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為啥寫這個

/過去的若干年中HDR太過火爆(現象級)至於帶來技術狂熱和盲目跟風。很多人忽視了動態,以及攝影的本質。各位玩攝影的歷程大都是從好奇,到拿器材裝逼,到研究技術,到學習美學這條路,只有越早看清技術本質,靈活駕馭技術而不是為技術所困,纔能有更多精力來注重照片的內容和深度。HDR的流行,和聲音中「響度戰爭」幾乎是同樣的性質。

/術非道。若干年以來我們的教程都是用講操作,講例子,講風格套路來的,一個人要想掌握某個技術,需要花很長時間,等想明白原理了,那就更久了。不怕引戰,業餘攝影玩家很多人拍了十年還不入流,仍然在技術層面掙扎,而理想的狀態是,技術應該只是載體,用技術來增進自己的表達,明白最終我們想要的東西是怎樣的,不是把某個技術玩到頭了就一定牛逼了的。

/為什麼是[動態]。本文內容一定程度上可用「反差」和「影調」來解釋,也可以藉助直方圖等工具來描述,但無法解釋全面。根本原因在於反差」或「影調」僅僅是具體名詞而非現象[動態]是圖像的現象,現象及包括特徵,也包括前因後果,和發展規律,是完整的[事物在發生、發展、變化過程中所表現的外在聯繫性和客觀形式]。唯有現象可以完整解釋圖像的種種形態與演化過程。

/動態決定論:動態如何影響影調和色彩;為何說先定動態再修圖;[動態先於調色]——目前這個觀點可以說是我首先提出來的。最近兩年瑣事纏身能安心拍照的機會不多,大部份時間是將別人的成果拿來二次研究(所以本文很多素材是來自公共知識或者圖庫熱度榜),目的就是希望做出一些概括性、通用性強的東西出來。

/自己琢磨了三四年關於拍照和後期的問題(共性問題)終於想通了——如何用通用手段描述前期與後期,而不是拆分成過多的教條。最理想的狀況莫過是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此文基本達到了,能在退坑之前留下點自認為有價值的,也能勉強算是玩過攝影了。

全文論述方式盡量精簡通俗,如有不明可以提問,我來詳細解答。

注意:本文不適合三年以下初學者,並且建議有一定計算機或者數學基礎為佳。


第一章:動態及其他基本定義

1.1 動態

動態不只是動態範圍。動態範圍是指可變化信號(例如聲音或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動態這個詞是我根據現象總結和已有的資料選擇而來,並不十分嚴謹。我們也可以叫它現象A。不過目前沒找到比 [動態] 更合適的詞語,所以就先這樣定義:動態代表了我們拍攝的場景和最終獲取的照片當中,有關亮度變化的種種現象

1. 2 自然界光的亮度範圍:曝光與亮度範圍對照表

曝光與亮度照度對照表,來自網路

晴天太陽的照度很大,如果不藉助專業設備(如巴德膜)我們是沒法看到或者拍到黑子的;雖然外頭太陽很亮,但是一條隧道的深處仍然很黑,只能看到另一端出口的輪廓等;這些現象說明,自然界的亮度變化範圍是極廣的,其總和遠超出了人眼和相機感知的範圍

天空和太陽黑子,圖片來自網路

當我們將目光轉向環境當中的具體物體,便可以注意到其亮度或者照度 在不同區域也有所不同。比如說一座山的崖壁被落日染成金黃,但山谷已經十分昏暗,幾乎看不到河流與房屋的輪廓;再比如逆光下的人變成剪影,頭髮被打出金邊,但衣服的紋理已不能分辨,這些事情說明體本身的亮度會隨形狀、位置、顏色、光線等客觀因素而變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此我們得到兩個重要的基礎依據

1) 環境當中的照度廣泛變化,並且變化是極大的。

2) 我們關注或者拍攝的具體,其本身也存在照度變化。

可以簡單的理解[動態]為:拍攝或關注的某場景,其包含的所有亮度變化和分佈情況。

1.3. 相機的寬容度

相機的寬容度是在場景動態中的截取範圍。假設我們在某次拍攝中的曝光一致,那麼可以不嚴謹的用一張圖來表示環境(照度)、被攝內容(物體亮度分佈)和相機寬容度的關係:

假設拍攝當中物體ABC……GI均被放入取景視野範圍,那麼對於寬容度只有12.5檔的相機a來說,A物體完全過曝,I物體死黑,信息完全無法被獲取到;B物體部分過曝,G物體部分死黑,信息僅部分記錄,剩餘部分無法被完全恢復;而對於寬容度為14檔的相機來講,A有部分過曝,I和G物體部分死黑,但是仍有一部分信息是被保存下來的。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認為(這非常明顯) b相機因為可以記錄更多的信息而更有優勢。

如果這次拍攝當中只有BCDEFHG物體被取景,那麼a相機拍攝B物體時出現了部分高光溢出,同時兩臺相機均不能記錄G物體的完整信息。此時僅從賬面上來看,寬容度更高的b相機仍有優勢,即便兩臺都不能完全記錄G。

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我們只對CDEF物體取景,此時實對於兩個相機來說,其寬容度都是冗餘的。僅從提供的信息看來,a相機和b相機並沒有太大差距。在細分下情況,如果這張照片當中CD為主體,那麼我們得到的是一張高調照片,如果EF為主體,則我們得到一張低調照片。

我在之前的知乎回答和文字中,有提到這種情況並提出了「寬容度無用論」。當然,這麼講牛角尖嫌疑很大,因為你出去拍照,可能遇到的情況太多了,肯定能收進來的信息越多越好;故在此我要糾正下講法——說寬容度無用是不對的,一般情況下寬容度越大越好。問題在於我們犯了一個懶人錯誤:面對未知的場景動態,將拍攝前期工作完全依賴高寬容度帶來的冗餘性——這是技術帶給我們的便利,但是有了高寬容度並不代表我們就不需要 [ 選擇、幹預、改變 ] 環境動態,選擇、幹預和改變場景的動態也是我們需要做的前期工作之一。如果這樣講太過抽象,另外一個常見的詞語反而更容易概括什麼是[選擇、幹預、改變環境動態],這個詞就是:用光。

1. 4. 真彩色照片的產生與亮度交叉效應

前邊給出了基本定義,此處開始說一個麻煩事兒,那就是從曝光結束,感測器上的電子被轉換成一個個數據寫入RAW底檔,到後期完成得到一張真彩色的JPEG圖片的過程究竟是怎樣的。

