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爸爸,富爸爸》摘錄


序言

  1. 一個人的觀念對他的一生影響巨大。
  2. 稅是懲勤獎懶。
  3. 貧窮和破產的區別是:破產是暫時的,而貧窮是永久的。
  4. 了解錢的運動規律並讓錢為我工作。

第一章 富人不為錢工作

  1. 購買或者創造提供現金流的資產能使你的錢為你工作。高薪工作只意味著兩件事:你在為錢工作,你所支付的稅收可能會增加。
  2. 人們的生活永遠被這兩種感覺所控制:恐懼和貪婪。
  3. 不談錢就像依賴錢一樣是一種精神上的疾病。
  4. 感情是我們行動的動力。忠實你的感情,以你喜歡的方式運用你的頭腦和感情,不要讓他們控制你。
  5.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工作。
  6. 你最好改變一下觀點,停止責備我,你是不是以為我有毛病。如果你認為我有病,你得想法兒改變我;如果你認為問題在你那兒,你就得去學習,然後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聰明。大多數人認為世界上除了自己外,其他人都應該改變。讓我告訴你吧,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容易。
  7. 工作只是試圖用暫時的辦法來解決長期的問題。
  8. 我們總是有著恐懼或貪婪之心。從現在開始,對你們來說,重要的是運用這些感情為你們的長期利益謀利,別讓你們的感情控制了思想。大多數人讓他們的恐懼和貪婪之心來支配自己,這是無知的開始。因為害怕或貪婪,大多數人生活在掙工資、加薪、勞動保護之中,而不問這種感情支配思想的生活之路通向哪裡。這就像一幅畫:驢子在拚命拉車,因為車夫在它鼻子前面放了個胡蘿蔔。車夫知道該把車駛到哪裡,而驢卻只是在追逐一個幻覺。但第二天驢依舊會去拉車,因為又有胡蘿蔔放在了驢子的面前。

第二章 為什麼要教授財務知識

  1. 只有知識才能解決問題並創造財富,那些不是靠財務知識掙來的錢也不會長久。
  2. 從長遠來看,你掙了多少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留下了多少錢,以及能夠留住多久。
  3. 富人獲得資產,而窮人和中產階級獲得負債,只不過他們以為那些負債就是資產。
  4. 資產是能把錢放進我口袋裡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我口袋裡取走的東西。
  5. 現金流說明了問題,即一個人怎樣處理他的錢。
  6. 所得等級攀升:錢掙得越多,繳稅也越多。
  7. 比錢更重要的是什麼?企業團隊:律師、會計師、經紀人和銀行家……
  8. 聰明的人總是僱傭比他更聰明的人。
  9. 關於買房問題的討論:p96
  10. 當我想要換一所大一點的房子時,我會先買入一些資產,讓它們創造能夠支付這所房子的現金流。
  11. 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資產項產生的收入足以彌補支出,還可以用剩餘的收入對資產項進行再投資。資產項不斷增長,相應的收入也會越來越多。其結果是:富人越來越富!
  12. 什麼是財富?財富就是支撐一個人生存多長時間的能力,或者說,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還能活多久?
  13. 如果你的模式是把收入都花掉,那麼最可能的結果是在增加收入的同時也增加支出。
  14. 一旦弄清楚資產與負債的區別,你就會竭盡全力買入能帶來收入的資產,這是你走上致富之路的最好辦法。同時,還要注意降低負債和支出,這也會讓你有更多的錢投資資產項。

第三章 關注自己的事業

  1. 富人關心的焦點是資產而其他人關心的是收入。
  2. 只有你把額外的收入用來購買可產生收入的資產,你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務安全。
  3. 大多數窮人和中產階級財務保守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經濟基礎。他們必須依附於工作,必須安全運作。
  4. 對成年人而言,把支出保持在低水平、減少借款並勤勞地工作會幫你打下一個穩固的資產基礎。
  5. 資產分類:(1)不需我到場就可以正常運作的業務。我擁有它們,但由別人經營和管理。如果我必須在那兒工作,那它就不是我的事業而是我的職業了;(2)股票;(3)債券;(4)共同基金;(5)能夠產生收入的房地產;(6)票據(借據);(7)版稅,如音樂、手稿、專利;(8)其他任何有價值、可產生收入或有增值潛力並且有很好銷路的東西。
  6. 對於小公司,我的投資策略是:1年內脫手。另一方面我的房地產投資策略則是從小買賣開始並一點點做大,條件允許的話盡量晚一些出手,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推遲繳納所得稅,從而使資產可能戲劇般地增加。我通常持有房地產在7年以上。
  7. 真正的奢侈品是對投資和積累真正資產的獎勵。
  8. 一旦把1美元投入了資產項,就不要讓它出來。你應該這麼想,這1美元進了你的資產項,它就成了你的僱員。關於錢,最妙的就是讓它可以一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還能為你的子孫後代服務。你要照常去工作,做個努力的僱員,但要不斷構築你的資產項。
  9. 當你的現金流增加時,你可以買點兒奢侈品。富人與窮人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富人最後才買奢侈品,而窮人和中產階級會先買下諸如大房子、珠寶、皮衣、寶石、遊艇等奢侈品,因為他們想讓自己看上去很富有。他們看上去的確很富有,但實際上他們已深陷貸款的陷阱之中。
  10. 窮人和中產階級則用他們的血汗錢和本應該留給子孫的遺產來購買奢侈品。

