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Lancet Neurology》雜誌發布了2016全球疾病負擔研究(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GBD)關於卒中的分析數據,結果顯示,從1990年到2016年,卒中的年齡標化死亡率大幅下降,但年齡標化發病率的下降幅度較小,卒中的疾病負擔仍然很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研究結果。

主要結果

2016年,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550萬),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死於卒中的女性人數(260萬)少於男性(290萬人)。全球死於缺血性卒中的人數(270萬)略低於死於出血性卒中的人數(280萬)。

2016年,卒中也是導致全球DALYs(傷殘調整壽命年)的第二大常見病因(1.164億),較1990年(9530萬)有所增加。女性卒中導致的DALYs(5080萬)少於男性(6560萬)。缺血性卒中導致的DALYs(5190萬)低於出血性卒中(6450萬)。

2016年,全球卒中患病人數為8010萬,其中女性患病人數為4110萬,男性患病人數為3900萬。在所有卒中的患病人數中,84.4%為缺血性卒中。2016年新增卒中病例1370萬。

表1. 2016年卒中死亡數、發病率和DALYs以及1990-2016年年齡標化率的變化

(註:原文表格非常齊全,有不同國家的數據,這裡只截取了部分)

發病率情況

東亞的卒中年齡標化發病率最高,特別是中國(354/10萬人年),東歐次之(圖1)。拉丁美洲中部的卒中發病率最低。55歲以下的男性和女性,卒中的年齡特異性發病率相似,但55 - 75歲的人羣中,男性發病率明顯高於女性(圖2)。

圖1 2016年不同國家的卒中年齡標化發病率
圖2 2016年不同年齡男女性的卒中發病率

在1990年至2016年間,除中等SDI(社會人口學指數)組外,其他水平的SDI組和大多數地區,年齡標化發病率都有所下降(-8.1%)。卒中年齡標化發病率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區是拉丁美洲南部(-33.3%),增幅最大的地區是東亞(4.9%)。

對於缺血性卒中,拉丁美洲南部的降幅最大(-38.0%),東亞的增幅最大(17.5%)。對於出血性卒中,所有地區的年齡標化發病率均有所下降。亞太高收入地區出血性卒中年齡標化發病率的下降幅度最大(-32.5%),下降幅度最小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5.1%)。

死亡率情況

從全球來看,從1990年到2016年,卒中的年齡標化死亡率下降了36.2%。其中,亞太高收入地區下降幅度最大(-66.3%),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變化不顯著(- 3.8%)。

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也有類似的結果,亞太高收入地區降幅最大(缺血性腦卒中為-70.2%,出血性卒中為- 59.8%)。1990年至2016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死亡率均無顯著變化(缺血性卒中:0.6%,出血性卒中:-7.2%)。

低年齡組(<40歲)的YLLs(因早死所致的壽命損失年)和YLDs(疾病所致傷殘引起的健康壽命損失年)的率都非常低,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顯著增加,由於卒中的高死亡率負擔,YLLs的增長比YLDs快得多(圖3)。

圖3 2016年卒中導致男女性不同年齡的YLLs和 YLDs年齡標化率

卒中負擔歸因的危險因素

72.1%的卒中DALYs可歸因於代謝風險(高收縮壓、高BMI、高空腹血糖、高膽固醇、低腎小球濾過率);66.3%可歸因於行為因素(吸煙、不良飲食和低體力活動);28.1%可歸因於環境風險(空氣污染和鉛暴露)。由於許多危險因素的影響部分或全部通過另一個危險因素進行介導,所以這些危險因素對卒中DALYs的粗略估計總和超過100%。還有一些負擔可歸因於未知或未測量的危險因素、遺傳因素或基因—環境相互作用。

參考文獻: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stroke,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Lancet Neurology. March 11, 2019.

全文鏈接:thelancet.com/journals/

(想要及時獲得更多內容可關注「醫咖會」微信公眾號和網站:傳播研究進展,探討臨牀研究設計與醫學統計學方法)

醫咖會 - 臨牀研究設計和醫學統計交流平臺?

www.mediecogroup.com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