1).絕對線性轉換:比如說某臺相機的寬容度是XXX,其RAW文件位深度為14Bit*3,最終JPEG照片位深8bit*3且假設照片中像素點的相對亮度關係完全不變,則用之前的圖可以將這個過程表達為(實際上基本無法完全做到線性):

2)廠商會做些調整,比如說對比度弄低點(Natural模式)或者暗部弄亮點(尼康的D-Lighting, 自動亮度優化等,這往往被歸於相機玄學的一部分,在此不做深入討論),可能結果如下:

以上兩種都還是線性變化,即雖然照片的每個像素點亮度改變了,但是像素之間的相對亮度關係不會改變,像素A旁邊的像素B比他亮,調整完之後仍然比他亮,這是線性的。

3)非線性的轉化:比如常見的LR操作區域調整(調整畫筆,漸變等),他的操作是這樣的:

本來D物體最亮的地方是比B暗的,最暗的地方要比F亮,可是當你調整完,D物體的亮度和BF之間的相對關係發生了變化

D變得比B的部分像素要亮了,也比部分F更暗,此時照片就不是線性的了,而產生了一種亮度交叉現象,或者亮度交叉效應。

例如:如下圖片中石頭上的苔蘚,本身亮度是和遠處樹木差不多的,但調整後要亮出很多。

在HDR照片(不管是機內HDR、單張偽HDR還是後期合成HDR等),這種亮度交叉效應十分普遍;且即使是在非HDR照片當中交叉效應也非常普遍,比如拍妹子的你會特別注重給臉部上個光,讓妹子的皮膚比葛優的腦門還亮,這就是典型的非線性,亮度交叉現象

這兒之所以要把8bit*3照片單獨拉出來講,是需要強調一個問題,那就是從高位RAW-->JPG的過程中,亮度交叉效應太過普遍,以至於我可以說大部份的人基本沒見過線性的照片。這個論點很好證明,隨便找點修圖的前後比對即可,我就不囉嗦了。可以直白的講你在網上看到的,或者洗出來的照片當中,大部份的情況是這樣的: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A物體是天上淡淡的雲,硬被調成挺厚重的色調(甚至直接換天,光板變晚霞);D是妹子的臉,被整個搞亮了,閃耀程度完爆葛優腦門;I 可能是路邊一個小花花,本來不起眼的,被硬拉了五檔曝光出來;G是路邊一樹墩子,本來也不醜,還是難逃被修圖師壓的比火鍋底料還低(暗)……

通過以上的解釋,估計大部份同學能對「動態」有了個朦朧但是還比較形象的概念。但是到這兒還只是基本概念理清楚,我們接下來即將要講的話題是:動態(尤其是JPEG這種8bit*3照片中的動態)是如何影響視覺體驗的,以及為何我說[動態先於調色]。


第二章:動態(尤其是8Bit圖片的動態)如何決定色彩表現

去年(2017-18年)我在琢磨這個問題的時候差點也寫了一篇文章,還好沒寫,不然這兒放不下。有的時候自己沒弄清楚的事情會被搞的特別複雜,差不多能寫一本書出來,等真搞明白了發現其實就幾句話的事兒。大道至簡,上倆圖:

JPEG等照片只有8bit,每通道256級,亮度差距實際上也就256級,所以Jpeg格式的色彩動態空間(姑且這沒叫,反正也沒人定義過),相比較自然界中20ev的光比,是非常非常非常有限的。一張照片不管是用多少寬容度的相機所拍攝,或者後期咋處理的,歸根結底所有的像素會變成這個區間——這是第一張:

這個圖是我要說的第一點:

[飽和區域集中在中間的部分動態區間,即亮度值127附近]

大家要注意:過飽和的圖片很難有動態。這是因為,飽和即表示大部份的信息集中在中間亮度區域。同時,淺色必然高光,深色必然欠曝

說到這句還要補充一句,我遇到跟我擡槓的:「那淺顏色的物體也是可能欠曝的呀?」提前解釋清楚,相對於人眼看到實際的「淺色物體在陰影中」,這種情況是有的,然而我們現在討論的是最終反應到jpeg照片中的像素的[絕對亮度和飽和度],放在有限的色彩空間裏,淺的就是高光,深得就是欠曝。各位一定要先建立起這個空間概念來。

幹嘛要先說這個呢?因為我們搞[動態],核心就是搞像素的明度分佈。像素太亮或者太暗,你是修不出飽和的,像素都飽和了,亮度上就很難有變化。重點強調,順序不能反,大家都想色彩濃鬱,但你亮度沒搞定就想搞顏色,那是不明智的。調色調色,這個詞是不嚴謹的,調好了動態才能調色。

第二張(組)圖是關於8*3位數字照片描繪某個物體的基本模式,此處將亮度信息做了三維化表示:

將這張圖的下半部分(麥地)截圖,對該場景的曝光和調整做了重新排列組合,觀察其若干種變化可表示如右側九宮格,立體圖表示如下:

這張圖還是我之前差點寫十萬字長文時候做的,注意在三維表示中我沒有用0-256的縱坐標,而是用-127~+127,所以0即代表中間亮度區。

上圖中九個塊塊,其亮度從峯值到谷值之間的深度(亮度差),就是圖中草地的[動態]。此時我們暫且將其簡單理解成反差也是可以的,不過最好還是用 動態 這個詞,有助於之後區別於反差。純粹將反差的話,很多問題解釋起來比較麻煩,之後盡量講。

於是我們有了以下排列組合:

  • 高均值*低動態 // 高均值*高動態
  • 中均值*低動態 // 中均值*高動態
  • 低均值*低動態 // 低均值*高動態

為了精簡篇幅我直接講結論:(如果大家對說明過程有興趣,我可以之後放

1)均值表示曝光/明度

2)動態決定描繪的強烈程度

3)均值和動態結合,形成了影調

一定注意:影調是高調/低調/中調的,是柔和/強烈。一定要用這兩個詞來描述一張圖,因為現在我們有了一個絕對坐標系來描述照片中某些像素的視覺感受,千萬不要再使用「通透」、「朦朧」、「臟」這類很難定義的詞。

