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截齒由於採用了焊接-熱處理自動化生產線,生產過程對焊接溫度兩道閉環嚴格控制,使焊料的毛細作用充分發揮,因此,焊料分布均勻,焊縫充盈度、抗剪切強度高。

2、採用進口釺焊劑、焊料,採用多錐度、粗大晶粒硬質合金刀頭,確保採掘機械發揮最大切割效率,產品耐磨性、抗衝擊韌性大幅提高。 3、採用特殊的熱處理工藝,對猝火液濃度嚴格控制,使截齒的硬化層深度加厚、耐磨性、衝擊韌性大大增強。

二、使用說明

我廠生產的截齒分為過岩用截齒和過煤用截齒,以適應不同的工況條件,提高截齒的利用率和切割效率。 1、過岩用截齒採用優質的硬質合金刀頭,具有切割普氏12度(f12)以下岩層和半煤岩的能力。 2、過煤用截齒適用在中厚煤層較軟的地質條件下,採掘效率高,進尺速度快。

三、失效原因 1.硬質合金頭質量問題,國產硬質合金頭中含有石墨雜質,晶粒分布不均勻,部分硬質合金中有裂紋存在,在衝擊載荷的作用下,截齒刀頭處於高應力狀態,當遇到堅硬的煤岩,高壓應力超過硬質合金的強度極限時便發生脆裂。如果硬質合金中Co元素含量不足,導致韌性不足,在衝擊載荷的作用下,硬質合金刀頭也容易脆裂。 2.釺焊殘餘應力大,國產截齒多採用銅鋅釺料,其焊接溫度達到920攝氏度以上,硬質合金、釺料、基體金屬間膨脹係數差別很到,冷卻時3種材料收縮程度不同,其中銅收縮量最大,基體金屬次之,硬質合金最小,這樣必然在硬質合金與釺料,釺料與基體金屬間存在很大的拉應力,導致焊縫強度下降,截割時受到強大的衝擊力負荷,導致硬質合金頭脆裂。 3.磨料磨損。國產合金中有的合金元素含量達不到要求,含有石墨雜質,晶粒分布不均勻,孔隙多,組織不均勻,這是造成硬質合金頭磨損的主要原因;齒體材料質量性能不穩定,熱處理過程式控制制不當是造成齒體磨損的原因。 4.紅硬性較低導致的磨損。紅硬性是指道具材料在高溫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理論上硬質合金可以在800-1000℃的高溫下保持高硬度,但由於國產硬質合金的生產存在一些現實問題使得截齒的紅硬性較低。截齒在截割煤岩時,刀頭表面溫度可達600-800℃,其硬度下降50%左右,材質的軟化加速了截齒的磨損。

5.由於焊接和形狀設計的原因,導致合金頭脫落。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