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经国号战机(图)零件商全特技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连生,积欠国防工业发展基金会3.6亿元,涉嫌共谋成立子公司,用6亿高价收购全特土地厂房,以清偿债务,并从中套利694万余元。(资料照)

2018-09-26 18:24

〔记者陈慰慈/新北报导〕IDF经国号战机零件商全特技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连生,积欠国防工业发展基金会3.6亿元,涉嫌在财务顾问郑正忠建议下,与儿子张永达共谋成立子公司,用6亿高价收购全特土地厂房,以清偿债务,并从中套利694万余元,新北地检署今依违反证交法非常规交易、加重背信等罪起诉张连生、郑正忠,张永达则依涉嫌伪造文书罪遭诉。

起诉指出,为响应政府自制IDF经国号战机政策,国防基金会与民间于1983年共同创立全特公司,全特陈姓前负责人以公司名义向国防基金会贷款3.6亿元,2007年张连生接手经营,因经国号战机订单大幅缩减,全特爆出财务危机,国防基金会拍卖张男个人资产偿还2.9亿余元债务,但本金加利息经7多年已变成7亿元,还有4.4亿余元未还。

当时身兼富骅企业公司实际负责人的张连生,多次试图与国防部协商还款条件未果,2013年4月,国防基金会声请以4亿余元的法拍全特厂商,张连生担心厂房遭拍卖后,先前投资与借款给全特的2亿余元都成空,要郑正忠帮他解决此债务坑洞,最后决定从富骅搬钱救全特,张连生声称全特是间会赚钱的公司,说服董事会成立子公司富骅航太,以6亿余元买下全特,不但清偿积欠国防基金会与股东债务,还从中套利694万余元。张姓父子2人现已退出富骅及其子公司。

庭讯时,张连生坦承犯行,认为富骅、富骅航太与全特公司的钱都归他所有,他只是「把左手的钱给右手」,应不致于造成太大损害;郑正忠则说,只有帮张连生做财务规划,获利并未流进他口袋,时任富骅公司董事长的张永达则称不知情。

检方考量张连生认罪并缴回所有犯罪所得,依证交法规定得以减轻其刑,如张于审理中表达悔悟,建请法院从轻量刑。

检调今年1月搜索约谈后,富骅发出重大讯息指出,公司已于前年5月处分富骅航太股权,富骅航太已非其子公司,事件是前任董事会决策,董事张连生、张永达目前并未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对公司财务及业务并无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