很多攝友學習攝影,尤其是學習後期的時候最常見的問題是,不知道如何讓照片「出彩」,「通透」。以往的教材當中,很多作者概括性的將這些問題用「飽和」,「反差」等等來解釋,但受眾還是會發現除了照搬教材,套預設,對於自己的照片還是無從下手,或者拿捏不準。只有我們掌握了可以準確、客觀地描述圖片特性的詞語之後,我們才能準確的在清晰指導下得出期望的結果。講完這章後,咱們就能隨便把別人的教程拿來解剖著看一看了。

修圖過程可以被簡單拆解成兩部分,一個部分是照片中不同區域[動態] 的[整定],第二部分是不同區域的色彩的[整定]。整定的意思其實就是,根據你的內容和想要的效果,選擇性地調整到一種「恰到好處」的動態。(就好比上邊九宮格的正中間一格)(還有另外一個部分是關於信息空間頻率的,最後一章講)

記住,本文所述的理論中,動態一定先於色彩。

我們從單一物體的圖像來舉例子,比如下邊例子中的這個小花花。

回想一下前一章講的「寬容度冗餘」情況,這張圖裡只有一個物體D或者E或者F,一個可能的原圖為下,我們先對他進行動態的整定:

一個示例原圖

1)從選區直方圖來看原圖,物體的動態比較適中(中調),直方圖兩頭都不超出:典型的一般般般般動態:

直方圖兩頭不超

2)擴大該物體的動態,得到強烈的圖像,反之則會得到柔和的圖像:典型的強烈圖像動態為:

強烈的圖像,且強烈圖像往往飽和感較強。注意1:飽和感強,不一定等於飽和度高

3)改變曝光,得到低調照片:,典型的低調動態:

低調圖片。注意2:直方圖不是立體圖,直方圖是統計結果,表明某個亮度的像素有多少;立體圖是將照片按照亮度為Z軸繪製起伏狀況的圖表。但直方圖的分佈,和立體圖中像素的分佈範圍是對應的。直方圖沒有亮區,那麼立體圖也沒有z軸很高的像素。

4)改變曝光得到高調照片:典型的高調動態:

高調圖片。直方圖和立體圖,在用法上的不同在於,直方圖用來根據畫面成分確定照片整體明暗分佈是否得當,而立體圖可以看出每個像素和周圍像素的準確差異。但是由於立體圖基本只在計算機視覺上用,很少在修圖中用,所以暫時也沒發現太好的立體圖工具。但是原理其實不難,建議大家自行腦補。

整定動態之後,就只剩下中間區域飽和與不飽和的問題。而且一般規律是,大動態的照片往往飽和感比較理想,也就是說動態整定得當的圖片甚至不需要太在意飽和感問題,只有在我們希望得到高低調,低飽和感照片時才會逆向調整。

-----------------------------

以上是單個物體基本動態的例子,我們再來說HDR。極端HDR的特徵是,超級大動態異常飽和,這在好多人看來這忒即把難,以至於好多朋友仍在看著各種教程發愁;然而反過來,給各位一張圖調不飽和,沒反差倒是容易。

所以,如果咱們能搞出來大動態非常飽和(或者飽和感強),其他不飽和沒反差的情況就統統很好對付。比如咱們來隨便操刀一張比較複雜的情況,讓他有個強烈的結果:

仔細對比左右各個區域處理前後的差距。

比如此圖(我2016年寫的),處理過程可以說是大動態非常飽和了。左右對比不難看出各個區域下的動態都被我[整定]到了相當大(相比較原圖)的水平。而處理整幅圖片並沒有比處理某個物體複雜太多,對於一個完整的照片,我們只需要將其看成若干內容的集合即可

既然我們知道了怎樣讓每個物體的質感變化,下一步就僅僅只需考慮整張圖中的東西怎樣結合就行。結合的意思和原則是,每個區域之間別太核突,亮度交叉不要太過分,等等。

調完之後,咱們看看亮度交叉效應是不是如前文說的這麼回事:

當然,此處ABCDEFG不與前圖對應

明白了動態特性,並且意識到動態交叉效應的存在,就很好理解前期和後期當中明暗以及對明暗的處理。這就像一把刀,有了這把刀,下一章我們就可以來解剖不同的「修圖風格」是怎麼回事。

說完了圖像的動態順帶講下場景動態(光線的本身條件)對照片的影響——先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左右都是原片:

某個多雲天,左右兩圖拍攝間隔不過5秒,但云的移動已經給地面光線帶來了一些變化。

這個例子中右圖的[整體動態]要比左圖大,因為兩圖天空亮度是接近的;但是很明顯,陰影中的地面更暗;然而左圖地面[這個區域的動態]要比右圖大,因為右圖地面整體都在陰影中,沒有足夠的高光,左圖地面高光多很多,小區域動態也就更足。

整體來看,左圖的觀感要好於右側,因為陽光的直射給地面帶來了更多動態。但是出片選哪張,選了某張之後後期怎麼做,都是沒有標準的。如果我們希望明快一點的圖像可以選擇左,但如果希望陰鬱,文藝的質感則可以選擇右,這是我們主觀選擇的,沒有好壞之分。故對於一個考究的攝影師來講,任何微小動態的差異(尤其是前期光線的理想程度)都會對最終成片帶來巨大影響,好的攝影師後期不一定很強,但是一定對光線挑剔

進入下一章之前插一句:我最初研究的時候差點把場論的思想引進來描述顏色(空間亮度坐標上的旋度表示色彩),這個講下去就複雜了,數學化的東西是給演算法用的,想了想講攝影的時候還是不要這樣搞為好,只要大家有這個概念,即先有明度再有色彩,我們就能接著往下說。


第三章:解構後期與風格

本節較長,先貼目錄,按照如下順序完整解析修圖風格之本質——照片動態的排列組合模式

1:通過微調動態進行最簡單有效照片潤飾

1.1 ----- < 加1減1模式 >

2:分區曝光,廣義HDR,和被玩爛了的HDR --

2.1----<累加X 交叉Y 加N 減M模式>

2.2-----<累加X迭代{加1減1}模式>

3:古典主義風格與港片風格

3.1-----<主體和背景七三開模式>

4:日系風格和馬卡隆風格分析

4.1-----<up up模式>

4.2-----<mid mid模式>

5:啥是高級灰,啥是阿寶色/影樓色

5.1-----<墊腳石模式>

5.2-----<色彩偏移>

6:大道至簡:我爆吹的國地[紀實類],或 [半紀實半藝術] 類圖片

6.1-----<自然動態之極致>

7:逆向而為:抽象主義

7.1-----<極化回歸模式>

7.2-----<無動態模式>

寫這一章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學修圖別一直想著用什麼工具怎麼調,更別想著某個教程能包你修滿意,好好想想自己會哪些工具,怎麼組合起來用為上。攝影和工具的關係好比是產品和機牀的關係,機牀操作的溜更容易做出好產品,但不保證你做出來的東西有人買賬。


