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上海提起寧波人,很多人立馬會想起當年在上海灘揚名立萬的“紅幫裁縫”。

他們夾着一柄尺子、一把剪刀出現在這片土地上,剪裁出了中國第一套中山裝、第一套西裝,開出了第一家西服店…奠定了寧波服裝產業的歷史。

清末民初,到21世紀,在幾百年的歷史軌跡中,寧波裁縫從個人手工者到加工廠,已經發展到今天雅戈爾、杉杉、羅蒙、太平鳥等,上百億市值的上市公司。

這是一段波瀾起伏的歷史。回望中,必然能夠在它的源起處,看到某種勇敢的精神閃耀生輝。

1978年,遠在安徽的18位小崗村農民在祕密契約上一一按上了手印,當袁庚在深圳蛇口的工地上聳立起“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標語牌時,偉大時代的序幕從此被拉開。

改革開放的春風,漸漸從深圳刮到了浙江的沿海小城寧波。

幾臺縫紉機、簡陋的廠房,幾個廉價的勞動力... 寧波的小型村辦服裝加工廠,雨後春筍般生長了起來。

那年,結束了15年插隊知青生涯的年輕人李如成,拘束地站在雅渡村青春服裝廠的門口。他特意穿上了三年前結婚時,岳父做的藍布中山裝和一雙粗製濫造的豬皮皮鞋,選擇當了一名裁縫。

同一年,寧波盛家村生產隊長盛軍海,當上了村主任,並辦起了盛家村村服裝廠。

另外毗鄰的鄞縣,也敲敲打打辦起了棉紡廠。幾年後,將有一個叫做鄭永剛的年輕人,當兵轉業被派到這裏。

寧波素來有「紅幫裁縫」的文化歷史,1940年第一個西服同業公會成立,其中15位董事,寧波人佔13位,可見當時的江湖地位。

然而隨着西服熱的爆發,在上海紅幫西服店,整日賓客盈門時,寧波的小型村辦服裝加工廠卻是另外一種光景。

李如成的青春服裝廠,與其說是工廠,不如說只是一個蝸居於戲臺地下室的原始小作坊,幾臺家用縫紉機是用安置費購買的,尺子、剪刀、凳子是職工自帶的,主要爲別的廠加工背心、短褲、袖套之類小玩意。

後來靠着給上海紅幫店做西服加工,李如成、盛軍海的工廠攫取了第一桶金,也爲寧波的“男裝之都”奠定了基礎。

在這些前輩眼裏,同城的太平鳥算是後起之秀。1989年,另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登上了服裝產業的歷史舞臺。

原來在鎮辦服裝廠當學徒的張江平,“跳”到縣辦服裝廠做了裁縫,沒幹多久便辭去了被羨慕的“大集體”鐵飯碗,用借來的2000元擺起地攤、建服裝廠,生產男裝。

至此,如今屹立在服裝界的幾大品牌:雅戈爾、羅蒙、 杉杉、太平鳥,齊齊踏上了歷史跑道,只是當時的他們可能也並不知道,自己的未來究竟會走向何方。

那一年,寧波剛剛被劃爲計劃單列市,櫟社機場即將投入使用,國家批准建設杭甬高速,老市區的電話號碼從5位數升爲6位數。

面對新世紀,在一片朝氣蓬勃中,這些寧波“服裝廠長”在民營經濟起飛的南方,正成爲掘金者的時代符號。

晚輩

服裝大佬們,從那時開始發跡崛起。

李如成的青春服裝廠,與澳門南光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合資組建“雅戈爾製衣有限公司”,“雅戈爾”品牌正式誕生。

鄭永剛在央視發佈了國內的第一條服裝廣告語。廣告詞是:杉杉西服,不要太瀟灑。作爲第一個在央視播出的服裝品牌,杉杉服裝一炮而紅。

當雅戈爾、杉杉已經如日中天的時候,晚輩張江平,還在海曙區長春路30號“望湖市場”(寧波批發市場)擺攤賣衣服。

但在那個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態,只要敢於生產、能夠生產,敢於擺攤、能夠推銷,就能賣得出去。

張江平苦心經營,終將自己在望湖市場的攤位升級到了寧波第二百貨商店的櫃檯。1992年,張江平和弟弟用借來的2萬元錢辦起了第一家加工廠,夢迪斯製衣廠。

買了六臺縫紉機,僱了七八個裁縫,弟弟主內,負責生產管理;張江平主外,到上海、深圳等開放城市觀察潮流,以小批量、多品牌、新款式帶動生產,全省鋪設銷售渠道。很快,他們擁有的櫃檯數增加到幾十個,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積累。

