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條關於舌尖3的新聞,裡面提到一些煎餅果子店。好像天津人民很介意煎餅果子裏放火腿。我們這邊都有放火腿的,還有土豆絲兒( ??? ? ??? ) (肯定是假的)


沒有為什麼,就是不能加。煎餅果子有且只有兩種形式: 加果子(油條),加果蓖(薄脆)。其餘的不叫煎餅果子,那叫手抓餅。

這是天津人的氣節。


請記住以下知識,幫你分辨哪個攤纔是傳統的煎餅餜子:1.賣煎餅餜子以外的其他食物,邪教!2.麵皮不是綠豆麪的,邪教!3.攤面不會轉手腕的,邪教!4.雞蛋不讓自帶的,邪教!5.放香菜的,邪教!6.管果篦兒叫薄脆的,邪教!7.管餜子叫油條的,邪教!8.果篦兒炸完是偏白色的,邪教!

9.放餜子時從中間切開的,邪教!

10.夾火腿的,邪教!11.放生菜的,邪教!12.放土豆絲的,邪教!13.夾雞柳的,邪教!14.放人工蟹肉棒的,邪教!15.放孜然的,邪教!16.面醬特鹹的,邪教!17.放番茄醬的,邪教!18.放蝦皮的,邪教!

19.不給分切的,邪教!

20.放遼參的肯定是邪教!因為天津娃能為了二兩醋去借錢買海鮮,也不會為了喫煎餅餜子尋麼哪弄根遼參切!

大概就像如果在餃子裏放芝士,放沙拉醬或者鯡魚罐頭那樣,也會有很多人很難接受吧!很久之前就喫煎餅果子了,一直喫的不只是這樣東西,更是食物之間相配合所產生的貼合於身心的那種味道吧!那種埋藏於記憶深處的最是觸動心底的味道。其實與其說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特色,倒不如說煎餅果子是天津的特色。太多天津人把它看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存在了。早上的幾塊錢,一個雞蛋,一頓飽餐,或是初次,或是十年如一日的重複,繁亂的菜市場,又或是街頭巷尾,排隊的等候,入口的安心。對一些習慣喫天津煎餅果子的人來說,喫煎餅果子已經是被鑲刻於靈魂中的一種習慣了吧!哪怕是搬家還是去了很遠的地方,總是會在不經意間覺得少了那一種感覺,那種一般不會察覺,可是得不到又會覺得極為不甘心,認為有什麼缺失了的感覺。也是那種感覺,它又是那樣的獨一無二,像是一種人羣中被其他人所缺失的,只配讓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像是一種足夠讓人拿出來當為談資的情感。因為別人很難去了解這種感覺,很難去體會這種感覺,所以,我們甚至覺得我們可以去炫耀,因為就算我們費盡脣舌說出,別人也不懂,那種味道里所包含的記憶,其他人也很難體會。但是,這樣的炫耀又不會被人所孤立,因為又有太多天津人懂得這種感覺,擁有這樣的記憶,歸屬於這樣的一個事物。所以煎餅果子也變得不再是一種簡單的事物,而是屬於一個時代的記憶,專屬於一個地區的記憶。這也是我在開頭會提起餃子的緣由,因為就像是我們身處國外,喫到國外包出來的屬於當地人的味道的餃子時,也會有一些奇怪的感覺那樣。我們尊重著的對於食物的傳統做法,是因為它不僅僅代表著一種食物,還有那種對於家鄉的獨特味道的懷念和依賴。