3.1:通過微調動態進行最簡單有效照片潤飾

3.1.1 ----- < 加1減1模式 >

這是針對於一般照片的快速潤飾給出的最簡潔的例子。通過動態調整而非套用預設的方式來搞圖,適用於日常旅遊/應付親朋好友/做ppt等等需要對照片簡單潤飾的場景……

要強調的是這個世界上是沒有萬能預設,預設的作用(比如LUT、LR預設以及各種濾鏡預設)在於對前期條件(光線,景物構成,動態大小、照片構圖安排等)大體一致的條件下簡化後期步驟,如果各位只是想快速弄個膠片味兒啥的可以用用,但在出組圖,或者搞作品時候,尤其對於前期條件不同(特別是動態不同)的照片去套預設簡直就是瞎幾把用

想讓一個照片的動態看起來不那麼爛慫,無非兩條路,要麼前期時候各種條件就比較理想;要麼後期就稍微修的理想點(當然,前提你得拍清楚,還得構圖啥的別太爛)

我把動態調整潤飾稱為[加一減一模式]的原因就是:

  • 一加:對主體區域增加動態
  • 一減:對輔助區域減少動態

例如一個爛慫廢片GIF動圖說明簡單潤色:這樣簡單調整之後主體的層次感增強了,視覺上就會更集中。同時一旦動態調整完成之後,色彩的強度就只是我們的取捨問題。口味清淡就不調飽和,喜歡鮮艷就在中間區域加飽和即可。

調整前後的直方圖對比,某個部分直方圖寬度即為該區域的動態。:

可以看出主體部分色階分佈區域更寬了。讓色階分佈變化的辦法有很多,比如曲線法,RAW筆刷法,柔光層法,對比度(或者色調對比度法)甚至低頻銳化法(銳化是頻率操作,具體放在最後一章講)均可。

這篇文章是講原理,所以不展開講這些工具怎樣用,相信有一定基礎的各位都非常精通。還有一種特別的方式就是暗角法,可以看作是對周圈減動態,而對中央區域增加相對動態。原理就是大動態比較抓眼,實際上是一回事。

至於先調飽和後改動態會出現怎樣的問題,在此一帶而過的說明:

強行拉包和導致的暈環,實際上就是一種動態失真

動態先於色彩,則動態確定後,只需要調中間亮度範圍下的色彩便可準確改變飽和感,不會讓照片違和;先調色則會首先影響照片整體的中調部分,暗區和亮區不會有什麼變動,反而容易會讓有色彩傾向的明暗像素變成明顯的明暗色,導致中調部分細節損失,使動態失真影響觀感。

3。2:分區曝光,廣義HDR,和被玩爛了的HDR --

我將HDR(尤其是流行HDR)概括為「累加X交叉Y加N減M模式,或者累加X迭代Y(加1減1)模式」,名字拗口,其實分解開了就不難記憶。

廣義的HDR的基本模型就是累加X交叉Y。其餘的例子中細說。先看下圖,我們以最簡單的X=2,Y=2模型來說明HDR的原理。

X=2 Y=2可以看做風光攝影中最最常見的天空-地面模式,更複雜的場景不再展開闡述但道理相同:

天空-地面HDR的照片特性、動態特性和直方圖特性演變示意

3.2.1----<累加X 加N 減M模式>

  • 累加X:對X個不同動態範圍內的照片累加,拓寬原始數據的動態範圍
  • 交叉Y:按區域或者物體的區分,人為強化其中Y個子區域之間的亮度交叉效應

以剛才給的最基礎例子x=2,y=2相信是非常好理解的,我們通過以上兩個步驟獲得HDR照片的基本形式之後,進一步的處理又可以分為兩個變體,一類為加N減M模式。

  • 加N:對N個子區域增加並且提高動態
  • 減M:對M個子區域減小動態

什麼意思呢?其實我們可以將它看做成前章所述+1-1的重複,即:

不同照片動態信息被整合後,再對圖中的若干小區域進行基本的[加一減一]調整

例如拿託馬斯 老師教程當中的一步作例子:

如何用局部濾鏡重塑照片光影(視頻教程)?

mp.weixin.qq.com
圖標
圖片來源:Thomas:如何用局部濾鏡重塑照片光影

這個方法非常普適,用我的話來說就是「被玩爛了」。非常經典的例子是託馬斯老師的教程封面,典型工具就是LR畫刷柔光層。大家仔細思考託老師畫了那麼多圈圈是幹嘛的肯定都能懂。

大家還記不記得託老師在這個圖上畫了多少個小圈圈?

利用局部調整改善動態可以很大提升視覺體驗,其特性也是非常明顯的。我們隨手在500px熱度榜上截取一張,數一數可以發現大部份HDR照片都有明顯的局部調整痕跡,無需一一指出。

當然,我自己也是非常喜歡用這招的,不是說我講破了套路所以我就比別人牛叉(逃。。)

2.2-----<迭代{加1減1}模式>

  • 累加X:同前
  • 迭代Y(加1減1):這本質是前一小節基礎潤色的方法,區別在於根據區域或者物體的將圖像分割,並在每個區域的子區域不斷進行動態的提高和抑制調整,以實現交叉效應。注意前一種是對若干區域單獨調整,這種方法是對某個區域分多次、逐次細化調整。

參考資料可以看葉明老師講解柔光法等,實質上都是對小區域動態的微調:

PS中人像後期中為什麼先加一層中性灰,調整圖層模式為柔光然後用黑白畫筆對其高光和陰影進行修飾??

www.zhihu.com
圖標

然而這個方法在HDR風光攝影中用的比較少,也許是因為前一種方式太過方便,視覺效果又已經足夠好的緣故。累加X迭代這種方法比較精細,考驗修圖者整體把控能力,用或者不用也看拍攝者想修到什麼份兒上,所以比較經典的例子反而是是商業片修圖中的中性灰畫筆法/雙曲線法/選區法,幾乎是在逐步重建照片中各個物體的相對動態關係。

3.3:(新)古典主義風格與港片風格

3.3.1-----<主體/客體七三開模式>

開始裝逼前我們先科普一下古典主義:

古典主義是以古典時代品味為標準創作藝術作品的概念,經典的古典主義畫作內容多數與神話、宮廷、經典場景有關,並在技法上十分注重精確的素描技術和柔妙的明暗色調的運用,同時構圖上追求莊重與形式。

從動態特性上來講:非常注重主體(大部份是描繪人物)的光影與輪廓表現(七分大動態),而較少的表現背景(三分低動態,經典畫作甚至大部份都沒有什麼背景,如果有,也略顯刻板,不似其他風格中對背景的處理更為靈活)。

給幾個經典畫作的直方圖分析:

倫勃朗——蒂爾普教授的解剖課
雅克·達維特-蘇格拉底之死

不難看出,大動態在古典主義畫作中是怎樣對主體光影關係起到決定作用的。當然,此處舉出的例子偏低調,實際上一些早期蛋彩畫作品中運用高調背景的也有,此處不舉例了。

港片(廣義港風,實際上港風並沒有嚴格的標準可依)在動態特性上與古典主義存在著一定的相似之處。少量區別在於對於背景/非主體部分的處理比較寬鬆。故對於古典風格/港片風格的後期當中,主體區域的動態建立十分重要,並且主體動態的建立更多依賴前期光線環境。

我們分析攝影中動態的應用,不是在講後期技巧,更多的是看規律、看共性。比如我們就拿逼乎高熱度問題下的回答為例:

如何拍出港風電影感覺的照片??

www.zhihu.com
圖標
廣義港風照片的動態應用和古典主義有極大相似之處

攝影圈中能把古典風格玩的轉的,大部分都是頂級商業攝影師。故此小節不班門弄斧,僅作簡單分析如Gemmy Woud-Binnendijk(荷蘭)拍攝的古典人像:

圖片來源網路。原作者:Gemmy Woud-Binnendijk

3.4:日系風格和馬卡隆風格分析

日系風格與馬卡隆是小動態圖像風格的代表。日系的典型特徵是捨棄暗部動態,馬卡隆(本來是種喫的,一個前幾年比較火,現在很少有人知道的類糖水風格)的典型特徵是注重中調的飽和。並且有時候,日系和馬卡隆是有交叉之處的。

3.4.1-----<up up模式>

本文使用up-up模式來描述日系風格中對於動態的處理。

首先開嘴炮。所謂的日系照片僅在後期調色上沒有任何技術含量。日系照片擼的好不好,歸根結底在用光、構圖、引導;純靠修圖基本拉不開差距。這點上和風光攝影大相徑庭,風光攝影能玩出內涵的,薩爾加多級別的大師畢竟少,太多的風景照片構圖平庸但是靠後期可以取勝。然而放在以人像和環境為主的日系片子裡頭,情況大不相同。看過 @J神 的片子再去看圖蟲看微博,分分鐘點紅叉叉。而且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是,真正拍日系拍的好的比如J神和海螺殼自己少做公共教程(收費開班不算,師徒相傳和科普級別的大眾沙龍水平差距是天壤之別),反倒是各路不知名的神仙寫的教程,比出的片子還多

日系風格最大的特徵是,消弱暗部動態同時略微提亮暗部(第一個Up);再削弱亮部動態(第二個Up)。例如我們再拿知乎比較火的答案來分析,直接看最高票葉明老師的答案即可:

怎麼做相片的日系風格後期調色??

www.zhihu.com
圖標

拿文中簡單一圖分析:

所以如果讓我寫教程,估計我三步就能寫完怎麼修日系。

最後再調個偏青,duang~,所謂日系就這麼完成了。

3.4.2-----<mid mid模式>

馬卡隆本來是一種甜點,大概長這樣:

圖片來自網路

後來(我也沒考證過到底咋形成的,)這類明快色調,以粉紅、粉綠、粉藍為主的圖片就被叫成了這個讓人流口水的名字。這個風格比較小眾,玩的人很少了,我搜索了一些照片作為例子:

正兒八經的圖來網。

此類圖的特徵為,圖片大部份面積被近純色填充,漸變或者明暗動態變化較少,光線明暗的作用似乎僅僅在於勾勒必要輪廓,而非建立完整的明暗過度信息。實際上寫到這兒,相信大部份讀者可以意識到,在一定層面上我們說的「日系」、「小清新」、「馬卡隆」基本上就是一回事兒,我們所謂的「清新感」,來源於較少的動態大面積純色帶來的甜感。

中調動態居多,這就是我說的<mid mid模式>

類似馬卡隆可以參考這位攝影師的風格,原理一致:

https://500px.me/community/user-details/500px75902?

500px.me

3.5:啥是高級灰/歐風,啥是阿寶色/影樓色

高級灰和阿寶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和4.所述小動態風格相近,而區別在於,高級灰與阿寶色/影樓色注重局部動態區間的色彩扭轉;如果說日系,馬卡隆喜歡拍本來就有亮麗顏色東西,那可以看做高級灰與阿寶色的顏色基本上都是靠調出來的。

有的人會說,你講的不對!高級灰跟歐風怎麼可能是一回事?不信?你回去看看兩者是不是修圖的時候都有這步

來自葉明老師教程。鏈接戳下方
如何調出此類「歐美風」照片??

www.zhihu.com
圖標

剩下的就是大力改色。改色咩,要麼就是往死里加偏色,要麼就乾脆用柔光層染色,此小節不想講太多,我重點想吹第六小節

3.5.1-----<墊腳石模式>

3.5.2-----<色彩扭轉>

有人說你這凈拿別人的帖子來說事兒不就是拾人牙慧啊?錯了,諸位,過去各位老師是講直方圖的,直方圖是你拍完了它就在那兒了,你修圖它就是個參考;動態的東西不一樣,動態貫穿整個前期與後期,我寫此文的本意在於研究將如何用一種東西將前後期的原理串聯起來,如何在利用動態的思想在前期和後期之間協調互補。

此小節略過,寫在手稿中了發知乎的版本未放。有朋友需要的話再詳細開貼寫

4.6:大道至簡:我爆吹的國地[紀實類],或 [半紀實半藝術] 類圖片

國地的片子可以欣賞,但一般人學不來。本節之前的幾個小節我們分析的是風格化的圖片,即特徵鮮明,手法十分類似的拍攝與後期方式,而本小節要講的,是為何不用風格化的手法也可以創造驚艷的作品

本小節纔是全文重點。先來看一組國地的片子。

4.6.1-----<自然動態運用之極致>

國地風格照片最擅長的,並不是高深莫測的後期手法,亦不過分強調鮮艷奪目的色彩搭配,更不是出格浮誇的構圖套路,而恰恰是最大化挖掘拍攝場景先天所長,輔以精妙的對色彩、線條、構圖、質感、內容的把控,造就亦真亦幻,遼遠深邃,直抵人心的震撼畫面,好玉不雕,沒有風格恰恰就是最大的風格。

請大家思考這個問題,如果是你正站在這樣的場景面前舉起相機準備拍攝,你會打算怎樣拍,或者怎樣修呢?

