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林志成╱臺北報導】

近來許多情殺、親密關係暴力事件,社會常歸因教育沒將這些人教好。學者調查,大學師資生僅1.86%上過師培中心開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他們未來進入中小學當老師,普遍沒能力教導學生面對感情世界,有時還是性別偏見、性別歧視的推手。

彰師大輔諮系教授郭麗安的團隊最近調查,104學年及105學年全國53所師資培育大學的師資培育中心,共開設29門性別平等教育專業課程,修課人數779人,當時師資生共4萬1731人,修過性平課程比例僅1.86%。

郭麗安說,不管是現在國中小9年一貫課程或是未來12年國教課綱,都非常重視性平教育,老師要在國文、數學、英文等所有課程的教學中,融入性平觀念;但當老師都不知道性平是怎麼一回事時,他們如何教導學生?

依《性別平等教育法》,師資培育大學要開設性平教育專業課程、師資生也應修過這樣的課,以避免他們未來進入中小學任教時流於性別盲而不自知,甚至形成性別偏見、性別歧視。郭麗安說:「大學師資生應該百分之百都要上過性平課程,但實際上卻僅有1.86%修過,非常荒謬。」

甫從清大教育心理系畢業、正在臺北市某小學實習的林同學說,她大學期間沒修過性平課程,但最近因實習而上臺北市教育局辦相關研習。她表示,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應開性平專業課程,師資生有修過,以後到中小學當老師才能教學生正確的性別觀念。

教育部師資藝教司科長劉鳳雲回應,大學不是隻有師資培育中心會開設性平課程,通識中心、各系所也會開,因此,實際上有42%師資生上過性平課程。不過她也同意,師資培育中心開的性平課程,更貼近師資生未來成為中小學老師的教學需要。

劉鳳雲說,去年6月修正通過《師資培育法》規定,大學針對師資生提出的教育專業課程,必須將社會變遷的重大議題融入,譬如師培中心開設的「班級經營」或「學生輔導」等課程,就可能融入性平內容。此外,教育部將透過研習、工作坊及研討會,提升師資生教導性平觀念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