加了火腿雞胸生菜土豆絲海帶絲甚至是辣條的不能叫「天津」煎餅果子,應該叫「雜牌軍但是能湊合喫」的快餐,就好像沒人會把夾了醬牛肉的白麪饃饃叫陝西肉夾饃一樣。

這是個人作為一個煎餅果子原教旨主義者的看法,尤其是我曾經在連雲港喫到一次夾了土豆絲的「天津煎餅果子」以後更加深了這個想法……

煎餅,煎餅果子,天津煎餅果子,這是三種食物,前兩者喫過但不是很瞭解,天津煎餅果子這種食物只有夾果子和果篦兩種,夾其他的食物的都不是天津煎餅果子,土生土長的天津人從小就喫習慣了這種味道,這種地道的本地味兒必須是有嚴格的操作方法的,包括食材的選用,這就是為什麼在外地喫天津煎餅果子味道和本地喫完全不一樣…

這種天津味兒早點還包括豆腐腦,豆漿,鍋巴菜等等,可能其他地方也有一樣的或者類似的早餐,但是天津人只認天津味兒的,因為天津人很遵循傳統


不是不能放,而是不正宗。加亂七八糟東西的我覺得只能叫煎餅…,正宗的天津煎餅果子是沒有那些東西的。

?┄?┄?┄?┄?┄?┄?┄?┄?┄?┄?

而且近5年天津的外來人口數量突飛猛進,2012年之前我都沒見過天津有邪教煎餅果子的,結果這幾年莫名其妙的也多了起來。現在天津這些早點攤老闆也有很多都不是天津本地人,做同樣的東西,味道當然競爭不過天津本地老闆攤了十幾年幾十年的熟練工。加上本身對這個食物的口味做法就沒有什麼歸屬感,為了提高競爭力當然要想別的辦法,有了多樣性選擇、迎合各個地方人的口味,吸引了顧客掙更多錢才會做了改良。

?┄?┄?┄?┄?┄?┄?┄?┄?┄?┄?

像什麼黑米麪、玉米麪、加生菜、加香菜、加火腿腸、加辣條,老天津衛的煎餅果子裏是絕對沒有的,比如我們從小喫慣了老味道,你給我買個加東西的我會覺得味兒不對。

比如我第一次在北京買他們叫煎餅,不叫煎餅果子,在北京沒有果子這個概念。因為他們的煎餅裏是沒有加果子(北京管果子叫油條)這個選項的。北京的煎餅攤只能加果篦er(北京管果篦er叫薄脆,而且炸出來是白色的,並不金黃,我剛開始總覺得沒熟是半成品,哈哈)。於是,有一陣子我是自己在早點攤買兩根果子,帶到煎餅攤要求老闆給我夾進去。當然,我只在北京和天津喫過煎餅果子,所以其他地方的我也沒法評論。第一次喫到夾別的東西的煎餅果子也是在北京,所以後來我再也不在外地買煎餅果子喫了,因為我覺得你要喫正宗的味道就得去該去的地方。其實,夾東西對於天津人來說並沒有非說這東西難喫。而是區別在於喫得慣還是喫不慣,而且你從小喫慣的東西加了別的味道,還是感覺很奇怪,不正宗。舉個栗子:就像北京烤鴨你沾番茄醬、蛋黃醬、沙拉醬;羊肉泡饃你泡米飯喫;上海小籠包包個菠蘿餡;廣東腸粉給你換個黑米麪;新疆的大盤雞給你換成大盤羊。味道不一定會變難喫,但我估計沒什麼本地人會有認同感。以上我舉的栗子 土生土長的當地人恐怕也都會覺得:這都是什麼鬼,怕不是邪教吧!?乛?乛?嘿嘿我好囉嗦,說的沒什麼條理,想哪說哪。別嫌棄。(/ω·\*)捂臉?┄?┄?┄?┄?┄?┄?┄?┄?┄?┄?最後,我要說一下,我都很久沒喫煎餅果子了,因為喫不著正宗的了,以前51中門口有個大叔賣的果篦er巨好喫,後來不出攤了。傷心,我現在都不知道去哪喫……???


