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是一部古裝戰爭電影,該片由回宇執導,謝苗、陳夢希 、熱依娜等主演。2019年2月15日在優酷網播出。

該片講述了74年,一代戰神耿恭率三百大漢將士,歷經200餘天,成功抵禦兩萬漠北外番的進攻,最終僅13人生還獲救的歷史壯舉。

略略估算,這部電影在優酷播出已近十天,作為網路電影,其製作水平與故事結構有待商榷。並不是說網路電影就一定不好,只是低成本和細節考量是客觀事實。

因此隻影片的製作場面,鏡頭運用,道具佈景,甚至演員等依然擺脫不了網路電影的尷尬,這裡暫時不提,著重聊聊劇情設置和其中的家國情懷。

這部電影幾乎沒有什麼宣傳力度,如果不是今天與朋友聊起謝苗,根本不會注意到電影的存在。

看到是一部歷史戰爭電影,就點開來看,忽略之前說的服道化等,開篇的一段馬戲追逐鏡頭運用不錯,算是奠定了影片基調。

歷史不是戲說,請給予一定的尊重

文章開篇的一段電影簡介摘自百科,可以看齣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十三將士歸玉門」的歷史事件,隨手搜索一下便可以得知這件事只記載在《後漢書·耿弇列傳》中,寥寥數語,卻寫盡了大漢將士捍衛疆土,浴血奮戰的壯舉豪情。

公元74年,東漢設立西域都護府,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已校尉。次年,北匈奴單於派兩萬精兵進攻車師,殺死車師後王,轉而攻打駐紮了數百人的耿恭駐地,將其圍入城中。當援兵來到耿恭守城時,城中僅餘26人待,隨漢軍回至玉門關時,僅剩了13人。

這是歷史真實記載的事件發生經過,東漢與匈奴之間長達百年的戰爭,在當時守衛大漢疆土的將士何止耿恭一支隊伍,犧牲的又何止這一支隊伍?

那麼在影片中,直接提出北漠大軍兩萬人馬圍困耿恭,北漠從哪來的?

既然展現了一個真實存在的歷史事件,主角運用了歷史中的真實人物,漢朝與匈奴的戰爭,不必用一個「莫須有」的敵對方來代替。儘管現在歷史類影視劇拍攝審查嚴謹,在審核問題上不得已做出一些改變,可以理解,但請尊重史實。

如今影視劇的影響力之大可想而知,在審核之餘,請盡量嚴謹。

至於在劇本中,只表現了耿恭一人,故事的情節展現並不多,也可以理解,通過耿恭來把這一段歷史敘述出來。在捍衛駐地的數百將士,各個驍勇善戰,足智多謀,耿恭只是其中一人而已。

所以儘管整體劇本事件單薄,細節經不起推敲,甚至是「借孔明燈燒城池」的情節等,為了將主角們逼入絕境,這樣的故事設置也是意料之中的。

捍衛疆土的家國情懷,該被後人銘記

前面說了這部影片種種的缺點,但它的核心精神沒有改變,展現那一段史實中每個將領心中永遠不變的信仰,誓死捍衛,山河永固!

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將士,有多少百姓為了家與國,犧牲了自己的一切。

史書工筆,永遠只是寥寥數語,那些沒有記載的,掩埋在歲月長河中的人們,終有一日會被後人記起,並永久緬懷,他們的信念與精神也會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凡我大漢子民,雖遠必救!」

「犯我大漢者,世世誅之!」

這是無論何時,何種境地,面對入侵者,軍民一體,萬眾一心該有的信念與堅守。

所以在任何的軍事,歷史影視劇中,必須宣揚的面對家國的觀念價值,在此之上,我們更該尊重並正視每一段歷史。

以史為鑒,來世可追!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