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種植大黃之前要先把種子帝選好,地黃是比較喜溫的一種植物,要想大黃的產量高選擇種植地很關鍵,野生的地黃一般都是生長在山坡上的,哪裡的陽光比較充足,所以我們要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進行種植,而且還要有很好的排水效果,要泥土不易結塊的,土質疏鬆的,泥土比較肥沃的土地來進行種植。土地選擇好就要開始犁地了犁地的時候盡量把地犁的深一點,這樣能徹底的將雜草連草根一起給翻出來了,就連泥土地下的蟲子也都翻到上面來了,在泥土上面被太陽曬死,這樣在種植地黃的時候就減少了雜草和蟲子的危害,還能是地黃很好的生長,犁好就把肥料一起撒入地裡面。肥料撒好以後在把地給犁好,種植地黃也是要做壟的,所以地犁好後就開始做壟,注意壟的大小也要一致


1、種植條件

地黃喜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黏性大的紅壤土、黃壤土或水稻土不宜種植。地黃是喜光植物,植地不宜靠近林緣或與高稈作物間作。當土溫在11~13℃,出苗要30~45天,25~28℃最適宜發芽,在此溫度範圍內若土壤水分適合,種植後一星期發芽,15~20天出土,8℃以下根莖不能萌芽。[3] 從種植到收穫需150~160天。

2、選種栽種

一般栽培地黃以根莖作為繁殖材料,生產上稱"栽子"。地黃的"栽子"一般選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這是因為"倒栽""栽子"作種用時,地黃產量高、質量好、且能防止品種退化。在栽前,將"栽子"去頭斬尾,取其中間段。然後截成3-6厘米長的小段,每段要留二至三個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稍晾乾後下種,一般種植密度行距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3-5厘米的小穴,每穴橫放"栽子"1-2段,覆蓋拌有糞水的火土灰1把,再用細土蓋與畦齊。每畝需"栽子"40-60千克。注意選種時要盡量使用"倒栽""栽子",避免使用小商品,同時"栽子"要摘除掉"老母子"。即上旬栽的種栽。

3、田間管理

每次中耕後都要追肥1次,可施人畜糞水或餅肥,多雨季節,要注意排水防澇,使地無積水,出現花蕾時,要隨時摘除。地黃栽培時,不宜選曾種植過棉、芝麻、豆類、瓜類等的土地,否則病害嚴重。如要混種,應選禾本科作物,地黃有「三怕」,即怕旱、怕澇和怕病蟲害。因其根系少,吸水能力差,稍微乾旱即易凋萎,土壤水分過多則肉質根莖易腐爛。所以得適當的灌溉。

4、預防病蟲害

斑枯病可選抗病品種,清潔園地,發病初期用倍量式波爾多液噴霧。還有地黃枯萎病、大豆胞囊線蟲、輪紋病等為害。蟲害有棉紅蜘蛛,發生期可用40%水胺硫磷1500倍液防治。蛺蝶,在其幼齡期用敵百蟲等防治。

5、採收加工

春栽地黃於當年11月前後地上莖葉枯黃時應及時採挖。採挖時應在畦的一端開35厘米的深溝,順次小心摘取根莖;加工地黃利用專門的烤爐將其加工為熟地,即成商品。


高產栽培地黃其主要技術及關鍵生產措施:

一、選地整地。宜選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於頭年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每畝同時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3000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作基肥。然後,整平耙細作畦,一般畦寬1.3米。特別注意的是地黃不宜重茬,這也是選地上應注意的關鍵措施。

二、選種栽種。一般栽培地黃以根莖作為繁殖材料,生產上稱栽子。地黃的栽子一般選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這是因為倒栽栽子作種用時,地黃產量高、質量好、且能防止品種退化。在栽前,將栽子去頭斬尾,取其中間段。然後截成3-6厘米長的小段,每段要留二至三個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稍晾乾後下種,一般種植密度行距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3-5厘米的小穴,每穴橫放栽子1-2段,覆蓋拌有糞水的火土灰1把,再用細土蓋與畦齊。每畝需栽子40-60千克。注意選種時要盡量使用倒栽栽子,避免使用小商品,同時栽子要摘除掉老母子。即上旬栽的種栽。

