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1576  

「小金剛…是失敗作。」

在《PLUTO》這部作品裡,有許多議題與哲思,是永遠都能反覆咀嚼的──光是最大的題目:當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距離愈來愈近、毫無差異,比起促進人類生活的便利,是不是「愈活愈困惑」的感覺纔是日益加深的?

「小金剛…是失敗作。」

因此,這句藉由天馬博士之口所做出的評價,不是對他來說,小金剛存在著什麼最大的缺陷,相反的,而是沒有任何缺陷、臻於成熟而完美,是人類智慧結晶的最高傑作。而這樣將人性陰暗面通通排除,對人類、對世界而言,是否真的就邁入一個新紀元?是否一切真的就更好了?這絕對是個大哉問,如果這樣就完成了、得到了,那還要人類做什麼?

「小金剛…是失敗作。」

呼應到漫畫之外的軼聞,「原作者」手塚治蟲先生曾在1966年的5月號的話之特集隨筆專欄中寫道:「原子小金剛是我最大的失敗作之一,那是我為了金錢與聲譽所繪的作品……」(ぼくはアトムをぼく自身の最大の駄作の一つとみているし、あれは名聲欲と、金儲けのために描いているのだ)(資料擷自維基百科)所以是不是也能這樣看?小金剛所具備的完美,使它永遠都沒有辦法「更好」,也使它已經不再是一個「自我」的存在,對應到手塚先生之言,我想小金剛也許已經成為他不能隨心所欲賦予更多可能的角色,因為它已經是「日本」的小金剛,贏得的聲譽愈多,它就愈失敗──名利雙收,但永遠騙不了自己的內心。

「小金剛…是失敗作。」

所以我是夠一廂情願相信浦澤直樹在改編《原子小金剛:地上最大機器人篇》,不僅是將故事的背景設定更加細緻化,並對應現實世界科技若持續發展會怎樣怎樣的「空間」概念共鳴,同樣也連結到了原作與其相關的一切過去,讓「時間」證明瞭這部作品並不是一部致敬、翻畫,而是扎扎實實的獨立作品。

「小金剛…是失敗作。」

有沒有想過,完美就是一種失敗?完美的機器人,應該就完全像人類一般,懂得悲傷、懂得憤怒。聽起來相當弔詭,因為這樣的話,何須創造機器人?但同樣讓我一廂情願地想:當科技與人性的延伸交會於一點時,兩者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人類也許才真的會透過另一個智慧體,而得到新的昇華──更何況是我們親手實現的。

「小金剛…是失敗作。」

沒有永遠的光明面與黑暗面,而是同時並存,才能讓世界運行。所以當小金剛實現完美的同時,天馬博士也必須立刻否定它──不僅是為了車禍喪生的親生兒子飛雄,也為了取代他而誕生的小金剛本身──所以《原子小金剛:地上最大機器人篇》與《PLUTO》之間的故事深度,正巧是有著相反比例的光明與陰暗:前者多以光明調性處理,但一些陰暗的臺詞卻更加深刻;後者則用了擅長的推理與懸疑製造黑暗,但更顯動人的橋段更動人,光明的希望更光明。

「小金剛…是失敗作。」

不再一味追求成功,而是懂得面對失敗,也許結局所談「彼此和睦相處的時代」,也才能真正到來。

它的確是「失敗作」── 一般說來,漫畫畫完後都能存有自己的精神與價值,但《PLUTO》卻拋出更多層面的問題讓我們不斷思索、迴盪不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