圖片來源:National Geography 2011

你是否會惋惜鏡頭銳度不夠高,瀑布和岩石不夠犀利,或者擔心照片的色彩不夠飽和?老鷹的翅膀是不是最好再加個輪廓光?

顏色偏了嗎?是不是太肉?

要不要給他磨個皮?要不要來個歐風調色?

圖片來源:National Geography 2017

你是否會認為背景的天空不夠濃烈,無法拍到完美剪影,或者抱怨地面植物細節太少?

先問問自己能抓拍到麼?

是不是條件反射一般想給地面來個包圍?

HDR,歐風,港風,日系,小清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後期過程中對動態的規律化調整,我們把這種規律稱作為風格。而風格本身,只是一張照片的一小部分,除去風格,我們仍然有很多東西要關注。

輕微修飾就已經不錯的片子,和必須靠修才能像話的片子,誰的水準高,無需明說

國地紀實類/半紀實半藝術類照片的關注點,從來不是一張照片怎麼修,而是怎樣將光影動態、色彩、線條、內容及後期調整組合成為理想的結果,這是最通用的思路更是最正確,最值得提倡的拍攝思路。我會在下一章詳細寫明如何通過[動態把控]的方式一連串的解決曝光、色彩、構圖和後期的完整思考流程。構圖不是本文的關注點,但動態的不同形式會影響平面中點線面的存在方式,繼而影響照片實際構圖結果。請大家第四章見。

3.7:逆向而為:抽象主義

將動態提高到某個極限,一張有若干位深度的圖片會還原成為二值圖形。極限動態差異無法詳細描繪出動態間的變化,而是將圖抽象為線條和麪,這也是一種常用的拍攝手法。反之,縮小動態到一個足夠小的區間亦會產生驚奇結果。

3.7.1-----<極化回歸模式>

例如:

作者: feryalnurdan (500px)
作者: feryalnurdan (500px)

抽象為面與形狀;

也有:

作者:沉默的劍心(500px.me)
作者:藍月(500px.me)

抽象為線條;

3.7.2-----<無動態模式>

明暗上的動態具有描繪物體輪廓和過渡細節的作用,如不使用動態,或是場景本身不存在足夠的反差,則可將色彩作為主要構圖成分。

例如俯拍構圖中,對森林,花海,河流脈絡等長採取的處理方法:

以上圖片來源:國家地理2017


第四章:從前期拍攝到後期調整的完整流程:動態決定論

4.1如何曝光--反思數碼

1.十張堆棧不如一張過曝:為毛堆棧?拍星軌,拍長曝光,是為了總快門時間才堆的(平均值或者最大值模式),現在好多人屁顛屁顛用iso100堆棧個七八十張就為了抹平暗部噪點,省省吧,拍兩張過曝的照片懟上去就行了,又省時又省力。

2.被玩錯了的拉五檔:拉五檔,本質上是增益增加了5倍,那麼同樣的採樣轉換精度下(還得去掉電路轉換雜訊),實際被拉起來的五檔曝光,採樣密度就稀了五倍。Iso100拉五檔,拉出來的暗區效果不會比你用iso3200同樣快門拍出來的好;加上採樣有非線性轉換,Iso100拉出來的和iso3200直接拍出來的,效果不完全對等而且差別很大。假如不考慮保留高光,iso3200直接拍可能比拉出來的效果好處理很多(證明計算太繁瑣,略去,各大護法公眾號也講過,不細說)。用iso100拍很多張沒問題,但是相機寬容度有限,總體收入進來的動態區間沒有變化。前章已經講了HDR本質是動態交叉效應,動態交叉效應最簡單粗暴的作風是把每個部分拆解成合適的動態再拼合到一起,不是總動態都定死了把比火鍋底料還低的某個小動態區間硬拉大。

3. 主體曝光不一定必須「準」,但一定接近攝影師預想的結果。

曝光的問題遠遠不止於曝光,而是從前期拍攝就已經各方面想的很清楚的,是構圖的問題,並且構圖纔是根本問題。比如說在拍人文/紀實片當中,你是基本不可能用堆棧等多次曝光技術來拯救畫面所有細節的,所以自從RAW處理技術火了之後,出現了好多人拍TM紀實也全靠拉五檔,,,邏輯上來講沒毛病,就是甭管啥場景我一把就把所有亮的暗的都收進來唄?是的,可以這樣操作,於是x蟲x博xxx上就充斥著這樣的「人文」照片而且一個個還都覺得自己拍的挺牛逼的。

打碼了,以免引起不(撕)適(逼)

門都不入好麼?

啥?槓精問我為啥一動不動就開噴?,明人不裝暗逼,你們這些圖,除了亮度交叉效應特彆強,RAW往死里拉之外,沒有任何可可圈可點之處。

4.2 運用光線的思路

關於用光的書有很多,講的也足夠詳細,本文在這裡僅僅做有關動態效果的一點補充。

我講動態問題既包括場景本身的實際動態,也包括後期處理到點陣圖當中的結果;既有物體本身的明暗過度,也有物體和物體和物體之間的相對動態關係;既要考慮曝光過程如何適應場景動態,也要考慮拍攝之前怎樣幹預場景動態。

4.2.1. 從最簡單的開始說起

對應3.1小節,簡單動態調整修圖法。

既然在後期當中調整局部動態可以影響照片觀感,那麼這個過程放在前期當中進行也是成立的。所以如果條件可以的話,給你拍攝的主體多來點光吧!上帝說要有光,要的!

注意:補光增亮不全是一回事兒。因為好多朋友初學攝影時候有個思維定勢,就是覺得燈光或者反光板是用來光的,這可能和大家初學時器材不夠好,對付不了弱光,或者單純想把妹子拍白的想法有關。但是光的應用遠遠不止於增亮!

