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占支配地位的「技術」究竟是什麼?看了作者的解讀,你是否get到一些真相?


最近家裡辦寬頻移機,無線WiFi在移機後就不能用了。問了上門移機的工程師,對方說因為無線Wi-Fi不安全,讓我爸媽買他的路由器,價格貴些,但勝在好用。我當時不在家,聽了我爸媽轉述的內容,簡直要呵呵。

要知道我家原本的光貓是可以使用無線WiFi的,移機換了個二手光貓就算了,還刷機禁用光貓的無線WiFi。想要用無線Wi-Fi,可以,留下「買路錢」。

這技術傾軋玩的妥妥的,欺負我家人不懂技術啊!!!

正是有感於不懂技術的被動,看到胡翌霖的新作《什麼是技術》,我腦子裡那根名為不甘心的弦就被深深觸動了。

技術能動我家的「蛋糕」,如果不能打開光貓的無線WiFi功能,我就必須買台無線路由器,才能讓家裡的無線終端接入互聯網。技術,真的那麼難嗎?

身在互聯網行業,每天都會和技術人員打交道,耳邊總是會響起"迭代""更新""升級""發布版本"等字眼,我知道這是技術等外在表現。

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不斷地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

三十多年前,我們用有線電話。

二十多年前,我們用小靈通。

十多年前,我們用智能手機。

技術的發展真切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可是,到底什麼是技術?

當我打開胡翌霖的《什麼是技術》,我更加困惑了。

從西方原始的定義來開,技術兼具知識、工藝與藝術等含義。

從與現代"理論科學"的對立的角度來看,技術是科學化、系統化的知識,可以看作是科學在現實中的應用。

從時空的廣泛性來看,那些現在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物品,也曾經是技術的產品,代表著當時的技術。

因而,從不同的角度看技術,技術定義有明顯的區別。要想弄清楚技術是什麼,得就事論事,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來進行分析。

本書中,胡翌霖不僅僅定義了什麼是技術,還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技術與其他事物的關係。分析的出發點和角度清奇,將技術與學習、技術與科學、技術與現代、技術與進化、技術與未來以及技術和我們的國家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關於技術的思維體系。

我記得前寫日子看到過一句話:"不懂管理,你就自己干到死!"

看了《什麼是技術》,我想說:"不懂技術,你就等著被忽悠!"

其實我們不一定必須懂技術怎麼做,也不必知道如何將技術轉化成現實,專業的事情可以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我們可以通過了解技術與時代和社會的關聯,讓技術為我們所用,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品質和社會競爭力。這是我作為一名普通讀者,閱讀《什麼是技術》的根本意義所在。


《什麼是技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技術同樣如此!技術時代追問技術,好比人類時代追問人類一樣,看似對概念很清晰,深究之下卻又不能用隻言片語說的清楚、道的明白。 這篇文章就為大家帶來一本科普類書籍——《什麼是技術》。本書由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助理教授胡翌霖著作,由《科學的歷程》作者、清華大學教…0 贊同 · 0 評論查看完整文章

在閱讀《什麼是技術》之前,文科學子普遍以為這是一本燒腦的書。不過,正如其簡單直白的封面,全書並沒有高深的理論,也沒有複雜的推理,只有宏觀的視角與生動的比喻。建議那些對技術史、哲學感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讀,它會帶給你全新的閱讀體驗。

與紅得發紫的演藝明星相比,胡翌霖則低調得多,他似乎活在中世紀,寄託「印刷」來傳道授業,不喜歡熱鬧,只酷好冷靜。《什麼是技術》所敘述的更多提冷靜思考,告知讀者我們從哪裡出發,又經過哪些山、哪些坎,最終要通向何方。

與自然界的萬物相比,人除了在精神上很強大,功能卻是極其孱弱的,既不能高翔於天,也不能深海于海。在漫長的生物進化史中,人類卻是勝出者,這難道不值得懷疑嗎?是人類書寫了歷史,還是歷史造就了人類?

