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應該是古代風物誌,成書絕對很早,甚至成書前經歷了秘傳時期,以前被認為是古代神經病寫的志怪,實際上是這麼認為的人有神經病,因為神經病寫不出山海經,既無動機也無素材,怎麼寫?山海經成書絕對有一個理性的解釋。依我看,先秦研究最能出成就的可能就是山海經了,可惜"正經學者"不研究,要突破,得有一個古文化界的愛因斯坦,不吃科班飯,全憑興趣。研究山海經,一定要把三星堆文化聯繫進去,要放眼全球。當然,也許不用研究,秦始皇陵萬一有大批藏簡呢,一切真相大白。願等的等,等不及的研究,反正國家管飯,這是御養研究機構的病,人多,框多,偽課題多,正經事都得上頭下命令才搞,比如斷代工程。


《山海經》成書於春秋末年到漢代初年一個長時期,作者不止一人,著作地大概是以楚為中心,西及巴、東及齊。著作按內容分為《山經》和《海經》,該書雖然僅僅31000多字,卻是一部以神話為主,同時包羅萬象的多學科書籍,涉及到宗教、歷史、地理、天文、民族、民俗、哲學、動植物、礦物、醫藥衛生等等,被稱為古代人們生活的日用百科全書。之所以被稱為千古第一奇書是因為書中記載的內容奇特,以現今的地理信息考證,部分為真,部分無考。千奇百怪惟妙惟肖的動物、植物、地理環境,若非真有其事實難憑空臆想,但很多又無從考證,顧為「奇」。


山海經天下地誌,古稱卧牛圖,即世界地理雜誌,上古三墳之一。傳為伯益禹王所作,質明有信。所記邦國四十四,天地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藏銅之山四百六十七,藏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是為國用,能者有餘,拙者不足,得失之數,皆在此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