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个人经验,不代表所有在美国生产的台湾人的状况,如果有人路过,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的话,很欢迎留言。

 

还住在马里兰时就有喵小兔了,那时候的保险是PPO(就是说不需要转诊单就可以直接找专科医师的那种,这点与HMO是不一样的;但是PPO多有给付上限,超过年度给付额时,很有可能患者自己需要付20%的医疗花费),所以自己直接找接受我们那种保险的产科医师。当时找的医师是在Rockville的台湾医师,当然,他移居美国多年,早就是货真价实的美国人了。当时找他的主因是因为他会说中文,我的医学常识不多,尤其是器官病名很多都不清楚,我怕因为沟通不良造成自己与宝宝的危险,所以选会说中文的。但是事后回顾,选择他是个重大错误,为何是错误等会儿会一一解释。

 

我发现诊所病患的母语多半是中文,跟我一样。本来感觉诊讲中文所很有亲切感,但是后来发现其实缺点很多。因为家不住在Rockville,加上马里兰交通状况不是很好,看病大概要比预约时间提前一小时出发。挂号看诊的管理方式非常传统,office manager就是医师娘,另外有一到两位小姐会帮忙收挂号费与登记保险卡。office方面,人员训练不足,不是边做边问manager,就是manager在其他人工作时不停订正,感觉很不专业。(我不是说医师娘不可以是管理人,只是要表达不是每个医师娘都是当管理人的料。)

 

另外,我发现医师好像不是很喜欢我开口问问题,不论是我问或者我先生问回答的语气都很不客气。他最常做的事就是给我资料叫我自己看,没有提醒甚么应该注意的事项,或者叮嘱资料里有哪些部分要特别注意。我问医师有没有甚么清洁剂或是化学药品对孕妇是危险的,那台湾医师失很不耐烦的跟我说:「没有啊,你应该不会故意去吸那些化学药剂吧?」后来读了他给我的资料,因为读到孕妇不宜食用sprouts,于是问医师为甚么不宜。医师回答:「没有啊,就洗干净就好啦!」。又有一次看诊,医师建议吃含有DHA的孕妇维他命。医师拿出一本类似便条纸的东西开始写,先生就问医师维他命是属于成药(over-the-counter)还是处方药(presciption);医师很没好气的说:「我开的是处方啊!」。开完之后只说一天吃一颗,也没说甚么时候吃,也没有讲用药的注意事项。后来回家自己读之后才发现那维他命不是整天任何时候都可以吃,喝完含有咖啡因的饮料要隔一小时才可以吃,吃完不可以马上躺下;另外,因为含有高剂量的铁,6岁以下的儿童误食的话很有可能会致命。

 

怀孕初期因为恶心与呕吐减少了11磅,是我很痛苦的时期,再加上看医生的经验很差,感觉一切的一切都是折磨,并没有所谓的喜悦。想吐是指闻到某种味道就会想吐,所以隔壁的人煮菜常常就可以让我吐了。我不敢进自家厨房或开冰箱,因为冰箱跟厨房都有任我很想吐的味道。我跟先生被迫外食,因为平日煮饭的人失能了;另外,这失能的人因为闻到煮饭的味道会想吐,虽然先生有能力煮饭,但是煮的过程必定会让我胃口全失或呕吐。然后外食的花费很惊人,是不小的经济压力。我有跟医师提过难以进食的问题,他老兄只是叫我尽量多吃一点,也没说吃啥比较不会吐,或者提供减少呕吐的方法,或是因为认知到没办法解决,而在型式上给予一些同情和慰问。另外,我有反应吃处方维他命会吐,那时他才淡淡的说不要空腹吃,饭后一小时左右吃最好。我很无奈,难道老兄你不能早点跟你的病人讲吗?

 

因为怀孕不久就知道先生必须因为工作的关系到San Diego,所以有跟医师提一定要远距搬家的状况。医师听了之后,满口答应,说快要搬家时再提醒他就没问题了,病历会帮我准备好让我一并带走。离开倒数第二次看诊,再次跟医师提需要跨岸大搬家的事情,他老兄说,时间还早,下次再跟他说;于是我就很乖的闭嘴了。最后一次看诊,我跟医师说因为搬家我需要换医生需要先前的病历资料。他一脸吃惊:「你要搬很远吗?!」。我再次跟他说,我要搬到加州的San Diego。这时他让我去柜台跟工作人员拿病历。工作人员此时开始翻箱倒柜把我的病历找出来,然后一张张影印。另外,跟我收了一笔提供病历的费用,还有影印费。影印费是一张一张算的,病历愈多页,影印费愈高。我记得是一张$0.67 USD。

 

在接近搬家的那段时间,这位医师将我转诊到另一位医师那里做高阶超音波检查,于是我开始有正面的医疗体验。

 

[马里兰篇未完待续]

 


 

 

#医师娘番外篇#

 

我对医师娘管理诊所这件是没有意见,很多医师娘有将材,跟邻居相处融洽,公关手段一流,诊所效率高,财源广进。只是说我在马里兰遇到的那位医师娘不是那么一回事。最后一次看诊,我因为交通提早到诊所。一进门医师娘劈头就问我有没有约诊,我说有,只是因为交通因素提早到。医师娘接著说,医师工作人员要去吃饭,是中午休息时间,没办法马上帮我看。我意会到她在赶人,于是乎就去对面plaza的书店看书,看到时间差不多了回到诊所。医师娘见我进门,又问,「妳有约诊吗?」那时候我心想:现在是遇到鬼了吗??只好重复跟她强调我有约诊。

 

这事让我非常不解,是说常常有人没约就去他们诊所乱吗?美国哪有去诊所会没有事先预约的呢?美国除了药局的nurse practitioner可以walk-in之外,医师应该都是不会接受没有预约的病人吧?

 

后来很快的进了诊间,那位医师仁兄迅雷不及掩耳的就看完了,一如往常。我预计他会马上打发我走,于是马上问他关于病历资料的事。我说我要搬家,需要换医师,请他今天就把病历资料给我。他大吃一惊,我只好跟他重复讲过很多次的搬家计划‧‧‧。

 

在离诊所之前,我又再次到了柜台。医师娘很快的看过我的病历表,说转诊时帮我做高阶超音波的医师认为我的肾脏有问题,叫我生产完之后一定要看肾脏。我一头雾水,这跟那位帮我做超音波的医师说的不一样啊?!医师娘还很热心的帮我用萤光笔划线,叫我到San Diego务必跟新的医师说。后来回家看病历表,发现做超音波的医师叙述的是fetal kidney,不是我的肾脏。医师娘恐怕看成fatal了,所以一脸哀戚的的叮咛我。还跟我说很好,San Diego是个很漂亮的地方。

 

真的是很无言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