技術的進步絕不是並駕齊驅的,即使是在今天,信息技術已經一日千里,但是蓄電池技術卻是原地踏步。可能前者對於人類生活便利程度更高,更能創造和激發新的需求,後者已經達到了飽和,沒有改進的動力。無論如何,當我們談及技術時,一定要將其與「工具」相聯繫,是人體功能的延伸,而非其它強加的意義。

在切割這一層面,斧子與刀叉是沒有差異的。不過,人類在技術發明中,並不完全基於實用,更多地附加了社會學意義,從禮節程度上說,用刀叉顯得文明,用斧子倍感野蠻。不過,對於今人而言,「禮」與「非*禮」的界限已經很模糊了,繁文縟節早已被效率至上所替代。刻意地忽視文化影響,只會讓我們變得面目全非。

科學、藝術、技術是相互關聯又有區別的概念。《什麼是技術》指出藝術是「不可知」,科學與技術是「可知」。科學解決的是人類內部可能性,技術是解決人類外部延展性。技術可以借鑒科學、促進藝術,但是技術在社會發展中自從獨立之後,再也不會與科學、藝術相混淆。不過,我們很快就會發現技術並不能保證人類支配一切,而是總是在與科學、藝術的交流與對立中出現「間隙」,此後的努力不過是彌合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間隙」,從而為技術成為透明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簡單地說,今天我們在應用技術產品時還會想到它的原理嗎,除非你是別有用心的發明家、創新者。


拿到胡翌霖的《什麼是技術》這本書,很驚喜。

因為之前技術哲學方面的書籍所讀甚少,這一次刻意選擇了這樣一本書來閱讀,讀後覺得確實「開卷有益」。

從書的目錄脈絡來看,作者胡翌霖在技術史和哲學史之間來回穿梭,引領讀者來理解我們「技術時代」的來龍去脈,同時還探討了技術與科學、技術與現代、技術與未來等各方面的關係。

從我的理解中,收穫主要有這麼幾點:

首先,這是一本對 人與技術的關係解讀得非常通透的哲學書。作者胡翌霖繼承了海德格爾的思想,把人的存在,解讀成「媒介性存在」。人是一種特殊存在,他既不是上帝,也不是動物,不能與他者發生關係,而總是要「通過媒介」與事物打交道,而作者提出的這個媒介就是技術。所以,從某種角度而言,人的存在,也是一種技術性存在。技術對於人的存在有決定性意義,人的世界首先是技術世界。文中有大量這樣的技術哲學思考,是一本技術史與哲學史交相輝映的書,讀起來非常過癮。

第二,可以學到胡翌霖很好的思維模式。隨便舉其中一章「技術與學習」的例子,這一章節有6個小問題:學習如何可能、向老祖母學習、老祖母的隱退、為什麼老人不擅長學習、技術環境改變學習方式以及新時代的老問題。這部分內容,我非常喜歡,比如,對於老祖母的隱退,老人為什麼不擅長學習的分析特別到位,大家看起來司空見慣的事情,胡翌霖卻換了一種角度去解讀,風趣幽默,充滿哲思的味道,特別有理科男的冷靜幽默感。

又比如,胡翌霖認為,中國的古代四大發明並不值得驕傲,因為「它是以西方人的標準來評判的」,而中國古代有更多傲立世界的東西,比如敢於秉筆直書的史官文化,保證了中國的二十四史連綿不絕;兼容並包的信仰文化,讓儒釋道等各種教派並存共榮;仁者愛人的儒家文化,讓天南海北和諧凝聚。「反而是這些並不比西方早很多年的事物,卻能從根本上反映出我們與西方迥異的道路。」

類似這樣的獨特觀點,散落在書的各處,隨手抓過來,可反覆品味咀嚼,都很有意思。

第三,關於作者的創作習慣,很值得借鑒。作者胡翌霖是一個85後,一個寫作快手,也是一個把以寫書方式表達思想、增進學術運用到極致的高手。他平均每天要寫5000字的學術文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作習慣,非常值得我這樣的懶人學習。他在2014年,也即不到30歲的時候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截至目前,已經有四本書出版了。這是一個相當勤奮的作者。當然,胡翌霖也是一位真正的學者,其中2004-2014年的10年時間都在北大讀書,獲科學技術哲學博士學位。

最後, 作為一個哲學博士,胡翌霖還非常貼心地提供了十幾本的閱讀推薦。如果您是一位對技術哲學非常感興趣的人,可以通過這本書,對類似書籍一網打盡了。


如何理解技術本身所帶來的影響力

什麼是技術?技術等同於科技嗎?技術在這個世界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帶著這些疑問一起走進《什麼是技術》與胡翌霖一起探索技術史。

