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文╱黃俊榮】

2017年臺灣機械產業年產值首度突破兆元,成為臺灣第三個兆元產業,政府為了擴大機械業在國際間的競爭優勢,這幾年也大力推動產業升級,期望產業朝著更高階的智慧機械發展。多年前鈞曜科技便已洞燭機先,瞭解智慧機械必然是臺灣未來發展重點,遂以豐富的自動化設備實務經驗,成功開發適合各種產業使用的智慧倉儲系統,透過模組化、智慧化以及多元化的設計,不僅有效節省空間、提升效率,更可協助生產線升級為智慧工廠,一同迎接工業4.0時代來臨。

鈞曜科技是由一羣對自動化產業懷抱理想、熱情的夥伴,所組成的頂尖技術團隊,一路走來不斷地自我要求、自我學習,堅持提供一流的自動化解決方案,獲得業界高度肯定。鈞曜科技總經理李易?說,我們在半導體與面板產業自動化領域,已努力了十多年,不僅累積了相當豐富的自動化設計規劃施工經驗,而且更懂得系統面的概念和技術。臺灣雖然有很強的中小企業,但是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傳統產業勢必要不斷轉型與升級,不論是智慧工廠或是工業4.0,都是未來必須投入的。

臺灣的半導體與面板產業,自動化的程度相當高,自動倉儲在高科技產業早就已是標準配備,但是如此龐大的投資金額,讓很多中小企業怯步。李易?說,我們將高科技業的技術在傳統產業延伸,以往龐大的投資金額,透過模組化設計,大幅降低了成本。這套十分具有彈性的智慧倉儲系統,能適用在各種產業,可針對使用者不同需求,進行微幅調整,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有能力負擔。

鈞曜智慧倉儲,能夠更全面性的收集大數據,提供給企業做分析,未來更可以順利導入工業4.0,提升生產效能。李易?說,鈞曜智慧倉儲是以託盤為存取單元,透過中心軸的升降和水平動作,將存放貨物的託盤取出或送進合適的儲位。有效節省倉庫使用空間及發揮最大效益,讓倉庫管理更有效率。最重要的是,不論軟體或硬體,都是鈞曜團隊根據臺灣產業特性進行設計,能夠快速滿足從傳統產業到電子高科技業對倉儲設備的需求,同時也符合建構智慧工廠以及產業升級的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