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看《机智的牢房生活》时,「小迷糊」是第一个让我记住的角色。
  
饰演小迷糊的李奎炯,一反《秘密森林》里带有禁欲、菁英、干练的尹科长形象,

16  

在囚车上尖著嗓子、细声细气、过度娇弱的语气,让人瞬间想不起MAN字要怎么写。
不著调的话划破囚车里沉重的空气——「司机叔叔,麻烦开一下暖气」这句日语充满荒谬违和感,却娇声娇气的让我噗哧笑了出来。
  
光是这句开暖气的台词,就体现小迷糊这角色的几个设定:家境优渥、物质需求不匮乏;是家中独子,不会看人眼色,大剌剌要求囚车开暖气,一点也没有去当囚犯受惩罚的自觉;日语流畅,在日本留过学。
  
所有人进了监牢都有种啃馒头数日子领罚的憋屈感,只有他如鱼得水的窝在男人们的大腿上,闲著没事还能逗著哥哥们玩,就算顶嘴总是被揍的下场,依旧乐此不疲的为2舍6房增添许多欢笑。

ep11-3  
  
看小迷糊撒娇讨打嘴贱时,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暂时忘记这里还是座监狱,只能拥有最低限度的自由,2舍6房唯一的娱乐也就只有观赏小迷糊调皮捣蛋而已。
  
然而这个分享欢乐分享爱的角色,却也有阴影、有忧郁、有沉重不为人知的痛苦。
  
我开始觉得小迷糊不是一个单纯搞笑的角色,在于他回忆自己等著恋人归国,焦急迫切的想赶快见到对方,在冰天雪地痴痴的等还不以为苦;他想起自己被冰冷的手铐铐住双手,被周围的警察冷漠推进警车里,当时的他虽然已然神智不清,却清楚地记得举报他的人坐在另一辆警车里——那是他所爱的人的侧脸。
  
之后知道真正的举报者是母亲,对小迷糊来说也没什么差别。被情人抛弃或是被血亲抛弃,都是一样的。他可以说服自己不恨情人,愿意为情人戒毒变成更好的人,但他不会谅解母亲用无情的手段「逼他变好」的爱。
  
开始为小迷糊觉得揪心,始于刘大尉知道他是同性恋,虽说「无意批评,只是无法理解」,却又接著说「如果自己亲近的人是这种人就会揍他一顿」,表露刘大尉从来都不想理解或触及小迷糊这种人,就算这段日子朝夕相处,小迷糊依旧是「陌生人」,不可能成为「亲近的人」——这段话像冷硬的刀刃划开距离,让小迷糊的脸色变得苍白,再次感受到熟悉的、不被接受理解的「孤单寂寞」。
  
当初他会吸毒,就是因为这种无药可医的「孤单寂寞」
  
「瘾」这种东西难治的不是身体对毒品的依赖,而是心理对毒品的依赖。
在2舍6房他不孤单也不寂寞,甚至当他努力戒毒,辛苦抗拒毒瘾的模样会让哥哥们更疼爱他照顾他,所以他不需要依赖毒品。
  
然而只有毒瘾短暂被治愈,脆弱的心灵却没有改变
  
出了监狱后就没有人体察到他真正的需求,他的父母爱人都以为戒掉毒瘾的他,已经强壮得足以抵抗一切诱惑,是可以重新站起来的大男人。在监狱外迎接他的是毒虫,也只有毒虫。
  
似乎2舍6房的人都在离开监狱后重获幸福,但为何只有小迷糊没有?
  
因为在监狱的时光的确为他们带来改变,他们也接受改变。
  
金济赫变得比较社会化,原本他只专注自己的事,现在他能更感知到周围人对他的感情或情绪,有时候他甚至愿意妥协一点;而且他的确是变了,以前他不愿让身边的人担心他,只报喜不报忧,现在他会坦白的对芝皓询问苦恼、试著依赖她。
  
刘大尉也接受小迷糊的开导,坦承自己非常需要哥哥,就算可能增加对方的负担,也不会再一个人强撑。
  
只有小迷糊未曾坦承自己依旧害怕孤单寂寞,直到电视剧结束,他与母亲的芥蒂也没有解决,母亲即使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为他哭泣,但在外人面前还是不假辞色的苛责他,母子关系依旧紧绷的像一扯就会断的线,他无法相信「母亲是爱他的」。
  
最终明知是陷阱,他还是选择眼前的针筒。

15  

他该有多害怕,部队锅店里可能连一个人都没有,没有人在乎他,他还是最孤单寂寞的那个,毕竟他已经被抛弃过一次,他不相信那些人不会再次抛弃他。
  
于是他亲手抛弃了与家人破镜重圆、与爱人一起幸福的未来。因为他脆弱到无法再承受期待以后的绝望,所有人都期待「他戒了毒瘾会变好」,只有他清楚自己是因为毒瘾变坏?还是因为觉得自己不被爱、寻无依赖而变坏。
  
小迷糊绝对不是一个真善美的角色(虽然我也曾经被他卖萌的酒窝迷惑过),成为毒瘾者是他的选择,即便他有苦衷,但是比他更脆弱更孤单寂寞的人,并非都会吸毒甚至贩毒。

人可以自我欺骗找借口合理化自己的选择,却不是人人都会因为苦衷,做出错误的选择。
  
以作品整体性和人物完成度来说,编剧也是十足用心塑造小迷糊的多面性,强调错误的选择只会导致绝对不幸的结果,无论这个人物多么讨喜,有多少苦衷促使他做出这种选择,错误无论如何也无法被合理化。
  
小迷糊的Happen Ending 并不潦草,反而像道印痕,让我一直铭记这个脆弱、寂寞,直到最后都像溺水的人一样绝望求救的灵魂。

15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