三、田間管理。⑴及時間苗補苗。當苗高10-12厘米時,開始間苗,每穴留壯苗1株。遇有缺株,應於陰天及時補栽,補栽時應帶土起苗,這樣成活率較高;⑵中耕除草。地黃根莖入土較淺,中耕宜淺,避免傷根,幼苗周圍的雜草要用手拔除,植株封行後,停止中耕;⑶追肥。地黃喜肥,除施足基肥外,在間苗後每畝施入過磷酸鈣100千克、腐熟餅肥30千克,以促進根莖發育膨大,封行時,於行間撒施1次火土灰,促植株健壯生長;⑷灌溉。地黃前期需水量大,應勤澆水,後期為地下根莖膨大期,應節約用水。雨季應注意及時排水,防止根腐病的發生;⑸ 除串皮根。地黃除主根外,還能沿地表長出細長地下莖,稱串皮根,這些串皮根損失較多的營養,應及時剷除。

四、注意預防病蟲害。地黃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輪紋病、枯萎病,這些病一般於5月上旬開始發生,6-7月發生嚴重,應注意及時防治;蟲害有紅蜘蛛、地老虎、蠐螬等,這些按常規方法除治,注意選擇藥劑時應避免使用高毒農藥。

五、採收加工。春栽地黃於當年11月前後地上莖葉枯黃時應及時採挖。採挖時應在畦的一端開35厘米的深溝,順次小心摘取根莖


一、選地整地

地黃適宜在氣候溫和、陽光充足、排灌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砂土內生長(不能種在地勢低洼、容易積水的地內,以免水漬爛根),土質過硬則易使地下莖長成畸形,影響質量和產量,減少收入。地黃易感染病害,切忌連作,對前茬作物要求也較嚴,忌以茄科和十字花科作物做前茬,也不適合在種過棉花、芝麻的田裡栽培,而以禾本科作物穀子、玉米、麥類做前茬為最好。「三北」地區栽培的地黃以春種秋收為主,可於上凍前深耕30厘米左右,待翌年春季解凍後,每畝施堆肥500千克,並加拌過磷酸鈣20~25千克做基肥,然後淺耕15厘米左右,耙碎,整平,即可栽種。亦可採用畦田,一般畦寬1~1.2米,長10米,畦面要呈傾斜狀,以防止積水。

二、地黃繁殖方法

地黃一般採用根莖繁殖法。繁殖所用根莖稱種栽,留存種栽通常有以下3種方式:

1. 窖藏種栽。可於收穫地黃時,選擇品種優良,無病蟲害的根狀莖,儲藏在地窖里越冬,以備來年開春使用。

2. 大田留種。在收穫時將留做種栽的地黃留在田裡,待來年春季刨起做種栽。

3. 先栽後移。春季栽的地黃,可於7月中下旬將留做種栽的刨出,移栽到別的地塊上,使其在田間越冬,待翌年開春後刨出來做種栽。

實踐證明,上述3種方法以第三種為最好,具有用種量少、粗細均勻、生活力強等優點。栽種前要對種栽進行嚴格挑選,以有螺紋的中間一段為好,然後將其截成6厘米長的小段,並進行日晒,待斷面收縮癒合後再下種。按行距30厘米,內深15厘米,株距20~25厘米開溝,將種栽平放在溝內,然後覆土,稍壓實。氣溫在20~24℃時,15天左右即可出苗。每畝用種栽30千克左右,種植8000~10 000株。