南方談話後,更加堅定了改革開放的決心後,來自國內外服裝品牌的訂單,源源不斷地湧向了寧波。

當時的張江平沒有自己的品牌,但日夜趕工的生產方式,讓他開始思考一個加工型企業的未來。

九十年代初期的寧波服裝業,缺個性化。從男裝起家的許多寧波服裝企業,此時依舊在做西服、襯衫,很少有輕鬆、休閒、洋氣的服裝。這讓正在擔憂自己服裝加工廠未來的張江平看到了機會,他要「錯位競爭」。

1995年,張江平邁出了第一步,註冊了屬於自己的品牌:PEACEBIRD太平鳥,定位休閒服。

“太平鳥”從創品牌創立伊始,就帶着強烈錯位經營的基因。與此同時,在寧波以外,美特斯邦威、以純、班尼路等品牌,已經在自己的地盤上開始醞釀,積蓄力量,目標佔領全國市場。

有着紅幫裁縫之稱的寧波,開始逐漸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服裝行業進入者的夾擊。

經商不可能一帆風順。

1998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貿易行業首當其衝,巨大的影響下,寧波服裝業也走到了分叉口。

一整年,張江平白天大部分時間幾乎都奔走於各個銀行之間,只爲獲得多一點貸款資金,不讓公司垮臺。再後來,張江平變賣廠房,抵押資產求生。

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張江平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感慨:差不多快趴下了。

經歷這種痛苦的,不僅僅是張江平一個人。

九六年上市了的杉杉,面對市場的困難以及營收的不斷下滑,焦灼不已。鄭永剛當時冥思苦想,杉杉面前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升級,二是轉型。他考慮到工廠生產模式、產品設計等實際情況,公司很難升級爲類似優衣庫、ZARA這類的運作模式。

於是,鄭永剛毅然決定要帶領杉杉轉型。

98年底,鄭永剛帶了3個人奔赴上海尋找新的機會,與鋰電材料結緣,隨後在上海浦東建廠做負極材料,正式轉型能源公司。

做西服起家的雅戈爾,1992年便開始涉足房地產,之後開始涉及金融、投資等多元化發展,如今寧波的許多高端樓盤可都是雅戈爾的,如李如成所言,投資就是不一樣,一下子就能賺製造業30年的錢。

而對於剛剛創立品牌的太平鳥而言,1998年的經濟危機,是企業的一條生死線,跌跌撞撞度過劫難後,太平鳥才能張開翅膀。

第一次金融危機,讓張江平多了一條底線,就是:家有餘糧。如果把現金流比作大壩,自1998年後,張江平開始把控“水位”,現金流就是生命。

另一個反思,生產製造要佔用大量資金,是否可以學習國際品牌耐克、阿迪達斯的模式?

太平鳥隨後剝離了需要資金、勞動力密集投入的生產,向虛擬經營模式轉型跨出了第一步。從單純的生產製造銷售,轉向以品牌、設計和營銷爲主要業務。

至此,寧波的服裝業走到分叉口,李如成、鄭永剛分別帶着自己的公司,朝着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而張江平,選擇了在服裝主業上死磕到底。