第四章 稅收的歷史和公司的力量

  1. 如果你願意投資,稅法將有利於你。如果你只想花錢及購買債務,稅法就不會給你任何空隙——你可能會繳納儘可能多的稅款。
  2. 如果你為了錢工作,你就把力量給了你的老闆;如果你讓錢為你工作,你就能控制這種力量。
  3. 在我的資產中,每一塊錢都是一名僱員,它們努力工作並帶回更多的僱員,而且還能為我購買新的保時捷。
  4. 財商是會計、投資、市場營銷和法律等各方面能力的綜合。將上述四種專業技能結合起來,以錢生錢就會容易得多。為了賺錢,只有一項技能的人只能努力工作。
  5. 富爸爸做得更聰明,他利用公司——富人的最大秘密——來達到他的目的。
  6. 事實上富人並未被徵稅,是中產階級尤其是受過良好教育的高收入的中產階級在為窮人支付稅金。
  7. 每當人們想懲罰富人,富人不會坐以待斃,而是進行反擊。他們有錢、有能力、有決心去改變處境。他們決不會坐視不管,自動地繳納高額的稅款。
  8. 了解減稅優惠政策和公司法的人會比僱員和小企業主更快致富。這就像一個人在走,而另一個人卻在飛。
  9. 僱員掙錢、納稅,並靠剩下的錢為生;企業掙錢、花錢、,並只為剩下來的錢繳稅。這是富人鑽的最大的法律空子。

第五章 富人的投資

  1. 其實,大部分人一生當中至少會遇到一次大好的機會,只是他們自己沒有看見而已。一年之後,當他們猛然意識到那個機會的價值時,別人早就因此致富了。
  2. 金錢不是真正的資產。它是我們大家都認可的東西。
  3.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金錢而工作,富人則創造金錢。
  4. 我們唯一達到,也是最重要的資產是我們的頭腦。如果受到良好的訓練,它就能創造大量的財富。
  5. 每一次危機都是創造金錢的好機會。
  6. 我主要使用兩種工具來實現資產的增值:房地產和小型公司的股票。
  7. 如果投資機會太複雜而我又弄不明白,我就不會去投資。簡單的數學計算和一般常識是有效理財所需要的一切。
  8. 一般來說,能使富者更富的最好的交易總是為那些精通遊戲規則的人準備的。
  9. 風險總是存在的,但你的財商可以提高你應付意外的能力。
  10. 如果你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就不是在賭博;如果你把錢投進一筆交易然後只是祈禱,才是在賭博。
  11. 大部分人貧窮的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太擔心失去。勝利者不害怕失敗,但是失敗者會害怕。失敗是成功過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避開失敗,也就不會成功。
  12. 投資者分為兩類:第一類也是最普通的一類,即進行一攬子投資的人;第二類是自己創造投資機會的投資者。如果你想成為第二類投資者,那麼你還需要提高3中主要技能:1.尋找其他人都忽視的機會。2.增加資金。3.把精明的人組織起來。
  13. 陳舊的思想是那些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的人背負的最大債務。原因很簡單:他們沒有意識到已有的某種思想或方法在昨天還是一種資產,今天卻已經變成了負債。
  14. 富人往往更富有創造性,願意經過精心籌劃後再去冒險。
  15. 通常,那些貼著「安全標籤」的投資是被他人進行過風險處理的。它們是如此安全,以致於回報也少得可憐。
  16. 好機會是用你的腦子而不是用你的眼睛看到的。