三、地黃栽培田間管理

地黃出苗後,若發現缺株,要及時補栽。從出苗到封壟前要追肥1~2次,每次每畝追施腐熟的人糞尿1000千克[www.cyonE.com.cn/],或硫酸銨15~20千克(第二次可在苗株高20厘米左右時施入)。在追肥的同時,要中耕除草,但要淺鋤、慢鋤。中耕深度以不超過2厘米為宜,謹防傷害根莖和幼芽、嫩葉。當地黃莖葉長大並覆蓋地面時,切忌用鋤除草,可改用手拔。在地黃生長期間,應及時摘除花蕾和分櫱,因藥用根莖抽薹開花會消耗養分,因此,出現花蕾和分櫱要及時打掉,以確保根莖正常生長發育。地黃澆水要求比較嚴格,素有「三澆三不澆」之說。所謂「三澆」是指施肥後必須澆、天旱時必須澆、暴雨過後地溫升高必須澆;所謂「三不澆」即地面不幹不澆、天空陰暗不澆、中午炎熱不澆。地黃不僅怕乾旱,而且怕雨澇,下雨後田間積水過多時要及時排水,以防塊莖腐爛。

四、病蟲害防治

危害地黃的病蟲害較多,要確保豐產豐收,必須隨時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主要防治以下幾種病蟲害:

1. 斑枯病和輪紋病。發病部位在葉面,病斑呈黃褐色或黑褐色,有明顯的同心輪紋,可噴洒1∶1∶150倍波爾多液3~5次,效果明顯。

2. 干腐病。發病部位為葉柄,嚴重時葉柄腐爛,植株地上部分枯萎而死。播種時要選無病種栽,實行輪作。發病期間用50%胂·鋅·福美雙1000~1500倍液,連續澆灌數次,即可防治。

3. 花葉病。發病部位為葉面,病灶呈淺黃色圓斑,在發病地塊噴洒25~50毫克/千克的土霉素溶液,效果較為明顯。

4. 紅蜘蛛。可用50%三硫磷乳劑1500~2000倍液,或30%三氯殺蟎礬與40%樂果1500倍液混合進行滅殺。

5. 地老虎和螻蛄。可用90%敵百蟲1000~1500倍液澆穴防治。亦可按白砒、飴糖各1份,麥麩2.5份的比例,摻入適量水製成毒餌誘殺。

五、收穫加工

春栽地黃一般於10月中下旬收穫。採收時先將地面的部分割掉,然後挖出根部,抖掉泥土,即為鮮地黃。為便於儲存和增加收入,通常要加工成乾貨,其加工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日晒法,即將收下的鮮地黃攤在席子等曬具上,利用陽光曬一段時間,然後堆在室內悶幾天,最後再攤開日晒,直至質地柔軟、乾燥時為止。二是烘乾法,先按大小分等,並蓋上席子或麻袋,然後放進烘乾室內加溫。開始時要求溫度保持在65℃左右,兩天後降為60℃左右,最後降至50℃左右。若溫度過高,易焙吹(即被焙成外焦中空的廢品);如果火力過小,又易焙流(即有糖漿狀物質流出)。烘烤1~2天後,要邊翻邊烘,待烘至根莖無硬心,質地柔軟時取出堆悶使其發汗後,再烘至全乾,即為乾地黃。乾貨的規格是以個大、柔軟、皮灰黑色、斷面油潤烏亮為最好。一等乾貨每千克在32支以內,二等在34~60支之間,三等在60支以上。加工好的乾貨要裝入筐內,置於乾燥通風處,並謹防潮濕和蟲蛀。鮮地黃可用干砂土掩埋儲存。


  一、環境要求

地黃是喜光植物,植地不宜靠近林緣或與高稈作物間作。整個生長期需要充足的陽光,性喜乾燥,怕積水,能耐寒。否則病害嚴重。地黃有「三怕」,即怕旱、怕澇和怕病蟲害。當土溫在11~13℃,出苗要30~45天,25~28℃最適宜發芽,在此溫度範圍內若土壤水分適合,種植後一星期發芽,15~20天出土;8℃以下根莖不能萌芽。

二、土壤要求

地黃的生長對土壤、肥料要求較獨特,宜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酸鹼度要求中性或微鹼性,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地塊最好。土壤黏重、澇窪積水、隱蔽的地塊不能栽培。特別注意的是地黃不宜重茬,這也是選地應注意的關鍵措施。地黃栽培時,前作宜選禾本科作物,不宜選曾種植過棉、芝麻、豆類、瓜類等的土地,否則病害嚴重。