《什麼是技術》的作者胡翌霖,科學技術哲學博士,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技術史與技術哲學。已出版著作《科學文化史話》《過時的智慧》《媒介史強綱領》等。本書主要從技術與科學、技術與現代、技術與未來等方面深刻剖析技術的含義,並特別開闢一章技術與中國,談技術對我們生活、文化和經濟的影響。

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講,技術就是存在於科學家的實驗室里,是一些專門從事技術創造的人或專門從事技術發明的人所研究的東西。他們離我們很遠,卻又離我們很近,它們存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比如地鐵、公交車、電梯、手機等等高科技人產物都是來自於技術的創新。我們的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技術,隨著技術在不斷地發展,我們的生活也在不斷的改變。

我們要討論技術的本質,討論科學技術發展的規律,討論技術與社會的關係,並不斷的認識科學技術與人類的價值,在這個充滿技術等社會中,在技術時代追問技術,到底是技術統治了我們?還是我們利用了技術?技術不僅規定了世界,也規定了人本身。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技術觀,認清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才能正確的規範並執行科技政策,才有助於我們進行科技研究,促進社會的發展。

在本書中胡翌霖為我們講述了技術史與進化史之間的聯繫,並在技術史與哲學史串聯,引領我們理解技術時代的前世今生。我們要站在科技史的角度來觀察、分析、概括甚至是提煉什麼叫技術。掌握技術的模式,了解技術是怎樣形成,如何引進的。利用本書中七大章節來系統地了解什麼是技術:1、什麼是技術 2、技術與學習 3、技術與科學 4、技術與現代 5、技術與進化 6、技術與未來 7、技術與中國

從這七大章節中我們可以看出技術與學習、科學、現代、進化、未來以及中國都有緊密的關係,它是一種不具有其他社會意識形態所具有的特性的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是一般的社會生產力。它作用於人、社會和精神,是人的一種物化智利的外在表現。

「技術」,正如中世紀的「上帝」一樣,已成為我們的「時代精神」。然而,這個占支配地位的「技術」究竟是什麼?


值得認真一讀,但不需要過分誇大

看了清華大學教授吳國盛的序言,對《什麼是技術》這本書的期待還挺高的,畢竟這本書被誇的幾近絕無僅有。

在當今這個學術時代,做學術的人都以發表各種學術論文、期刊為榮,有些人甚至輕教學而重發表。當然我們都明白這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畢竟我們希望能看到學術結果的優秀,卻不願意細究研究學術過程的辛苦。這是時代進步無可奈何的選擇,也是我們樂見其成推波助瀾的結果。

大部分人心甘情願被自己制定的規則約束著,就會有小部分人另闢蹊徑特立獨行。吳國盛教授說,胡翌霖就是這樣一位不在意學術界約定俗成的制勝規則,堅持以著作等身在學術一途上筆耕不輟。看到這裡估計大多數讀者都會因著這不拘一格而有所動容,繼而在看到其誇讚《什麼是技術》放在古今中外都是絕妙的高度時,但凡讀者本著愛國心,都會產生一股與有榮焉的自豪感。

看!中國在對「技術」的研究中一騎絕塵,沒有翻譯成外文給他們那些外國佬開開眼真是他們的損失!

但,其實大可不必如此高調。對於學術研討,雖然作出成果展示十分必要,只不過虛懷若谷似乎更勝一籌。畢竟不僅僅只是「有理不在聲高」,有真才實學同樣不需要虛張聲勢。

吳教授說《什麼是技術》是第一次有人將技術與哲學聯繫在一起,如果有人博聞強識,這句話豈不是會成為有失偏頗。古今中外著述者眾,總有你還沒有看到,但其實早已經存在過的作品。誠如大眾對於「技術」的偏頗認知,我們對於自己的眼界之廣可能偶爾也會出現偏差。

不過這些問題都不能否定《什麼是技術》這本書不是一本佳作,只是本意是錦上添花之舉終究還是差了些許意境,好在胡翌霖在書中又力挽狂瀾扳回一局。

通常大眾都普遍信任「常識」,即使這「常識」有時候不過是口口相傳的謬誤,自然會深信不疑。比如說在大馬路上隨意採訪一位路人,問其「什麼是技術」,估計大部分人會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不就是計算機、互聯網之類的高科技嘛。

實際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1977年版的《供發展中國家使用的許可證貿易手冊》中,給技術下的定義是:

