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醫院自今年起設立了“青年講壇”系列講座活動,從青年理想、信念、社會、經濟等多方面對青年醫生進行全面教育,用以塑造符合當今新時代要求的新型優秀青年人才。

在近日舉行的第一場“青年講壇”活動上,該院黨委書記周軍和副書記丁晶宏走向講臺,向青年醫生髮出了“最強寄語”。

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周軍在講課中指出,青年醫生是醫院的未來,必須要有正確的、堅定的個人理想,醫院纔會有希望。同時,青年醫生也要明白,醫療職業生涯就像一場長跑比賽,要想勝出這場比賽,單靠一點點聰明和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練就堅韌的精神、過人的耐性、容人的度量、清晰長遠的目標和打算。

具體到日常醫療工作中,青年醫生要提升看問題的高度和角度,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找準工作切入點、結合點、着力點,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周軍同時談到,有數據說,中日友好醫院目前有85%的日常醫療工作由35週歲以下的青年人完成,足以說明青年醫生對於醫院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而醫院也爲青年人才搭建了廣闊的發展平臺,例如以青年人爲重點的院內人才支持計劃,將爲入院三年內所有的博士“特供”一項院級課題,作爲科研啓動基金。最後,周軍向所有青年醫生髮出了“我們必須要進一步地咬緊牙關,努力再努力,拼搏再拼搏”的寄語。

副書記丁晶宏在主題爲《青春之理想,奮鬥之徵程》的報告中指出,人生的路上要有內生動力。何爲內生動力?其是指個體發自內心的願望和動力。一個人的內生動力足,工作就是快樂的,自覺的,反之則沉重、痛苦,工作效果大打折扣。每個青年醫生的內生動力首先都應該是爲了自己的醫療職業生涯,個人好了,纔能有優秀的集體(醫院)。同時,青年醫生還要有直面挫折、走向痛苦的勇氣和擔當,要有受挫折後體驗知識的熱情,只有這樣才能豐富我們的生命和生活。

她還指出,青年人要深刻理解新時代的新使命。當前的新時代“新”在哪?一是新的發展時期,也就是近年來我們的經濟對在世界主要國家中的排名名列前茅,對世界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30%。二是新的發展要求,當前我們的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需要,新的奮鬥目標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國家提出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計劃。在這個時代人民期待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收入,更好的社會保障,更好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當然也包括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

丁晶宏還指出,在醫院裏表現優秀的青年醫生大都符合了“四有”。一要有信念和意志。這也是“青年講壇”活動設立的初衷。二要有識,包括學識和膽識。三要有恆,恆心、恆力。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四要有自省力,即知恥、知愧、知不足。

課後,青年代表紛紛表示,兩位書記的授課對大家的成長和人生規劃具有重要的啓示作用,不僅使大家獲取了知識,啓迪了智慧,更淨化了心靈,提升了境界。讓我們聽聽他們究竟有哪些收穫。

中醫婦科劉寶琴:聽了周書記對我們青年醫生的寄語,我感觸頗深。不管從國家層面還是醫院層面,當今的形勢都來之不易。新時代的到來也伴隨着更多的新機遇和挑戰。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有能力的人,如果你不向前奔跑,你就成爲社會的拖油瓶。身處新時代,我們唯有腳踏實地、努力奮鬥,以積極樂觀主動的姿態迎接生活、擁抱機遇、挑戰工作難題,以更好的自己走進新時代,才能讓人生熠熠生輝、精彩無限。

院辦公室陳梓堯:平時繁忙的工作中,我可能更關注的是醫學專業知識。然而今天的課讓我明白,僅有醫學專業知識對於一個青年醫生來講是遠遠不夠的。文化、經濟、政治等多方面的知識儲備也非常必要。很期待未來更多更好的講座可以帶給我們更豐盛的知識盛宴!

(文/健康報記者 夏海波)

編輯製作/王建影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