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寶媽後臺諮詢到:

“寶寶出生40天了,臍帶還沒掉,正常嗎?”

在回覆她之後,我突然想起之前遇到的一件事:

有次去表妹小敏家,我剛出電梯門,就看着她很着急又緊張地抱着還沒滿月的寶寶走進了對面的電梯,來不及打招呼,電梯門就關了。

“小敏剛剛給寶寶換衣服,不小心碰到孩子的臍帶,不知道是不是力氣太大,臍帶掉了。小敏說怕會感染,所以堅持要去醫院看看。”阿姨在門口看見我後,和我一番解釋。

臍帶是連接胎兒與母親的重要紐帶,寶寶從母體娩出後,臍帶被助產士剪斷、結紮,並留下殘端直至脫落。

臍部是小寶寶非常薄弱的部位,也是他們身上的一個傷口。臍帶端脫落前後,如果護理不好的話,細菌會從這個洞口進入到寶寶身體裏面,輕則引起臍炎,重則會造成敗血症而危及生命。

因此,對新生兒父母而言,學會寶寶臍帶的日常觀察和清潔護理顯得尤爲重要。

今天我們就爲大家整理一些常見的臍帶護理問題。

1、使用臍帶剪斷器的新生兒,一般助產士會在出生24小時以後,摘除臍帶夾。

2、頭幾天,寶寶的臍帶可能會有點腫脹,慢慢地臍帶端會逐漸乾枯,萎縮,在寶寶出生後7-10天便能自行脫落。

也有個別寶寶的臍帶殘端比較厚,這就需要14天左右才能自行脫落,如果沒有發生感染就屬於正常現象。

3、寶寶臍帶超過30天還沒有脫落的建議需要就醫。

1、注意消毒

• 家長洗淨雙手,準備好75%酒精、無菌棉籤(注意:不要用紫藥水或者紅藥水);

• 棉籤在酒精中浸溼後擠幹,儘量將棉籤探入臍窩內部,從臍窩中心由內向外螺旋式消毒,(不要來回反覆消毒。一個棉籤消毒一圈就要丟棄,以免把周圍皮膚上的細菌帶入臍窩。)

• 以同樣方法繼續清潔,直至臍帶的底部積聚的黏糊糊的物質被完全清潔爲止。

• 擦拭後,再用乾淨的棉籤將臍窩裏殘留的液體蘸幹,保證臍窩乾燥。

• 每天最好進行兩次臍帶護理,早晚各1次;臍帶不要人爲扯掉,要讓它自然脫落。

2、保持乾燥

• 建議在寶寶臍帶沒有脫落前儘量給寶寶擦澡,暫時不要盆浴。或者在盆浴時爲寶寶貼上肚臍貼保持乾燥。

• 肚臍不需要遮蓋,儘量讓寶寶的肚臍暴露在空氣中,這樣會更乾燥一些,也不要用任何敷料包紮肚臍。

• 如不慎將臍部弄溼,應以幹棉籤擦拭乾淨,再消毒待乾燥。

3、避免摩擦

不要把尿片包裹得太緊,避免寶寶在活動時,臍帶被尿片磨擦,導致損傷出血。

4、臍帶殘端脫落後,創面會有些發紅,略微溼潤,臍窩內常常會有少量的滲出液,此時應該繼續用75%的酒精棉籤消毒。

當臍部的幹痂掉落後,繼續保持乾燥清潔,堅持再消毒3—5天就可以了。

1、寶寶的臍帶根部發紅,滲出液像膿液或有惡臭味;肚臍和周圍皮膚變得很紅,而且用手摸起來感覺皮膚髮熱,甚至皮膚腫起;臍帶端出血等等這些情況提示可能出現了感染。

2、在臍帶脫落後,臍帶根部依然溼乎乎的,甚至有點腫,這種現象叫做臍肉芽腫,需要就醫處理。

3、如果寶寶在哭鬧時,臍部向前膨出,這有可能是臍疝,首先要到醫院就診做判斷。大多數情況隨着腹壁肌肉發育的慢慢健全大多能在1歲內自己長好,少數不超過2歲即痊癒。

總之呢,新生兒臍帶護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爸媽一定不能大意,希望每個小寶寶都能得到科學的護理,平安度過新生兒期。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需要了解的嗎?歡迎留言評論哦。

如果寶媽寶爸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話題,可以告訴我們。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點贊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