結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複合肥50千克做底肥深耕25厘米以上,然後,整平耙細作畦,一般畦寬1.3~2米,同時可畝用50%福美雙1.5~2千克+1.8%阿維菌素0.8~1公斤拌30~40千克細沙土製毒沙撒施翻耕(耙),防治地下害蟲、線蟲、枯萎病、莖基腐等病蟲。

三、需水情況

地黃生長前期要求土壤含水量較低,約為10~20%。生長中後期,也是塊根膨大期,應保持土壤潮濕,但不能積水。因其根系少,吸水能力差,稍微乾旱即易凋萎;土壤水分過多則肉質根莖易腐爛。所以得適當的灌溉。

四、育苗栽種

1、育苗。一般栽培地黃以根莖作為繁殖材料,生產上稱「栽子」。地黃的「栽子」一般選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這是因為「倒栽」「栽子」作種用時,地黃產量高、質量好、且能防止品種退化。具體方法:7~8月在當年春季栽種的良種地黃地內,選生長健壯、無病蟲的根莖,挖起折成4~5厘米的短節,稍風乾後,按行距15~20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栽種到一塊充分施足底肥的地里,適當除草,追肥,雨後注意排水,第2年春季隨挖隨栽。

2、栽種。每畝需「栽子」40~60千克。栽種地黃一般在日平均溫度為18~21℃時最好。每畝需「栽子」40~60千克,栽種時在畦上按行距15~20厘米、株距15~18厘米挖3厘米深的穴,每穴放種莖1~2段覆土3~4厘米,壓實表土後澆水,然後覆膜(覆膜可以提高地溫,同時具有保墒作用)確保苗全、苗齊。

五、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出苗後,當苗高5厘米左右,開始間苗,間苗要留優去劣,每穴留壯苗1株。缺苗穴應於陰雨天及時補栽,補栽時應帶原土起苗,並及時澆水,有利於幼苗成活。

2、中耕除草。地黃根莖入土較淺,中耕宜淺,鬆土深度要合理,防止損傷根莖,幼苗周圍的雜草要用手拔除,植株封行後,停止中耕。

3、追肥。地黃喜肥,除施足基肥外,定苗後每畝追施過磷酸鈣50千克、腐熟餅肥30千克,以促進根莖發育膨大。封壟後於行間撒施草木灰或鉀肥1次,以促植株健壯生長。

4、澆水。地黃澆水的原則是三澆三不澆,三澆就是:出苗前乾旱澆水,施肥後澆水,天久旱無雨、植株在中午呈萎蔫狀態及時澆水。三不澆就是:天不旱不澆,中午氣溫、地溫高時不澆,天陰遇雨不澆。雨後或澆水後有積水應及時排除。

5、除串皮根。地黃除主根外,還能沿地表長出細長地下莖,稱串皮根,這些串皮根損失較多的營養,應及時剷除,使養分供主根莖生長。

六、病蟲害防治

1、病害

地黃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輪紋病、枯萎病,病毒病,具體危害癥狀及防治:

(1)地黃斑枯病。為害地黃的葉片,真菌性病害,葉面上有圓形不規則的黃褐色斑,並帶有小黑點。嚴重時造成整葉或整個植株枯死。防治:發病初期摘除病葉,並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用60%代森鋅400~5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間隔10~15天打1次,連續3~4次。

(2)地黃輪紋病。6~8月盛發期,主要為害葉片,病斑圓形或近圓形,有的受葉脈限制呈半圓形或不規則形,大小2~12毫米,初期呈淺褐色,後期中央略呈褐色或紫褐色,具同心輪紋。嚴重時病葉枯死。防治:可在發病初期噴洒1∶1∶150波爾多液保護,發病盛期噴洒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隔10~15天1次,連噴2~3次。