第六章 學會不為錢工作

  1. 大部分人需要學習和掌握不止一項技能,只有這樣他們的收入才能獲得顯著增長。
  2. 如果要破產的話,一定要在30歲以前,這樣你還有時間東山再起。
  3. 工作是為了學習新東西。
  4. 許多才華橫溢的人之所以貧窮,就是因為他們只是專心於做好產品,而對商業體系卻知之甚少。
  5. 成功所必需的管理技能包括:1.對現金流的管理;2.對系統的管理;3.對人員的管理。
  6. 最重要的專門技能是銷售和對市場營銷的理解。
  7. 富人知道要想得到金錢,就必須先付出金錢。付出金錢是那些非常富有的家庭保持富有的秘訣。
  8. 對於受過良好教育的爸爸來說,穩定的工作就是一切。而對於富爸爸來說,不斷學習才是一切。
  9. 我常常吃驚為什麼有些人才華過人卻只掙到很低的工資。
  10. 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貧窮、財務困難或者只掙到低於他們應得的薪水,不是因為他們的學識不夠,而是因為他們缺乏另一項技能。
  11. 精通專業技能既是優勢也是弱點。

第七章 克服困難

  1. 富人和窮人之間的主要差別在於他們處理恐懼心理的方式不同。
  2. 把你大部分的雞蛋放在較少的籃子里,並集中精力:堅持一種投資戰略,直至成功。
  3. 如果你不願失敗,那就安全的投資;如果損失會使你元氣大傷,那就穩妥一點,去做一個「平衡的」投資。你要是已經超過了25歲並且害怕冒險,那就不要改變自己的投資方式。以安全的方式投資,但要儘早起步,要早點開始積累你的「雞蛋」,因為以這種方式積累需要大量的時間。
  4. 憤世者抱怨現實,而成功者分析現實。
  5. 如果我學會先支付給自己,就會在財務上更「強壯」,應該是在精神上和財務上都更加「強壯」。
  6. 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財務上不成功是因為對他們而言虧錢所造成的痛苦遠遠大於致富所帶來的樂趣。
  7. 擺脫「老鼠賽跑」式的生活在技術上講十分容易,不需要接受太多的教育,可那些疑慮卻使大多數人寸步難行。
  8. 「我可付不起」帶來的悲哀和無助感會使人們失望、遲鈍以至意志消沉。「我怎麼才能付得起」則打開了充滿可能性的快樂和夢想之門。

第八章 開始行動

  1. 找一個超現實的理由——精神的力量
  2. 每天做出選擇——選擇的力量
  3. 在投資方面,大部分人選擇的是直接去投資,而不是首先投資於學習如何讓投資。
  4. 我得以進入他們深邃思想的唯一途徑就是謙虛地閱讀或傾聽他們說過的話。
  5. 慎重地選擇朋友——關係的力量
  6. 掌握一種模式,然後再學習一種新的模式——快速學習的力量
  7. 在今天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中,你學到的東西再多都不算多,因為當你學到時往往就已經過時了。問題在於你學得有多快。
  8. 首先支付自己——自律的力量
  9. 給你的經紀人以優厚的報酬——好建議的力量
  10. 做一個「印第安給予者」——無私的力量
  11. 用資產來購買奢侈品——專註的力量
  12. 對英雄的崇拜——神話的力量
  13. 先予後取——給予的力量
  14. 窮人比富人更貪婪。
  15.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比我們更聰明,你也許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但是如果有了這些人的幫助,你的成功之路也許就會更平坦。你應當做的就是:慷慨一些。
  16. 金礦到處都是,但大部分人沒有經過相應的培訓,所以發現不了它們。
  17. 從理財的角度來說,我們每掙到一美元,就得到了一次選擇自己成為富人、窮人還是中產階級的機會。
  18. 有時我也會損失資金,但我投資的項目都是在我能承擔的損失範圍之內的。
  19. 輕鬆的道路往往越走越艱難,而艱難的道路往往越走越輕鬆。

第九章 還想要更多嗎?這裡有一些要做的事情

  1. 有許多人願意去做而不願意思考,也有許多人願意思考而不願意付諸行動。而我既願意思考也願意行動。我喜歡新思想,也樂於付諸行動。
  2. 先停下來,評估一下你正在做的事中什麼是有效的,什麼是無效的。
  3. 多發出幾份報價。沒賣過東西的人,對於想賣出東西的迫切心情是不會理解的。
  4. 利潤是買來的,而不是賣出來的。
  5. 首先尋找想買進的人,然後才去找想賣出的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