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全球權威的信息技術研究與分析公司Gartner發佈的2018年Q4全球服務器市場報告,在2018年第4季度華爲服務器收入全球第三,同比增長率爲45.9%,全球第一。

另外,Gartner的2018年Q4報告還顯示,華爲刀片服務器與四路服務器,連續多個季度雙雙位居中國市場發貨量第一,充分體現出華爲智能計算強勁的增長實力。

我們知道,華爲在去年12月底,正式宣佈成立華爲智能計算業務部,併發布了華爲智能計算戰略。在進軍智能計算一個季度後,即收穫這樣的成績,這背後是哪些動力驅動的呢?

第一大動力:看準方向,及時轉型

對智能計算行業發展方向的把握,一直體現了華爲出色的視野。

首先從市場環境看,AI給計算帶來新的挑戰,數據和訓練的任務量呈指數級增長,激發了對計算巨大的需求。同時,傳統企業對AI計算的需求正在逐漸爆發,過去主要是互聯網公司在投入和使用AI的應用,如今隨着數字世界向智能世界的轉變,行業“+智能”,開始成爲企業未來競爭力的關鍵體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智能計算則有望成爲新的基礎設施。

其次,從服務器整體市場的盤子來看,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全球服務器收入同比增長30.1%,出貨量則增長13.1%。雲計算與大數據規模持續擴大,以及AI等新一代技術的快速發展,是市場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第三,全球的數據中心建設在提速當,而且規模越來越大。由於業務的快速發展,需要 IT 基礎設施具備快速部署、快速上線及便捷管理的能力,海量服務器的管理場景將變得越來越複雜,傳統運維領域面臨着許多新的挑戰。這反而給了智能計算更多發揮的空間。

第四,AI等新興智能業務的出現,傳統的以CPU爲核心的x86 架構,不再是AI 類海量計算需求的最優選擇,基於GPU、FPGA、ASIC等多種計算能力單元的異構計算正在強勢崛起,併成爲推動智能化快速發展的強勁計算力。

正是看到了這些變化,華爲早在2018年5月,就第一次正式提到了智能計算的理念,並推出了基於智能計算的服務器產品。在我看來,華爲之所以能夠獲得最快的發展速度,對行業發展走勢的判斷和投入,是第一個先決條件。

第二大動力:核心技術芯片級起跳,不斷打破創新邊界

華爲對計算最早的佈局可以追溯到2002 年,那一年華爲從地庫出發,就一直保持創業者精神。2004年就研發出ATCA 架構電信標準計算平臺T8000刀片服務器,爲運營商客戶提供更經濟的算力。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華爲就已經逐漸投入到芯片級的技術研發當中。

可以說,芯片級技術的起跳是華爲在計算領域獨有的優勢,這讓華爲在智能計算的競爭格局中領先了一步。比如面向AI大潮與異構計算趨勢,華爲分別在2018年10月份與2019年1月份,發佈了AI芯片昇騰310/910與ARM處理器芯片鯤鵬920,基於這兩款芯片,同步推出Altas人工智能計算平臺與TaiShan系列服務器,全面覆蓋雲、邊、端等場景,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多樣化計算需求。

華爲也通過芯片研發的“首創性”,從”更強的計算、更快的 IO、更高的能效、更高效的管理”四大方面,從最底層優化單位比特計算效率。

比如智能管理芯片,是業界首款智能管理芯片;智能SSD控制芯片,是業界首款融合智能SSD控制芯片;智能網絡芯片,是業界首款全融合網卡芯片;ARM處理器芯片,是業界首款7nm數據中心ARM處理器。再有采用創新的達芬奇架構設計的AI人工智能芯片。

華爲用一個又一個的芯片級創新,將AI與計算進行了融合,這是華爲智能計算的魅力所在。

不難發現,芯片級技術的投入和實踐,是華爲有能力提供全棧全場景智能解決方案的基礎,也是華爲智能計算有別於其他品牌的智慧計算,最核心的價值點。

正是通過“始自芯片”的智能加速引擎,華爲智能計算形成了基於x86的FusionServer、基於ARM處理器的TaiShan、基於昇騰AI芯片的Atlas三大系列產品的全面佈局,拓展計算產業邊界,加速數據中心智能化升級,使能行業智能化轉型。

第三大動力:重在生態合力,讓智能在行業落地

華爲之所以總是成功,是因爲華爲從不獨行,更看重生態的力量。無論是x86平臺、ARM平臺還是Atlas平臺都需要生態合力與行業並行。

例如在x86生態層面,華爲與SAP聯合打造的華爲SAP HANA一體機解決方案成功服務於能源、金融、消費品、製造等衆多主流行業客戶,大大加速了企業的數據變現。而在ARM生態上,華爲去年就與鼎甲、銳安、愛數、華宇等合作伙伴聯合發佈了一系列基於全自研服務器TaiShan的全國產化解決方案。

同時在Atlas生態上,華爲通過與業界ISV在平臺、架構、算法和應用軟件等多個層面的深入合作,爲安防、交通、醫療、教育、金融、互聯網等領域的客戶提供場景化、一體化的AI解決方案,致力於降低AI普及門檻。

在不久前的華爲中國生態夥伴大會上,華爲還圍繞三大計算平臺所構建的華爲智能計算生態聯盟。在我看來,華爲之所以強調生態的聯合,本質上還是希望智能計算能夠通過合作伙伴的“觸手”更多的落地行業。

華爲很早就提出過“智 IT,慧未來”的理念。希望用“智IT”推動“慧政務”,“慧電信”,“慧交通”,“慧金融”,“慧零售”。這個理念本身就是利用智能化去挖掘基礎設施的新價值。比如做到硬件資源池化的智能化,基礎設施雲化的智能化,以及數據智能化。以實現用IT的智能化,驅動企業業務的智能化,讓智能的IT成爲創造業務價值的驅動力。

做好生態共贏和行業落地,對華爲來說,就更容易讓智能計算的創新真正做到以客戶需求爲導向,所以華爲智計算是有足夠生命力的。能夠收穫本季度的業務增長,正是在情理之中。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