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懷義,原名馮小寶,武則天當政時,一個囂張跋扈,風騷無比的和尚。

馮小寶

宮廷劇《武則天》中多次出現的洛陽城西白馬寺,成為武則天人生轉折點的重要地點,他建議並督促修建。

洛陽白馬寺

馮小寶出身卑微,本來是洛陽一個走街串巷,靠賣葯為生的江湖人士,經常風雨飄搖,練就一副好身板,為了生活,馮小寶苦修撩妹技能,長得本身就不差,給自己的榮華富貴,奠定了一條堅實的路。

他撩的第1個小妹妹是太平公主的侍女,久在宮中的侍女,見了舌燦蓮花、巧如舌簧,且長相俊美的馮小寶,不能自持,被小寶三兩個回合,收入麾下,兩人便一起共赴雲雨。

小寶和侍女

這個侍女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作為太平公主的小姐妹。

太平公主劇照

好東西必然會顯擺,沒曾想,這一顯擺,馮小寶成為了太平公主的尤物,從此盪開了馮小寶陞官加爵的自由之路。

運氣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馮小寶的運氣就從他進入太平公主的宮闈一開始發跡。當時太平公主,宗室謀反事情敗露,為了熄滅自己母親武則天的怒火,要不忍痛割愛,將馮小寶獻給自己的母親。

武則天大帝

自從成為了武則天的面首,馮小寶可謂如日中天,飛黃騰達,不僅不斷的陞官加爵,而且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德不配位,物極必反,本是一個窮屌絲,現在混到了位至人臣的高位,本是人生功德圓滿,但是這位小夥子不知天高地厚,也開始學起富貴人家的爭風喫醋的毛病。開始不滿意武則天寵幸新面首,賭氣撂挑子,不幹活,躲在白馬寺裏瞎折騰。

世界是你的,也是大家的,但規則是世界的!小寶為了獲得武則天一笑,完了一把「活佛湧現」自以為可以收到鮮花與掌聲,沒曾想效果平平。因此一氣之下,燒了明堂,導致洛陽火光中天,滿城皆知。半個月後,小寶就被殺了!

一時成為熱議話題,史書記載小寶死的三種可能:

1、武攸寧暗殺

資治通鑒載:武則天的侄子武攸寧,在瑤光殿,殺了小寶

2、太平暗殺

舊唐書記載:太平公主的乳母張夫人,帶人殺了小寶。

3、武則天明殺

李商隱的宜都內人傳載:武則天差人,殺了小寶。

網路配圖看文字

死因分析:

一是為了給燒明堂一個合理的解釋,表明朝廷的態度。

二是小寶是已經失去了控制,他手中掌握的武則天祕密太多,怕後世人恥笑,世間能守得住祕密,最好的人是死人,武則天殺他。

三是小寶知道太平公主太多的祕密。太平公主殺他,是因為她知道太平公主太多的祕密,需要小寶死去。

綜上所述,薛懷義燒明堂,只是明面上的一個理由,其核心的原因是他已經失去控制,已經不具備保守祕密的能力,已經威脅到了太平公主和武則天,馮小寶必死,是明瞭的結局,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薛大師傅有主持職位,有貴族身份,出門有武三思,武承嗣等外戚牽馬,入廟則有歌姬舞女擁摟在懷,還有一幫大德高僧為他歌功頌德,有錢有地位有女人,何苦進宮一趟趟伺候年逾七旬的武皇。對,他是膨脹了,嘚瑟了,忘本了。但是,在當別的男寵得幸於武皇時,他又感覺自己的權利受到侵犯和挑釁,不是滋味,於是多怨言牢騷,私下對武皇的私生活也泄露不少,換別人早死一百回了。但是比較起武皇的男寵,薛男寵畢竟沒有過多介入政治裡面,頂多上街擺個排場,就是暴發戶心態,所以下場比二張的身死族滅好太多。


薛懷義受到太平公主賞識,被推薦給武則天。武則天挺喜歡這個小夥子,招為自己的內寵。為了讓他的身份在宮裡行走合法,才改了現在的姓名和官職,成為白馬寺的僧人。

薛懷義沒有因此而感恩,開始謀取屬於自己的權勢。後來,武則天有了其他的內寵,開始冷落薛懷義。

薛懷義還是怨恨起來,做出很多攻擊朝廷的事情,甚至把花費巨資建造的明堂給燒毀了。

這確實做的很過分,既然都這樣了,武則天也不需要他了,正好處置了。

所以,這完全是薛懷義自己做的事情造成,沒有辦法責怪其他人。


因為薛懷玉做得太過火了!


心存反意,對武則天來說政治利益高於一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