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人食有所依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有段時間,深夜食堂很火,據說是講都市情感的。不過,我今天似乎發現了一個更火的食堂——老年食堂,為60歲以上老年人開辦的食堂。

浙江、廣東、湖北、江西等地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了社區食堂服務,讓周邊老年人享受每日20元左右的餐飲服務。一日三餐,到飯點,老人們在食堂圍坐起來,邊喫邊聊,不亦樂乎。

食堂不僅為老年人提供了較好的伙食,還成為他們、她們見面聊天,談心,甚至解決鄰裏糾紛的多功能場所。

這在一個人口眾多、老年人越來越多的老齡化社會中,無疑是一件很值得各地學習借鑒的事兒。

誰都會老去,誰老了也都要喫飯的,現在解決好老人們的喫飯問題,未來你老了的時候,才能享受到相應的社會待遇和制度安排。

老人們食有所依,需要每個人盡一份心、盡一份力的。

02 建設"長者食堂"的錢從哪裡來呢?

從各地實踐情況看,財政資金補貼+社會捐助+市場化運營的模式,最具有可持續性。老人們來食堂喫飯並非一文錢都不出。社區、街道辦和當地民政部門撥付的財政補貼資金,社會愛心人士的捐款,都成為老年人在食堂喫飯的補貼,用於保障飯菜質量、多樣性和營養衛生,讓老人們花錢少、喫得好。

這其中,市場化運營必不可少。

為什麼呢?

因為老人喫飯問題是個長期問題,不是臨時性問題,必須考慮食堂運營的長期資金來源。這個問題還得從市場中想辦法。食堂市場化就是個不錯的辦法。

食堂不僅向老年人提供貼心服務,同時也面向社會提供市場化餐飲服務,以實現盈利。這個盈利一來可以改善食堂運營者的收入水平,體現按勞分配和通貨膨脹水平,提高食堂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二來也可以有富餘的自有資金去進一步提升食堂服務品質,不斷優化提升面向老年人的服務。

當然,這其中也可以加入公益成份,比如增設一些公益崗位,歡迎各類志願者加入進來,體驗服務老年人的快樂,收穫養老服務經驗,等等。

03 長者食堂辦好了,相當於一個新型矛排辦

城鄉之間,如果都圍繞社區、村莊建立了相應的長者食堂,把老年人的喫飯問題解決好了。

時間一久,食堂,這個大家每日相聚而食的地方,就能發揮出中國餐飲「喫飯解決問題」的特殊文化基因來,讓很多信息在老年人之間流轉、讓很多鄰裡間的矛盾在這裡消融,讓以往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小矛盾銷聲匿跡。

此時,食堂,一個想讓老年人少花錢、喫好飯、有照料的場所,無形中具備了矛排辦功能,可以化解矛盾於無形之中。

老年人飯喫好了,正能量也顯現了出來。

這樣的社區、村莊,老年人生活狀態能不好嗎?這樣的社區、村莊,風清氣正、團結互助,治安狀況能不好嗎?

而如果每個城市和鄉村都如此,老年人把好經驗、正能量傳遞給自己的下一代、下兩代,這個區域、這個國家,能不好嗎?

長者食堂,不僅解決了老年人的喫飯問題,還把不少社會問題消弭於無形之中,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說它是幸福食堂、安全食堂、穩定食堂,我看,都不為過。

這即是國民分享國家發展紅利的必然,也是社會進步和關愛老年人的應有之舉。老年人,長輩們,不用忐忑,盡情享用吧!

我只盼望著這個好的社會制度安排能儘快在全國推廣起來,讓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國家紅利和關愛,讓在外打拚的年輕人能夠輕裝上陣、沒有後顧之憂。我也希望有關部門能把長者食堂的專項資金、餐飲供應鏈好好監管起來,確保長者、老年人們的飯菜品質和安全。

如此,前方有青壯年上陣衝鋒,後方有老年人壓陣、排解矛盾,這樣的國還得了嗎?

(完結)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