「技術是製造一種產品的系統知識,所採用的一種工藝或提供的一項服務,不論這種知識是否反映在一項發明、一項外形設計、一項實用新型或者一種植物新品種,或者反映在技術情報或技能中,或者反映在專家為設計、安裝、開辦或維修一個工廠或為管理一個工商業企業或其活動而提供的服務或協助等方面。」

毫無疑問,這是迄今為止國際上給「技術」所下的最為全面和完整的定義,而且這個定義在互聯網上一搜即得。遺憾的是,我們並不願意深究,我們習慣於被人灌輸一些理論定義,習慣接受輕鬆的「得來主義」,至於對錯有什麼關係,反正不影響實際生活啊。

故而胡翌霖說,《什麼是技術》這本書不是寫給這類不需要思考的人看的。反正不出意外,大概會是相看兩厭,不如一開始就說清楚,真可謂是率真實誠又自大狂妄。喜歡的人會將這本書推上神壇,諸如吳國盛教授,不喜歡的人可能也會差評以對,但更大概率是會因為不懂裝懂而沒有絲毫被冒犯的感覺。總之,最後看的人都會收穫一個良好的閱讀體驗。

說到這裡,對這本書的真正內容其實並沒有涉及到,因為正如吳國盛教授所言,這是一本哲中帶史,史中帶哲的書。如果單純講史,雖然通俗易懂未免過於單調。如果直接講哲,估計是滿篇鬼扯人云亦云的畫虎不成反類犬。

更何況,好書需要細讀,好的「技術」也需要細細揣摩。誰能說學會認真看這本書,就不是一種「技術」呢!了解什麼是技術,不妨從學會認真看這本書開始。


用技術的方式來追問技術,得出來的是什麼樣的答案?

導語

說起技術來,大家腦海中第一反應是什麼?

好像一下子有很多話要說,但到了嘴邊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而且技術這個詞,確實是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但要抓起來的時候,還是有些無從下手,不知道該如何來形容。

雖然說開心爸爸自己是一個技術人員,平時乾的也都是設計以及現場服務的工作,但要讓自己說說,到底什麼是技術,也是和大家一樣的感受,不知道從何說起。

那麼,技術到底是什麼呢?

想必這本《什麼是技術》可能給您一個啟發。

這本書的作者本身就是技術哲學博士出生,研究的方向也是技術史,以及技術哲學。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更能夠用一種哲學與技術相互印證,現實與理論互為表證的方式來探討,到底什麼是技術,以及我們該如何看待技術。整本書作者從很多的角度,來論證技術和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繫,以及相互影響的關係。

不管您是技術從業人員,還是想要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開闊自己的眼界,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技術是一種方向

從大了的方向來說,技術是一種方向。

可以支配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指引我們未來的走向,這其實都是技術能帶給我們的。

想必古人從來沒想過有這麼一天,他們關於上天入地,關於生活便利的種種想法都能實現。以前趕路除了靠雙腿,就是騎馬,效率低下,所以人們開始了對速度的想像。比如有提升自己的方向,就像是《水滸傳》中戴宗一樣,雙腿貼上符咒,馬上就能日行千里;也有對其它方向的想像,比如《西遊記》中孫悟空,一個更跟頭就是十萬八千里,這些看上去帶著浪漫主義思想的想像,更多的是人們對未來的憧憬。

而當技術充斥其中的時候,這些憧憬都實現了,而且是超量的實現了。

論走行,我們有汽車火車飛機;論信息的傳輸,不管身處世界各地,通過衛星網路,總能夠適時而且無縫的連接起來;論想像的邊界,我們已經開始了對周圍行星的探索,特別是對火星這個最有可能有生命的行星,已經先後有兩顆火車探測車出發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技術就是人類發展的方向。

技術是一段歷史

其實技術也是一段歷史,一段人類從無知,到懵懂,到不斷探索的歷史。

確實是這樣,人類的歷史,是生物進化的歷史,更是一段關於技術的歷史。這裡的技術,存在於人類發展進步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過程,並且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比如我們人類的祖先鑽木取火的時候,鑽木本身就是一種實際化技術的體現,代表著我們人類從茹毛飲血進化到可以吃熟食;比如我們祖先的四大發明,看上去是文明成果的具體表現,本質上也是技術發展,以及在當時生活實際中的應用;再比如現在,國家之間的競爭,國力之間的權衡,生活的提升,本質上也是技術在起作用。

