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林志成╱台北报导】

近来许多情杀、亲密关系暴力事件,社会常归因教育没将这些人教好。学者调查,大学师资生仅1.86%上过师培中心开的性别平等教育课程,他们未来进入中小学当老师,普遍没能力教导学生面对感情世界,有时还是性别偏见、性别歧视的推手。

彰师大辅咨系教授郭丽安的团队最近调查,104学年及105学年全国53所师资培育大学的师资培育中心,共开设29门性别平等教育专业课程,修课人数779人,当时师资生共4万1731人,修过性平课程比例仅1.86%。

郭丽安说,不管是现在国中小9年一贯课程或是未来12年国教课纲,都非常重视性平教育,老师要在国文、数学、英文等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性平观念;但当老师都不知道性平是怎么一回事时,他们如何教导学生?

依《性别平等教育法》,师资培育大学要开设性平教育专业课程、师资生也应修过这样的课,以避免他们未来进入中小学任教时流于性别盲而不自知,甚至形成性别偏见、性别歧视。郭丽安说:「大学师资生应该百分之百都要上过性平课程,但实际上却仅有1.86%修过,非常荒谬。」

甫从清大教育心理系毕业、正在台北市某小学实习的林同学说,她大学期间没修过性平课程,但最近因实习而上台北市教育局办相关研习。她表示,大学师资培育中心应开性平专业课程,师资生有修过,以后到中小学当老师才能教学生正确的性别观念。

教育部师资艺教司科长刘凤云回应,大学不是只有师资培育中心会开设性平课程,通识中心、各系所也会开,因此,实际上有42%师资生上过性平课程。不过她也同意,师资培育中心开的性平课程,更贴近师资生未来成为中小学老师的教学需要。

刘凤云说,去年6月修正通过《师资培育法》规定,大学针对师资生提出的教育专业课程,必须将社会变迁的重大议题融入,譬如师培中心开设的「班级经营」或「学生辅导」等课程,就可能融入性平内容。此外,教育部将透过研习、工作坊及研讨会,提升师资生教导性平观念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