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作者整理了一下網上的資料,可以用小麥做,但是口感不如莜麥和青稞。以下材料來自網路:

(1)甜醅子的主要原料有二,一是莜麥,二是青稞。青稞是青藏高原獨有的原料。兩種做法大致相同,製作時先揀去莜麥或青稞的瘦鑿,再把莜麥裝入口袋或放在編製簸箕內再三搓拌,去其浮皮,青稞則要舂凈精皮,然後放進鍋內煮八成熟撈出放案上晾,以份量多少比例加入曲子拌勻,入瓷盆內,置熱炕頭或竈上捂嚴發酵,待兩三天聞到清香酒味時便成。此物喫起來又香又異,還有醇芳的酒汁,故名甜醅子。在部分地區也有用小麥和大米作為原料的,尤其在白銀靖遠等地區。

(2)甜醅子也是西北地區的一種傳統小喫。採用小麥、青稞、大燕麥煮熟晾溫,調拌酒麴保溫發酵而成。若論品相口感,剛好倒過來,應該是燕麥為上,青稞次之、小麥第三。

(3)甜醅子的做法如下:

原料:燕麥(或小麥、大麥)、曲子(發酵粉)、糖精、水等

做法:做好的原料是燕麥,首先將燕麥去皮。原來都是將適量的燕麥裝在麻袋裡面,然後紮上口,用力在土地面上摔一段時間,直到將所有的皮都去除乾淨,現在可以直接通過去皮機去除,去皮以後在水中煮熟,然後將煮熟的燕麥攤開在空氣中自然冷卻,等燕麥涼下來以後,把曲子(我們從小就叫曲子,後來知道那是發酵粉的一種)拌到燕麥裡面,拌勻以後就可以裝到盆中(最好是瓷盆),裝好以後蓋上蓋子,然後放在火炕上,炕必須是熱的,一般都放在炕上最熱的那個部位,然後用棉布蓋嚴實,一般等過了48小時以後,就可以聞到一股酒香味,這個時候就可以喫了,如果超過了48小時但是還沒發出酒香味,那不要緊,可能是曲子放的太少了,可以讓它繼續發酵一段時間,知道散發出濃鬱的酒香味。在沒有聞到味道之前切記不可以打開蓋子,那樣會影響到甜醅子的質量。甜醅子做成以後,打開蓋子,然後在盆子中間紮上一個孔,在裡面加入少量涼水就可以食用了。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