(3)地黃枯萎病。又稱根腐病,5月始發,6~7月發病嚴重,為害根部和地上部莖。發病初期葉柄呈水浸狀的褐色斑,葉柄腐爛,地上部枯萎下垂。防治: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浸種;發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15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7~10天1次,連續2~3次。7月份以後,可用58%雷多米爾、50%多菌靈等600~800倍液,每隔7~10天輪換進行葉面噴施預防。

2、蟲害

蟲害主要有:紅蜘蛛、地老虎、蠐螬等,紅蜘蛛防治方法:可選用0.9%蟲蟎克2000-3000倍或威力特1500倍噴霧防治。地老虎、蠐螬的防治方法:可用8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100克加少量水,拌炒過的麥麩或豆餅5千克,於傍晚時分撒施於壟間誘殺;或畝用2.5%功夫40-5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兌水35~40千克於傍晚時地面噴霧防治。

七、採收加工

一般地塊畝產鮮地黃3000千克,高產地塊可達5000千克。春栽地黃於當年11月前後地上莖葉枯黃時應及時採挖。採收時可人工挖采,也可採用機械挖采。人工採挖時,應在畦的一端開35厘米的深溝,順次小心摘取根莖,除凈泥土既為鮮地黃。因鮮地黃含水量高,採挖及運輸時很容易折斷,應多加註意。地黃的加工方法:一般每5千克鮮地黃可加工成品生地1千克。將鮮地黃除去鬚根,按大小分級,分別放置火炕上炕干,炕至地黃內部顏色變黑、全身乾燥而柔軟、外皮變硬即為生地,可出售。


一、環境要求

地黃是喜光植物,植地不宜靠近林緣或與高稈作物間作。整個生長期需要充足的陽光,性喜乾燥,怕積水,能耐寒。否則病害嚴重。地黃有「三怕」,即怕旱、怕澇和怕病蟲害。當土溫在11~13℃,出苗要30~45天,25~28℃最適宜發芽,在此溫度範圍內若土壤水分適合,種植後一星期發芽,15~20天出土;8℃以下根莖不能萌芽。

二、土壤要求

地黃的生長對土壤、肥料要求較獨特,宜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酸鹼度要求中性或微鹼性,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地塊最好。土壤黏重、澇窪積水、隱蔽的地塊不能栽培。特別注意的是地黃不宜重茬,這也是選地應注意的關鍵措施。地黃栽培時,前作宜選禾本科作物,不宜選曾種植過棉、芝麻、豆類、瓜類等的土地,否則病害嚴重。

結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複合肥50千克做底肥深耕25厘米以上,然後,整平耙細作畦,一般畦寬1.3~2米,同時可畝用50%福美雙1.5~2千克+1.8%阿維菌素0.8~1公斤拌30~40千克細沙土製毒沙撒施翻耕(耙),防治地下害蟲、線蟲、枯萎病、莖基腐等病蟲。

三、需水情況

地黃生長前期要求土壤含水量較低,約為10~20%。生長中後期,也是塊根膨大期,應保持土壤潮濕,但不能積水。因其根系少,吸水能力差,稍微乾旱即易凋萎;土壤水分過多則肉質根莖易腐爛。所以得適當的灌溉。

四、育苗栽種

1、育苗。一般栽培地黃以根莖作為繁殖材料,生產上稱「栽子」。地黃的「栽子」一般選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這是因為「倒栽」「栽子」作種用時,地黃產量高、質量好、且能防止品種退化。具體方法:7~8月在當年春季栽種的良種地黃地內,選生長健壯、無病蟲的根莖,挖起折成4~5厘米的短節,稍風乾後,按行距15~20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栽種到一塊充分施足底肥的地里,適當除草,追肥,雨後注意排水,第2年春季隨挖隨栽。

2、栽種。每畝需「栽子」40~60千克。栽種地黃一般在日平均溫度為18~21℃時最好。每畝需「栽子」40~60千克,栽種時在畦上按行距15~20厘米、株距15~18厘米挖3厘米深的穴,每穴放種莖1~2段覆土3~4厘米,壓實表土後澆水,然後覆膜(覆膜可以提高地溫,同時具有保墒作用)確保苗全、苗齊。

