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在羣魔聚義之前遇到的最囂張的綠林團夥就是芒碭山了,樊瑞仗著妖法和三千兵馬以及項充和李袞的沖陣能力,就揚言要吞併梁山,這等口氣在前文中開始從沒見到過。但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公孫勝的話人家樊瑞還真能把梁山弄個底朝天,而他手下的兩個兄弟,從設定方面來講,一出場已然就是悲劇的存在了。

樊瑞放出「大話」來挑釁梁山時,剛剛上山的少華山四人組首先坐不住了,史進帶頭去滅樊瑞的威風,結果還沒等到樊瑞做法,項充和李袞頂著蠻牌就把史進方殺了個人仰馬翻。而題主所關注的李袞近能用寶劍作戰,遠能用標槍襲敵,能揮舞蠻牌做防禦與說明其臂力和反應力是十分了得的。

史進敗陣後,公孫勝與朱武用法術和陣法聯袂教樊瑞做了一回人,樊瑞不識陣法,覺得用妖法做些幹擾定能攻破梁山的大陣,結果也很顯而易見,二人皆被活捉,這次鬥法以樊瑞的失敗而結束。後來二人有感於宋江的誠意,便說服樊瑞一起來投誠,樊瑞還拜了公孫勝為師,幾人其樂融融,這是後話了。

但芒碭山三人上山後的處境很是微妙,樊瑞雖然能打,可人家給自己的定位是法師,結果宋江把他當步軍使,就算是公孫勝掉線,也輪不到他出手。更何況步軍的存在感本就低於馬軍,這樣一來芒碭山三人組更是有些隱形了。但宋江發現自己的「寵物」李逵每每沖陣都很積極,並且他不喜歡穿戰甲,所以每次受傷最多的都是他,於是宋江看中了項充和李袞的衝擊力以及防禦屬性,這樣一來能大大減少李逵受傷的幾率。所以,二人就漸漸的被抽離在樊瑞之外,開始和李逵、鮑旭一起當絞肉機了。

也就是說,絞肉機組合的核心是李逵,無論是項充、李袞,還是鮑旭說白了都是為李逵服務,你們都可以死,只有李逵不可以死。

當然,項充和李袞配合的也蠻好,這絞肉機組合在後期一度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存在,而項充在打東昌府時曾被丁得孫所傷,而李袞在全書中可是從未受過傷。二人最高光的表現,就是在江南碾壓了張近仁和高可立了,而在打杭州時,鮑旭被石寶所殺,絞肉機組合也變得殘缺,二人此時的定位也有了變化,從全力保護李逵報成了有自己想法的武將。無奈的是,正是如此,卻間接把二人送上了絕路。

睦州之戰,鄭彪連殺王英、扈三娘,令人大驚。李袞去追殺鄭彪,卻因天色昏暗又不識路不小心跌翻在溪裏,南軍上前用亂箭將其射死。

項充也同樣在此地被南軍的繩索絆翻,被剁成了肉泥。

所以說二人其實是純粹的團隊型或輔助型選手,論單兵作戰,其實並不能突顯他們的優勢。我們可以這麼假象一下,如果宋江能把樊瑞的法力優勢運用到最大化並且不拆散芒碭山的組合,那麼二人的結局或許就不會是這樣了。


文/邏輯文史游

所以被當成裝備的二人,還談什麼孰強孰弱。


李袞號飛天大聖,在水滸排行第六十五位。在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滸中,提到李袞名字的有104處。最出彩的是五十九、六十回。第一次出場在第五十九回,說的是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等三人為首的芒碭山山寨要攻打水泊梁山,於是梁山派兵去打。首批隊伍由史進、朱武、陳達、楊春帶隊(少華山一派),但是沒有打過項充、李袞;接著宋江親率隊,帶著吳學究、公孫勝、柴進、朱仝、呼延灼、花榮、徐寧、穆弘、孫立、黃信、呂方、郭盛等將來戰。六十回公孫勝擺陣三下五去二收服了樊瑞、項充、李袞上梁山。由此看來,李袞等的武藝,殺傷力在史進之上。

史進排行第二十三位,打芒碭山時是剛剛被從監裏救出,戰力打折;而一般各個山頭歸順梁山後,戰力都大打折扣。因此看李袞武藝應該與史進基本類似。

分析一下樑山108將排位,除了宋江等大首領外,騎兵(馬軍)第一檔為五虎將五員(關勝林沖等);第二等為八驃騎兼先鋒使八員(史進第七):第三等為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一十六員。步兵中,第一檔頭領一十員,以魯智深為首 ;第二等將校一十七員,李袞第四。水軍頭領八員。其他的好漢包括情報外聯(打聽聲息,迎客)、機要文書(機密)、保衛、後勤等。因此,李袞作為步軍第二等,與史進等騎兵第二等戰力近似的邏輯是成立的。

  

水滸對李袞的詩讚是:

  纓蓋盔兜頂,袍遮鐵掩襟。

  胸藏拖地膽,毛蓋殺人心。

  飛刃齊攢玉,蠻牌滿畫金。

  飛天號大聖,李袞眾人欽。

  在德能勤績等方面,武藝突出就是飛刃;由此看,李袞屬於專才突出,綜合實力一般的將領。

  在此後的出場中,李袞多以配角,羣體中一員的身份出現;主要任務多是配合、側面掩護李逵。最終在徵方臘時,落溪裏被亂箭射死。

  飛天大聖,這個名號聽起來很酷,不過,結合西遊記、封神榜等古典小說,大聖一般是有一定法力的妖怪,西遊記裏有七大聖,包括:牛魔王(平天大聖)、蛟魔王(覆海大聖)、鵬魔王(混天大聖)、獅駝王(移山大聖)、獼猴王(通風大聖)、禺狨王(驅神大聖)、美猴王(齊天大聖);二郎神楊戩帶著梅山六友也稱聖。可見的,大聖這個稱號下,參差不齊,孫悟空,牛魔王,楊戩當然厲害,但也有不少湊數;甚至有一定戲謔成分。


謝悟空邀請。來回答《水滸傳》中李袞的厲害程度。

這裡,先簡單談一下李袞其人。

李袞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的第一百單八匠的第六十伍位好漢。

李袞,原是徐州芒場山上的山代王手下的下首大將。這個芒場山上的土大王被人們稱為世魔王,可見工夫了得。李袞是她的一個愛將。人稱飛天大聖。

這幾個山上惡霸,因為自以為本領超凡,想喫掉宋江之梁山地牌,於是就有了樊宋之鬥。

在鬥爭中,樊敗,逃去,他手下,項充,李袞兩員付手被宋江的隊伍活捉了。後被宋f"放回山寨勸樊瑞投奔梁山。後成梁山好漢。

李袞,無疑是武藝太差,這從他被宋方起獲捉足以證明這一點。

但又可以稱位本領高手。因為她有飛標,有流星錘。因為他有飛天大聖之美稱。

因為他被樊瑞重用。很威風,幹了些打殺搶奪之事。老百姓都很怕他。因此說他有很厲害。

因為我才學淺,如有不對之處, 還好可以討論,王哥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