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曾经有位朋友跟拍过台湾知名纪录片《无米乐》
和我推荐了这个地方
昆滨伯的家,台湾仅存的几个纯粹农村
当时只觉得,(虽然身为半个台南人),后壁怎么会在台南!!
后壁,不是屏东的渔港吗?可以坐船去兰屿的渔港...
后来朋友失联了,这个地方却一直记得
于是去年底和朋友规划放空小旅行时,脑海中马上浮现这个地名。

等到开始做功课后,才发现身为半个台南人,对这地名陌生也是很可以理解的
毕竟她根本是假台南真嘉义!距离嘉义十多分钟,坐火车到台南却要一个小时
用个比较实际的比喻就是:她比南艺还远(是否清楚明了~)。

不过,她在法理上还是属于大台南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也就荣幸地成为了2013年最卖座国片《总舖师》场景之一:神秘月霞的故乡。
导致以音乐记忆人生的我,一下车双脚踏到月台上
脑海中就浮现了《怀念的播音员》一曲。


车站距离菁寮大约要走一小时,有车班少少的新营客运
和友人很不幸地错过了客运时间,两人决定悠哉地走过去
同时也很幸运地有人停车和我们问路,所以我们也很积极地坐进对方车内亲自指点

据说在《无米乐》之后大受欢迎的菁寮老街
整个小村落似乎也拜电影所赐,保留了被遗忘的台湾农村时光
在几位社区营造工作者的努力下,奋力地维持著如电影(纪录片)场景般的怀旧样貌
包括一出站就看到的昆滨伯一行人雕像(当然还有牛儿)、古老的药局、弹棉被店、碾米厂
(碾米厂最让我觉得亲切!想到小时候外公外婆在大湾的家隔壁也有一间碾米厂
我都还有帮忙把米推到那儿去~)
感觉得到这地方的命运与《无米乐》密不可分

    
   

     

   



撇开电影不提,我对这地方的形容词就是两个字:奢华。
奢华地拥有大片蓝天和平原;
奢华地在小学校园里还有一个牧场和森林;
奢华地要在学校养牛羊帮忙吃草;
奢华地可以耗费许多时间制作棉被钟表...
奢华地可以从晚上6点到10点一路坐在四合院外放空聊天
当然,奢华也是有代价的,要对抗都市化、WTO、还有一个灭农的国家...

很令人意外的,这个偏僻的农村竟然有著一间天主堂与一间基督教会
   

听说在天主教堂牧会的还是一位法籍神父,来台多年连春联都会写了。
让我想起了年初看了《公东的教堂》里面的海岸山脉神父们。
Why should we fight a losing battle? Must be faith, I gue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