日內瓦時間2001年9月17日,世貿組織中國工作組主席吉拉德鄭重地敲響了最後一錘,會議大廳熱烈的掌聲,中國終於加入了WTO。

“入世”後,國際快時尚品牌,迅速打入中國市場。

2003年,Mango在北京開中國大陸的首家店,在隨後的數年,ZARA、H&M等快時尚品牌也紛紛入駐中國,被年輕人追捧。

市場的變化風起雲湧,以往大街小巷人聲鼎沸的服裝店,數量大幅縮減,報紙上頭版頭條刊登着的XX服裝公司利潤大幅下跌,行業內充滿焦慮的情緒。

與此同時,休閒男裝經過幾年的發展,出現以此聞名的福建品牌板塊,包括七匹狼、九牧王、富貴鳥等等。

而此時的杉杉和雅戈爾,因爲多元化的經營策略,依舊佔據着中年男人的衣櫥,沒有品牌升級,也沒有市場下沉。

“這一輪競爭主要是高端的競爭,不是種多少麥子,織多少衣服,而是華爾街的競爭。”鄭永剛曾經不無驕矜地說。

此時,杉杉投資了許多不太關聯的領域,比如,在浦東的康復醫院,簽下吐魯番、桂林堯山等景區的經營權,並宣稱開發文旅小鎮。李如成在投資口味方面,和鄭永剛幾乎不相上下。

在鄭永剛與李如成一心忙着跨界的時候,張江平一直奔波在飛向世界各地考察的路上。2001年,張江平選擇了擴大產品線,增加太平鳥女裝系列。

雖然寧波是服裝名城,但沒有女裝的市場地位,這是業界共識。對張江平這個“不切實際”的舉動,業內都在等着看笑話。

張江平自己承認,女裝到底能不能成,自己心裏也沒底。但是他看到了商務男裝已經臨近的瓶頸,錯位競爭的思路讓張江平清楚,女裝必須做。

他花了幾千萬,從意大利、德國、日本買了成套的先進設備,在東華大學裏成立設計工作室,讓年輕的學生參與設計,把流行元素和時尚概念融合進去。

太平鳥的女裝公司實行的是合夥人制,經營者參股,張江想讓公司裏的夥伴都成爲合夥人。

創新的機制,激發了女裝公司的活力,太平鳥女裝的市場在經歷了最初幾年的虧損之後,逐漸“轉虧爲盈”,佔領了國內女裝市場的一席之地。

可以說,機制創新決定了太平鳥女裝公司的成功。

杉杉與雅戈爾看似在做高維度的競爭,但也錯失了一次與服裝界高手過招的機會,和佔據年輕消費者的窗口時間。

太平鳥從休閒男裝切入,到時尚女裝,並延展到了衣帽鞋包、領帶皮帶飾品,在男裝之都,另開闢了一片風景。

著名歷史家學唐德剛說得好,形勢比人強。

誰能想到,十年之後,鄭永剛與李如成又會扭頭奔回老本行?

2016年10月,馬雲在一次活動上,提出了“新零售”概念,沉悶的零售行業起了一聲驚雷。

近乎同一時間,65歲的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決定要重新迴歸服裝業。投資100億,“用五年時間再造一個雅戈爾。”他穿着一身筆挺的黑西裝,在中國服裝節上高調宣佈。

李如成也如阿里巴巴一樣,提出自己的“五新”戰略——新材料、新面料、新工藝、新品牌和新服務。爲了這個計劃,他請來了阿瑪尼的設計師,飛十幾個小時去歐洲拜訪面料供應商。

2018年,雅戈爾加入阿里巴巴的A100計劃,發力新制造、新零售,看得出來,這次的轉身,李如成下定了決心。

而杉杉的服裝業務,被從杉杉股份中剝離,單獨上市。杉杉服裝全年銷售額10.25億,而曾經完全無法與杉杉比擬的海瀾之家190億。對於互聯網,鄭永剛曾自稱“傳統企業的老總”,他說他對線上線下的結合一知半解。

與雅戈爾、杉杉相反,太平鳥在電商初期,便搭上這趟飛速前行的列車。

現在回頭看,互聯網是一個機會,一個年輕的中國公司迎頭追上的機會,它是一道光,照亮了一代人的光榮與夢想。

2008年,阿里巴巴剛打了一場勝仗,將eBay趕出中國市場,這讓淘寶在C2C市場拿到了80%的份額。但是對比2018年,僅天貓雙11便成交3143億元的銷售額,那時的阿里巴巴還是個在襁褓裏的孩子。

但是,就是在那一年,太平鳥成立了電商事業部,張江平把一家30多個人的電商小公司,全盤收購過來,摸索電商。

那年,天貓的首次雙11還僅僅是一個“光棍節”的促銷而已,太平鳥在一晚做到了52萬的銷售額,佔了當時雙11總成交額的1%。2018上半年,太平鳥集團自線上的營業收入已經達到了8.18億元億元,毛利率爲43.75%。不久前,張江平宣佈聯手天貓做新零售戰略合作。

“林子裏有兩條路,我選擇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條,它改變了我的一生。”這首出自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詮釋了他的轉折。

張江平經常重複的一句話是:我們從來沒有停止腳步,沒有停止創新和變革。

回望中,我們的衣着已經從幾十年前的藍、灰、白、綠的的確良衫,到今天的前衛、時尚、五花八門。

其實,無論是李如成、鄭永剛還是張江平,這一批的企業家們,都值得被尊敬。他們雖然出身草莽,卻堅忍而勇於博取,用一生心血打下的企業根基,奠定了中國服裝在世界的格局。

寧波服裝發展的這40年,是整個中國服裝產業的40年的縮影,也是劃時代的40年。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