五、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出苗後,當苗高5厘米左右,開始間苗,間苗要留優去劣,每穴留壯苗1株。缺苗穴應於陰雨天及時補栽,補栽時應帶原土起苗,並及時澆水,有利於幼苗成活。

2、中耕除草。地黃根莖入土較淺,中耕宜淺,鬆土深度要合理,防止損傷根莖,幼苗周圍的雜草要用手拔除,植株封行後,停止中耕。

3、追肥。地黃喜肥,除施足基肥外,定苗後每畝追施過磷酸鈣50千克、腐熟餅肥30千克,以促進根莖發育膨大。封壟後於行間撒施草木灰或鉀肥1次,以促植株健壯生長。

4、澆水。地黃澆水的原則是三澆三不澆,三澆就是:出苗前乾旱澆水,施肥後澆水,天久旱無雨、植株在中午呈萎蔫狀態及時澆水。三不澆就是:天不旱不澆,中午氣溫、地溫高時不澆,天陰遇雨不澆。雨後或澆水後有積水應及時排除。

5、除串皮根。地黃除主根外,還能沿地表長出細長地下莖,稱串皮根,這些串皮根損失較多的營養,應及時剷除,使養分供主根莖生長。

六、病蟲害防治

1、病害

地黃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輪紋病、枯萎病,病毒病,具體危害癥狀及防治:

(1)地黃斑枯病。為害地黃的葉片,真菌性病害,葉面上有圓形不規則的黃褐色斑,並帶有小黑點。嚴重時造成整葉或整個植株枯死。防治:發病初期摘除病葉,並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用60%代森鋅400~5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間隔10~15天打1次,連續3~4次。

(2)地黃輪紋病。6~8月盛發期,主要為害葉片,病斑圓形或近圓形,有的受葉脈限制呈半圓形或不規則形,大小2~12毫米,初期呈淺褐色,後期中央略呈褐色或紫褐色,具同心輪紋。嚴重時病葉枯死。防治:可在發病初期噴洒1∶1∶150波爾多液保護,發病盛期噴洒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隔10~15天1次,連噴2~3次。

(3)地黃枯萎病。又稱根腐病,5月始發,6~7月發病嚴重,為害根部和地上部莖。發病初期葉柄呈水浸狀的褐色斑,葉柄腐爛,地上部枯萎下垂。防治: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浸種;發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15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7~10天1次,連續2~3次。7月份以後,可用58%雷多米爾、50%多菌靈等600~800倍液,每隔7~10天輪換進行葉面噴施預防。

2、蟲害

蟲害主要有:紅蜘蛛、地老虎、蠐螬等,紅蜘蛛防治方法:可選用0.9%蟲蟎克2000-3000倍或威力特1500倍噴霧防治。地老虎、蠐螬的防治方法:可用8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100克加少量水,拌炒過的麥麩或豆餅5千克,於傍晚時分撒施於壟間誘殺;或畝用2.5%功夫40-5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兌水35~40千克於傍晚時地面噴霧防治。

七、採收加工

一般地塊畝產鮮地黃3000千克,高產地塊可達5000千克。春栽地黃於當年11月前後地上莖葉枯黃時應及時採挖。採收時可人工挖采,也可採用機械挖采。人工採挖時,應在畦的一端開35厘米的深溝,順次小心摘取根莖,除凈泥土既為鮮地黃。因鮮地黃含水量高,採挖及運輸時很容易折斷,應多加註意。地黃的加工方法:一般每5千克鮮地黃可加工成品生地1千克。將鮮地黃除去鬚根,按大小分級,分別放置火炕上炕干,炕至地黃內部顏色變黑、全身乾燥而柔軟、外皮變硬即為生地,可出售。


地黃的高產栽培技術

地黃又名生地、熟地,屬玄參科地黃屬植物。其以根莖供藥用,具有強心、利尿、鎮痛、降血糖及保護肝臟等功效,其在全國各地均可栽培。

高產栽培地黃其主要技術及關鍵生產措施:

