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是東漢末年曹操賬下的重要謀士,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蜀漢的丞相,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說明這兩個都是當時足智多謀之人,他們都頗有才智。諸葛亮承三顧茅廬之恩、託孤重任,對蜀漢忠心耿耿,是一個著名的忠臣,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心,也深受後世的推崇,諸葛亮在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和維持蜀漢政權時,都有很大的的貢獻。

郭嘉也是之足智多謀之人,那歷史上的郭嘉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郭嘉,字奉孝,他是東漢末年曹操手下的重要謀士,郭嘉才智過人,被稱為是「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本人亦稱郭嘉是自己的「奇佐」。郭嘉在曹操帳下效力,在曹操統一北方時有很大功勞。然而郭嘉卻英年早逝,他在三十八歲時就去世了,郭嘉去世後,謚號為貞侯。

郭嘉雖然是曹操帳下著名的謀士,不過他一開始卻不是就追隨曹操的。開始的時候他曾去過見過袁紹,不過他覺得袁紹多謀少斷不會用人難成大事,故而郭嘉就離開了袁紹那裡。

曹操本來有一個重要的謀士是戲志才,但後來戲志才離開了人世。曹操於是就讓另外一個謀士荀彧給他推薦一個人才以代替戲志才。荀彧因此就把郭嘉推薦給了曹操。

當曹操和郭嘉見面經過聊天論當時天下之事相。郭嘉認為曹操是一位能成大事的主公。曹操則認為郭嘉是能幫助他成就大事之人。

故而郭嘉對曹操忠心,而曹操對郭嘉器重。之後的郭嘉就在曹操身邊屢出奇策。

後來袁紹和曹操相爭,在開始的時候。因為曹操的勢力沒有袁紹大,故而曹操有所擔心。而郭嘉根據當前形勢,指出來曹操十勝、袁紹十敗之說。因為郭嘉的指出,不僅振奮了曹軍的士氣,而且還為曹操做出了作戰策論。同時因為此事,郭嘉也成為了曹操賬下的重要謀士。

後來袁紹和曹操就發生了官渡之戰,結果是袁紹大敗,袁紹兵敗後就去世了,而後曹操就攻打袁紹的兩個兒子,並且還取得了勝利。曹軍中都想趁勢攻滅袁紹之子。

但這時郭嘉卻反對,他覺得二袁素來不和,將來必會反目成仇,所以郭嘉主張此事靜觀其變。若逼的太緊,可能會讓他們聯合對抗,那樣就對形式不利。後來的事果然不出郭嘉所料,然後曹操對二袁各個攻破。

郭嘉和曹操不僅是上下級的關係。同時他們還如同是朋友。他們也都是互相瞭解對方。郭嘉行事不拘小節、不拘常理。所以就有人向曹操告了郭嘉,但曹操卻認為郭嘉是非常之人。就不應該一常理待之。可見曹操對郭嘉的器重和了解。

郭嘉計謀過人、算無遺策,曹操也對郭嘉寄以很大的希望,本來還打算將來夫人郭嘉託付重任。但是郭嘉卻英年早逝,在他三十八歲酒離開了人世。不過雖然如此,他始終是曹操賬下的重要謀士之一。


三國演義看了十幾遍了吧,心中每每傷感的就是想問蒼天:是不是天也妒人?曹沖,堪稱史上第一神童,幼小卻心慈如菩薩,為何卻活了十來歲夭折?郭嘉郭奉孝,心地單純,飄然若仙。除了為曹公精研戰略戰術外,人間功名利祿皆不入眼。謀事算無遺策,為人處事雖放蕩不羈,逆天的惡行應該沒做過一件,為何正應該輝煌時上天卻拉走了他?奉孝是個天才的話,孔明先生該是個歷史上少有的全才!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日夜操勞把自己活活累死,讓後人心酸地佩服!...。幾十年來,常常穿越時空活躍在三國時代,自己到底是誰?曹操?周瑜?孔明?陸遜?姜維?陳羣?...一個個喜歡佩服的人物飄過,最後,生活就是最簡簡單單的我,感覺奉孝就是自己。


郭嘉!郭奉孝,其實他的智謀無法和司馬懿以及孔明相對,可能是後世某個歷史學家喜歡他,把他擺的位置比較高


一般般,都是易中天吹的。一個祭酒的。


可以這麼理解嗎?臥龍欲出,嚇死郭嘉!


人稱鬼才,軍事謀略一等一,見識過人。可以身體不行,貪杯,好美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