從這個角度來看,技術的本身就是一段歷史。

技術是一種科學

當然,從狹義的角度來講技術還是一種科學。

這其實就是我們普遍意義上理解的技術了,根據現有的知識以及技術體系進行創新,將得到的成果再次反饋到我們的生活中,帶來生活的便利,以及社會的進步。

而且作為一種泛概念,技術指代的科學內容其實很多。

大到航天宇宙,小到零件加工,普遍到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有技術的影子,而且我們生活的便利性其實也離不開技術的促進。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很早之前的電腦雖然說本質上也是實現01和指令之間的轉化,但因為用的是實體繼電器,所以體積龐大耗電巨大,而且功能也不算多麼的強悍。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直接衍生出來了很多方面的科學,比如晶元科學,存儲科學,製造科學等等,而且在這些科學技術的指導下,電腦不斷進化,實現了功能性和便攜性的相統一。

我們現在幾乎離不開的手機,其實也是晶元技術發展的大成果。

技術是一個未來

最後,技術指代的還是一個未來。

相較於別的方面的推測未來的方式,從技術的角度來推測未來,準確性以及可實現性會更加強一些。

這裡開心爸爸想說的就是晶元界大名鼎鼎的「摩爾定律」,也就是每18個月,集成電路上的晶元數量會翻一倍,在之前的幾十年內,這個定律主宰了晶元的發展,無論是架構的變化,還是物理方向上極限的逼近,抑或是晶元功能性的增加,都在這個技術指標的指導下,穩健而又有力的前進。

而其他的類似的技術方向的定律,也並不少,更能夠準確的指導著我們的社會,不斷前進,在不斷實現技術迭代,技術升級的同時,無限逼近於未來。

最後

說起自己的職業技術來,開心爸爸的話有點多。

其實確實是就像這本書說的一樣,技術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各種科學各種研究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如果從技術的角度來研究技術的話,得出來的結論其實在更加趨近於技術的本質。

這才是我們應該知道的。

文:開心爸爸的日記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謝謝~


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我也恍惚認可這可能是一本向我們介紹科技世界的書,裡面會出現很多IT界黑科技的名詞,充斥著VR,人工智慧,大數據這樣的背景。如今,談到技術(Technoloy)總會讓人直接聯想到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但是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覺察到了他的不同,脫去藍色的書殼,封面是竟然是一個碩大的「問號」,而封底就是一個清晰的「句號」,似乎作者在傳達給每一位讀者:帶著疑惑和好奇開啟,看完後能夠解惑內心深處的一些疑問。再看看作者的背景,果然意想不到竟然是北大研究技術史和技術哲學,怪不得莫名有點充斥著文藝氣息。

(內)封面/封底

說實話這本書有很多關於歷史文化相關的知識,我自己讀的時候也不能完全的明白。不過,讓我欣喜的是我依然從這本書中獲取了一些對我很有幫助的知識與觀點,我選擇了2點與我目前狀態最佳匹配的信息,學習與迭代的話題,希望這些觀點也能與更多的童鞋分享與進步。

技術=可學的東西

簡單來說可以學習的內容都可以稱為是技術,比如人類學習使用工具/器皿,但若是自然界本身存在,那就算不上技術了,而人類不斷通過各種方式還原或複製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那也是技術的一種。學習的本質,無非是一種「內化」的過程,結果是不斷構建和改變自己的觀念、習慣和定勢,塑造自己的行為模式和認知架構。

新老時代的問題

技術隨著時間的流逝一直都在迭代和更新,以前的鑽木取火算的上技術,但到如今似乎又用不上了。當新的技術環境對教育傳統帶來某些衝擊時,不要急於去抵制或吹捧新的技術,而是藉此機會回顧傳統。如果被新技術衝擊的恰好是傳統中的糟粕,那麼我們就可以在相關的領域主動擁抱新技術;如果被衝擊的東西並不糟糕但也沒那麼重要,那麼我們不妨心平氣和、順其自然;如果被衝擊的是我們非常珍視的東西,那麼我們就要集中精神,想方設法在新時代堅守住這些舊傳統。這點讓我受益匪淺,不光光是面對新技術,生活中遇到新觀點的時候這樣的心態也同樣可復用。

很有文藝的插圖

這本書關注的是技術史和技術哲學史的大問題,而不是具體技術領域中的操作性問題,而且本書參考了非常多的歷史書籍、數據和圖片,對我而言更像一本帶著藝術色彩的技術哲學史。

完整封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