不傳統也不好喫。正宗的煎餅果子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瀉藥記得剛到大學時由於飲食習慣原因,導致我對學校伙食喫不慣,開始懷念天津的煎餅果子

然後大概過了幾天,我同學告訴我說學校裏有個煎餅果子攤,瞬間激起了我的興趣,我問他好不好喫時,他堅定的眼神就像是這樣

我便相信了他一次,踏上了征途,結果到那裡攤上的價格表大概是這樣的xxx+裡脊xxx+香腸xxx+辣條

好像並沒有隻買煎餅果子的選項

隨意買了一份發現還可以,但是總感覺有點不對,像是農夫山泉的果汁,雖然是果汁,但是幾種果汁混合起來的味道還是怪怪的總結:加裡脊香腸辣條的煎餅果子,就像是外面飯店做的家常菜一樣,雖然感覺還可以,但是感覺還是家裡媽媽做的普通什麼都不加的家常菜好喫,能下好幾碗飯。

對於從小喫慣了的人來說,真的不好喫。


因為天津這邊賣放火腿腸款式的少。

塑料皮的火腿腸好像是90年代開始有的,最早叫兒童腸,我有印象自從這種火腿腸開始有開始家裡長輩就說盡量不要喫,基本都是澱粉和香精用料太差,所以在天津早點裡用火腿腸的極少極少,也就是大餅夾一切裏可能會加一根炸的。

煎餅果子是味道比較保守的早點,主要喫的就是雞蛋和綠豆糊攤出來的原香味,任何口味重的調料加進去只會破壞本身的味道,所以天津的煎餅果子的醬就是面醬 醬豆腐和辣醬這三種基礎的醬料。曾經在浙江喫過白麪甜醬的雞蛋煎餅和放生菜的雜糧煎餅,味道還是有點一言難盡的,但是不得不承認是迎合了當地人的口味,肯定其他地方人來天津喫正宗的煎餅果子也會有不太適應的。天津的嚴格的口味當然也是本地人決定的,大家都愛喫這樣的口味不接受創新也就沒有人會再創新了。

天津的早點裡最有包容性和創意的是大餅夾一切和大餅雞蛋了,這兩種都是比賽似的創新,大餅一切裏各種肉類炸串炸火鍋丸子煎蛋土豆絲拌豆腐絲海帶絲都可以加進去,生菜更是不可少的,醬料也隨意的多,蕃茄醬蒜蓉辣醬面醬甜醬甚至沙拉醬都可以放。大餅雞蛋拼的也是配菜,小鹹菜黃瓜絲土豆絲豆腐絲碎花生火腿丁隨便加,用的火腿也是天津二廠出的火腿,最便宜的那種腸子都挺好喫的。


我只能算半個天津人,生活習慣還是差挺多的。我喫過的煎餅果子,生菜裡脊火腿衛龍都加過。可能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我還喫過綠豆麪兒黑豆麪兒小米麵兒的煎餅的,綠皮的黑皮的黃皮的,我還都挺愛喫的。我比較沒氣節,每次回家就想喫煎餅薄脆兩袋衛龍一根火腿腸
謝邀,放是能放的,但是本地人就不會去喫了,因為彆扭,不是那個味。就好像穿婚紗做旗頭,不是不可以,就是讓人感覺很難受。
瀉藥因為 煎餅果子,就倆東西。 加別的,名字就不是 煎餅果子,而變成了 煎餅生菜香腸果子。嘻嘻
因為不好喫,我在北京喫的煎餅果子和在武漢喫的就是這種區別。

簡單,因為加了火腿不如加衛龍好喫,所以我選加衛龍


小時候經常早起端著飯盒,手裡抓兩雞蛋,睡眼惺忪的排隊等著攤煎餅。正宗的天津煎餅果子不放香腸不放鹹菜不放芝麻,麵糊不要太多,顆粒不要太細,由雞蛋的軟像去中和煎餅的粗口感,醬是甜麵醬,雞蛋得是自家拿的,我喜歡夾油條,撒上點蔥花就得,至於擱香腸擱辣條擱豆皮那都是什麼鬼?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