。放在水面上看成吉思汗鯊的腦袋要寬大些,吻部也很寬大,上顎長下顎短,成吉思汗鯊吞食場面很壯觀,吃起食物異常兇猛。容的下口的都吃,容不下口的也要試試。成吉思汗鯊的背鰭又高又直,而且背鰭粗大尖長,有較為明顯的拉絲(漂翅),成吉思汗鯊的尾鰭較尖,一般是不會下垂,且不會黑白分明是較為直挺的。若在受驚的時候,成吉思汗鯊的尾巴和體色才會變淺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