一、選地整地。

宜選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於頭年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每畝同時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3000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作基肥。然後,整平耙細作畦,一般畦寬1.3米。特別注意的是地黃不宜重茬,這也是選地上應注意的關鍵措施。

二、選種栽種。

一般栽培地黃以根莖作為繁殖材料,生產上稱"栽子"。地黃的"栽子"一般選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這是因為"倒栽""栽子"作種用時,地黃產量高、質量好、且能防止品種退化。在栽前,將"栽子"去頭斬尾,取其中間段。然後截成3~6厘米長的小段,每段要留二至三個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稍晾乾後下種,一般種植密度行距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3~5厘米的小穴,每穴橫放"栽子"1~2段,覆蓋拌有糞水的火土灰1把,再用細土蓋與畦齊。每畝需"栽子"40~60千克。注意選種時要盡量使用"倒栽""栽子",避免使用小商品,同時"栽子"要摘除掉"老母子"。即上旬栽的種栽。

三、田間管理。

⑴及時間苗補苗。當苗高10~12厘米時,開始間苗,每穴留壯苗1株。遇有缺株,應於陰天及時補栽,補栽時應帶土起苗,這樣成活率較高;

⑵中耕除草。地黃根莖入土較淺,中耕宜淺,避免傷根,幼苗周圍的雜草要用手拔除,植株封行後,停止中耕;

⑶追肥。地黃喜肥,除施足基肥外,在間苗後每畝施入過磷酸鈣100千克、腐熟餅肥30千克,以促進根莖發育膨大,封行時,於行間撒施1次火土灰,促植株健壯生長;

⑷灌溉。地黃前期需水量大,應勤澆水,後期為地下根莖膨大期,應節約用水。雨季應注意及時排水,防止根腐病的發生;

⑸除串皮根。地黃除主根外,還能沿地表長出細長地下莖,稱串皮根,這些串皮根損失較多的營養,應及時剷除。

四、注意預防病蟲害。地黃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輪紋病、枯萎病,這些病一般於5月上旬開始發生,6~7月發生嚴重,應注意及時防治;蟲害有紅蜘蛛、地老虎、蠐螬等,這些按常規方法除治,注意選擇藥劑時應避免使用高毒農藥。

五、採收加工。春栽地黃於當年11月前後地上莖葉枯黃時應及時採挖。採挖時應在畦的一端開35厘米的深溝,順次小心摘取根莖;加工地黃利用專門的烤爐將其加工為熟地,即成商品。


地黃要想取得高產,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擇地,地黃有很強的擇地性,種過地黃的地一般第二年就不要再種了。不然病蟲害特別嚴重,地黃也長不好。二,地勢,地勢要選擇較高利於排水的土地,因地黃怕水濕,喜乾旱。三技術,種地黃很有技術性,從選種,種植時間安排,前期滅草管理,打葯除蟲等等都要一步到位,才能在後期有一個好的收穫。


選地整地。選擇平坦、肥沃,無蔭蔽物、向陽、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塊。前作收穫後每畝施有機肥4 000千克、餅肥1 000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深翻後整細耙平。低洼地要作高畦,壟距35厘米,畦高25厘米,高燥地塊作1.3—1.5米的平畦,春播要在秋冬季整好土地。

繁殖方法。目前生產上廣泛栽種的有金狀元、小黑英、北京1號、北京2號、邢疙瘩等。可用種子和根狀莖繁殖,生產上多採用根狀莖繁殖。北方地區多在4月上旬至5 月中旬栽植,過早或秋天栽植均不利生長。種植密度根據地塊的肥瘦可適當調整,瘦地宜密,肥地宜稀,溝距30厘米左右,15—20厘米放1種栽,覆土3—4厘米。


地黃要想取得高產,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擇地,地黃有很強的擇地性,種過地黃的地一般第二年就不要再種了。不然病蟲害特別嚴重,地黃也長不好。二,地勢,地勢要選擇較高利於排水的土地,因地黃怕水濕,喜乾旱。三技術,種地黃很有技術性,從選種,種植時間安排,前期滅草管理,打葯除蟲等等都要一步到位,才能在後期有一個好的收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