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三國志》的記載,諸葛亮、龐統、周瑜、郭嘉、司馬懿在今天這個時代,也能發揮不同的作用。我們以一個大型集團公司為單位,一一分析。

先說司馬懿。此人頭腦清醒、大局觀強,對形式判斷精準,善於選人用人,尤其是忍耐性極強。這種人可用,但必須套上緊箍咒,否則還不翻天?司馬懿適合擔任常務副總經理。

郭嘉。天資聰慧、眼光精準、足智多謀,而且忠心耿耿。郭嘉是參謀型人才,不適應當總經理、子公司老總,他適合副總經理兼董事局祕書。

周瑜。風流倜儻、文武雙全,雄才大志、實幹創新,待人大方、胸襟開闊,是網路意淫小說裏完美總裁的。周瑜有理想有追求,適合擔任CEO。

龐統。軍事內政皆通,才智過人,但性格張狂、桀驁不馴,缺乏團隊合作精神,不適合現代職場。他適合智囊工作,比如集團的法律總顧問。

諸葛亮。為人忠誠、大局觀強、做事公道、講究規矩,內政外交能力皆強,但事必躬親、不善於選人用人,適合二把手,如分管生產或者銷售的副總經理。


諸葛亮搞政治一把好手,做個總理或者政治部主任是個很不錯的人選,或者也可以做一個法院的院長,畢竟他把蜀漢治理的井井有條,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龐統和郭嘉奇謀倍出,是個做軍事參謀的好材料,兵者詭道也,善出奇計者,沙場徵戰、運籌帷幄倒是個好去處;

周瑜,那選擇就太多了,年少巔峯。可以去做個音樂家,畢竟「曲有誤,周郎顧」;可以去做演員,靠臉喫飯,人送外號「美周郎」;還可以去做個軍區司令,統御一方;

司馬懿,這麼陰狠毒辣、能忍善謀,去做個政客絕對的高手!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是不同的,前者是文藝性質的歷史傳記,帶有明顯的個人立場,這個我看過。後者我沒看過,應該是紀實性較強的,相對更客觀的傳記。所以以下評論以從三國演義這一渠道得來的信息做前提基礎。

諸葛亮是曝光率最高的一個,所以我們對他了解最清楚。我做一個分析:

1 不是個甘於寂寞的人。

依據:教農夫唱歌,廣交當地名士,為啥?擴大 宣傳範圍,相當於用個高音喇叭天天喊:高人在此。想不被人找到都難。所以他的隱,不是真隱,而是等待機遇。劉備來三次後就拿圖紙來規劃「三分天下」,更有力說明早就有一展才能的志向或者說野心了。

2 絕對的全才。內政,軍事,外交這三個方面都非常出色,但在用人方面略顯短板。

依據:大小事務都親力親為,有人可能認為他對權力慾望太重才如此,我不這麼看。沒有人會對權力的本身感興趣,感興趣的其實是權力帶來利益或虛榮,沒有獨霸一方前,這些絕不會被他看在眼裡,集權的目的是為了最有效的發揮出應有的力量,不在相互扯皮中內耗或抵消這股力量,所以他才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都要把關,最後猝死。對比劉邦差距就明顯了,劉邦是隻管管理層,不自己做事。被馬謖坑也是最大的污點。平時不善於挖掘人才,善用人才,真正有需要時又用人不當。

3他的性格是謹慎型。所以派了馬謖還派了王平,但還是漏算了。

諸葛亮太孤傲了,在現代如果在官場很難混得出頭。只有可以一言堂的職位適合他,所以基本沒機會爬得上去,會被眾人排擠。如果能成功說服老闆,直接當公司一把手還是可以的。

龐統 驚人的計算能力。而且有奉獻精神,適合從事科研工作。

周瑜幹什麼都不會差。

郭嘉 對人性有較深的瞭解,從死後獻計給曹操中可看出。這個瞭解不多,不好判斷。做個心理醫生是肯定沒問題的。

司馬懿 也是幹什麼都不會差,又有家族後盾,所以必成大器。

不同背景人的命運肯定差別巨大。


諸葛亮當總理,龐統、郭嘉做參謀長、周瑜做戰區司令員,司馬懿做統戰部長。


諸葛還在臥龍崗種田。頂多懷纔不遇抱膝長嘯。龐統嗎還在各個城市遊趟。周瑜有連襟關係可以當個中將。司馬懿頂多混個部長


孔明給公司跑外銷,龐統生產科長,郭嘉辦公室主任,周瑜保衛科長,司馬懿總經理。


適會做生意,只賺不虧


司馬懿幹元首,不然誰在他上面都不安心,不是想弄死他就是想弄死他,而且這傢伙活的時間夠長,可以保證戰略方針不會變。

諸葛亮幹總理,搞經濟的一把好手,還會轉移國內矛盾,拉動內需。

龐統,周瑜,統領軍隊。

郭嘉,搞特工,不用自己人都能搞死孫策。


諸葛亮,中央軍委總參謀部部長,龎統:副部長郭嘉總參謀長,周喻:軍區司令員:司馬懿,作戰部,部長:


諸葛亮適合做職業經理人。

龐統適合做財務負責人。

周瑜適合做業務部負責人。

郭嘉適合做公關部負責人。

司馬懿適合做交通部負責人,主要是他養過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