只有光線均勻的投射到某個物體的各個部位時,纔有且僅有起到增亮的作用。更多的時候,多一盞燈的作用是增大亮區和暗區之間的動態差,或者反過來補償暗區減小動態用!

再拿別人寫好的教程中的例子:

攝影中有什麼簡單的布光技巧??

www.zhihu.com
圖標
圖來自上面教程鏈接。

兩盞燈和一盞燈,帶來的照片動態是完全不同的。

既可以選擇一把,獲得大動態;也可以用兩把,減弱動態;這是一個坐標軸的兩個方向,有加就有減,不一定非要一頓大補。

於是除了反光板之外,我們還有這個東西:

會曬太陽,也得會遮涼影兒,纔是攝影師乾的事兒。

相信大家都很聰明,立刻就明白如何[一加一減了]

4.2.2.假如你想風格化

看古典片的例子咯!

假如你想拍這種,嗯,還需要我講太多麼?

4.2.3.擼HDR 風景片怎麼玩不落俗?這個是具體應用,有機會另外開文講。此處劃掉


4.3)點線面與動態

按照嚴格的定義點和線沒有寬度,所以我們根本看不到;能看到的東西統統都是面。於是我們所說的點,實際上是面積較小的面,或者類似體的聚集區;我們所說的線,實際上是面與面的交界處,或者是狹長形狀的面(這兩種是定勢線),還有可能是虛構的趨勢線。

各種點和線

照片當中的點線面更加沒有絕對的定義。並且照片最終展現的點線面關係一部分程度上取決於動態情況。

動態劇烈變化的邊界是定勢線,這種線條在照片中的影響是必然存在且無法消除的,比如突兀的樹枝、建築的邊緣等。

強烈的邊緣是定勢線

而由於照片本身可以細分為無限個子集,定勢線及趨勢線在每個區間之內都會存在,故我們在構圖和後期時,就必須考慮次級線條對整體的影響。不過,大部分情況下,次級定勢線在前期環境當中尚比較明顯,故構圖時依然會被發現並考慮進去;而趨勢線和趨勢點很多是隱藏在不同動態的區域當中的,當我們後期改變圖的動態則有可能帶來意外結果

初學攝影者極其容易疏漏的就是對後期過程中隱含趨勢點線的考慮。因為人腦是有情感的,會對看到的場景進行主觀潤色,於是經常太激動了就把一些細節略過了。例如很多朋友剛學了HDR就興沖沖的跑到樓頂,匆匆找個自認為合適的構圖一頓猛擼,回來一修發現才發現構圖亂如狗。比如我就經常犯這類錯:

你覺得這次出大片穩了

然而。。。

電腦上打開一拉發現拍的一坨屎

原因就是,動態範圍越大,隱含的點線信息就越多;動態整定越均化,隱含點線就暴露的越明顯。無用的點線太多,圖就被搞壞了

而攝影之構圖是要有選擇,有安排的,對這些細節考慮的深度就決定了你的水準;在點線問題的處理上要有取捨。清楚、突出的線條可以增強照片框架感,對整體內容無益的點線,建議大膽捨棄,不要太過貪戀對細節的保留。

在前期中,影響點線面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光。上一小節已經大略提過,相信大家可以融匯貫通。

我對構圖的個人建議就是要用動態的思想和方法來審視拍攝的場景,要多積累前後期經驗,多嘗試教程以外的調整辦法,思考並總結」我所拍攝的東西,最終呈現出來時怎樣的「這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準確把握最終成片的點線面效果。

所以我希望動態現象也可以成為幫助大家學習構圖的工具。關於構圖,不建議看國內買的到的攝影構圖書籍,同質化太嚴重且概念定義多半不明確;我倒是建議大家先用我講的辦法分清點線面在照片中的存在形式,再直接學《三大構成》中的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三大構成是藝術界通用的,沒給攝影界做具體細化,故被很多人忽視了。論構圖的功夫,建議多跟畫手學,隨便一個畫插畫的構圖能力吊打一片玩攝影的

4.4)怎樣的照片後期起來最省事,我應該多做精細複雜的後期還是盡量避免做後期?

死規矩也是人定的,人是活的,地球是圓的,地球沒有最東邊和最西邊。與其問「應該多做精細複雜的後期還是盡量避免做後期?」,為何不想想「什麼時候該做精細複雜的後期 ,什麼時候應該盡量避免做後期呢?」

前期光線做不到或者特別難做到,或者物體本身動態已經定性了,你又確實需要效果(比如商業精修),那複雜的後期就是免不了的。

有時候前期光影已經很理想了(比如棚拍靜物),或者難得的自然天象,只需要稍微潤潤色,那麼區域間整定下動態,再弄下顏色就可以了。或者有的攝影師是以內容取勝這時候後期就不在那麼重要。

假設我們水平並沒有大觸那麼高,只是想讓個人風格更統一一點,這也好辦,那就是模仿——基本方法,第三章已寫。

4.5)有一種情況下反而需要低寬容度相機-你用過電子秤沒?

稱大象你用十噸的秤,精度1kg,你買了個秤大象的地磅覺得牛逼的不得了了。第二天你扛去菜市場想買二兩青菜回來煮麵條……

這個例子不是說寬容度低就好,而是提醒各位AD轉化解析度的重要性。假設同樣的AD轉換解析度為1/1000,雜訊水平相同,寬容度1000的相機理論解析度是1,寬容度是500的相機解析度是0.5。

好在現在我們最終用的都是8bit的jpeg,從14bit AD轉化下來精度冗餘了2^6倍,也就是說相機解析度是1,我們JPEG的解析度只有64, 其實百分之百夠用了。這兒說假設雜訊水平相同,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相機對細節的分辨怎麼樣,歸根結底還是看信噪比,寬容度差的相機用起來不行的原因不是因為他AD解析度不夠,(都是14bit,所以如果完全沒雜訊那寬容度低的機器反而精度更高),但問題是目前寬容度低的機器根本軟肋在於信噪比差。信噪比才是底大壓死人的原因,寬容度不是。關於信噪比的正確認識,蘭拓君講的很深入,大家可以參考。

假設有寬容度10ev但是轉化精度同樣是14bit的相機,那麼理論上來講低寬容度機器對於小動態物體的描繪就更細膩。

不過當然這只是理論,說這個不是為了講高寬容度相機不好,只是提醒各位,世界真的是開放的,什麼東西都可大可小,千萬別思維定勢,思維定勢就容易滋生一種物種,叫做槓精。

4.6)文青殺手——怎樣鑒別瞎幾把拍與瞎幾把修。

---------------這小節手稿寫了六七百字刪了,不發為妙。

大家都是愛好,從行為上來看,文青什麼的拍拍照,和路邊老大爺打麻將,本質並沒多大區別。開心就好,開心就好。

4.7)插:預言

我預測未來(最少三年開外,現在還普及不了)的數碼顯示設備會有一次變革,影響程度會遠超X(Jian) X(Shang)吹上天的IPS,Adobe色域,對比度,120fps……等等概念,那就是高位深顯示器的普及。8bit設備雖然可以顯示16萬種色彩已經夠用了,10bit的顯示器在專業領域也有,但是限制於數據量(幾何倍增)和液晶製造技術的侷限,即使10bit顯示設備還是遠無法模擬出自然界中超過20ev的亮度差的。

原因很簡單,從8bit到14bit對數碼設備製造商來講不是簡單的量變而是一個巨變。當中最主要的技術壁壘就是,計算機設計初期為了定址方便,位元組定死了就是8個位,結果改不了了。8*3的點陣圖正好一通道一位元組。10bit咋辦呢?3*10=30,4*8=32,於是10bit信號連用4個位元組,但是三個通道按10位一個單位進行處理,剩下兩個位不用。這樣可以節約一部分空間,問題是運算時候就要先對數據進行拆分,處理量就上來了。倒不是不能一個通道佔2位元組,這就是16位的圖,可是那會兒相機根本記錄不了這麼多信息,留了也是浪費,乾脆就沒人幹這事兒了。長年累月沒市場需求,等你忽然再想用高位深,發現從數數模轉換到數據編碼到壓縮到硬體架構全部都要更新,這個工程量根本不是一兩家公司能解決的。於是整個市場就幾家專門搞這玩意兒的,還死貴

不過現在奇點臨近,4k,8k的運算力換算過來做做普通解析度的高位深運算也基本夠,只要顯示設備可以某天輕鬆達到12級以上的動態,這東西就離普及不遠了。而且,等這個東西普及以後,攝影后期(乃至整個平面行業)的工作流程都會發生巨變,我們現在學習的修圖方法有很大概率會失效,賭五毛。


第五章:大一統 —— 信號的振幅與頻率

從信號的本質上來講,動態為振幅,是時域(放在靜態圖像中不妨看作空間域)分析。學過信號或者復變的同學們清楚另外一個角度是什麼——頻域分析——解決這兩個問題,就解決了圖的一切問題。

5.1 銳化妙招:V字濾波

信號就是圖中的這玩意兒:

圖和聲音的差別僅在於,一個是以時間為單維度的,一個是空間維度的而已

不管是離散還是連續信號都是可以分解為不同頻率信號的疊加,故可以設計濾波器對特定信號進行處理,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低通濾波高通濾波

關於銳化妙用,本文不做明示,只是說一個巧合(實際上本質確是共同的),玩Hifi或者Hufi的朋友都知道EQ這個東西:

EQ調成這樣,乍聽起來會感覺明亮寬敞解析高有毒感

此方法放在照片同樣管用,單位改為銳化半徑即可。(但是EQ調成這樣會被老燒嘲笑)

縱軸是銳化強度,橫軸是銳化的設置半徑。按照目前主流2400W像素,寬邊6000pxs,經驗數據為最低頻約設置為1/10~1/20 寬邊,也就是幾百個像素左右。像素越多(銳化半徑越大)代表越低頻,越少(半徑越小)越高頻。最高頻截止到0.7個像素左右即可。

銳化力度為負時,可以先正向銳化一個圖層,反相後模式改成 疊加 ,或者不反相改成 減去 即可。

頻程分佈可按照大約兩倍一個頻程,和EQ相似。我甚至構思過用調EQ的辦法快速銳化的軟體。目前還沒搞出來。

篇幅所限不詳細舉例和說明瞭。畢竟這只是個妙用,用這個方法修圖不會被老燒嘲笑,也不會被我嘲笑,大膽用吧。

5.2 柔光濾鏡本質:低通濾波後的亮度疊加

數碼平面視覺的後期可以粗分為映射和渲染兩類,本文主要不是討論這個,不詳細講了。很多朋友喜歡用Google Nik的「陽光」、「柔光」濾鏡,就是屬於典型的渲染,而且是原理比較簡單的——低通濾波後的亮度疊加。

我們可以簡單用PS自帶的基礎工具模擬一下其原理。

,前幾天剛擼的貓

看懂原理,藉助工具達到目的,或者是依賴工具,區別就在此。

5.3為何會銳化過頭:雜訊本身是高頻分量

學過理工的朋友知道聲強與頻率的平方成正比,即同等振幅下,高頻信號所含能量遠高於低頻。照片雜訊絕大部分來自於AD轉換時的電路雜訊,這是頻率基本和像素大小一致的高頻,而銳化本質是高頻濾波,這會一下子放大高頻分量,自然也將雜訊放的很大。這樣的照片看起來就會有很明顯的銳化過頭。

故當前比較主流的修圖方式中,純粹用USM等工具銳化的已經非常少,很多人已經在用邊緣控制的精細銳化,或者重構邊緣的辦法來提高銳度感。可以參考前輩寫的老文章:《精細銳化控制流程》,原發於圖蟲,後來圖蟲改版找不到了,大家搜一下,如果沒有,我這有world版可私發。

5.4場論思想:高度差和旋度差:色彩對比的應用。

@Timothy Wang老師曾經在知乎寫過有關[色彩反差調色]的文章,不過貌似後來改成付費直播之後就看不到了,大家有機會可以去仔細翻一翻。Ti老師的水平目前是在知乎難得很高的。

知乎用戶?

www.zhihu.com
圖標

Timothy 老師所講過的色彩調銳化,就是不改變明暗的方式,而改變色彩區塊之間的色差。按照我過去的思路放在場論下描述,可以將色彩差看做是場中旋度的突變,量化之後亦可以使用動態來描述色彩變化的劇烈程度。

多和諧的統一,世界如此奇妙,對吧。

-----------------2019/1/10第一版預發布,未完成,寫到4.1.2

-----------------2019/1/15第二版發布,基本完成,部分格式待更改。

-----------------2019/1/16第三版發布,格式更改完成。

全文完,感謝閱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