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采銅老師的一篇文章《張小龍的四小時演講沒有用哪些詞?》。這篇文章從詞頻的角度分析,發現很多經常在網路上看到的表達,在演講中,一個也沒有出現。

根據采銅老師統計,「思維模型」「底層邏輯」「商業模式」「認知升級」「流量池」這種在當今互聯網商業領域高頻使用的詞,完全沒有出現。相反,像「用戶」「朋友」「時間」「希望」「真實」這些相對樸素,而且在生活中很常用的詞反而高頻使用。在文章結束時,采銅老師說「少學一點兒新詞,多想一會兒常識」。

我在朋友圈裡看到許多互聯網朋友轉發,而轉發用語就是「少學一點兒新詞,多想一會兒常識」,或者相同的意思。這篇文章推送後不到6小時,就已經有10萬閱讀。要知道,自2016年《精進》一書大賣以後,采銅老師一直深居簡出,專心致學,離開微博與知乎,公眾號停更近兩年,幾乎是長了草。

我和采銅老師有一個簡短的探討。我把我的一些想法記錄下來。

01

看到部分創業者評論張小龍的演講,裡面關於「克制」「善良」等內容,要生存的創業者做不到。但是我要說的是,如果張小龍現在吃專供,創業者可能還是要先從吃垃圾開始。不過要注意的是,垃圾吃多了,可能就長毛了,然後吃不習慣專供了。

02

在這篇長達四小時的演講中,張小龍其實是在完成一次輿論戰的使命。

首先要向行業表達出清晰的價值觀。而這些價值觀,又會和市場上普遍傳播的有一些不一樣,但是大家又知道很重要。當現在大家都在裂變、轉化的時候,又有誰能做到為用戶著想呢?

其次,在表達上避開所有的關鍵詞卡位。說到「思維模型」,你會想到誰呢?說到「認知升級」,你又會想到誰呢?通過語言的返璞歸真,張小龍在演講中,避開了「思維模型」「底層邏輯」「認知升級」「商業模式」這種你在當今行業內容中過度濫用的詞,而訴諸「朋友」「善良」「時間」「真實」這些更加樸素的表達,避開了各種概念卡位。

這其實就是一種隱形的對抗了。我們也可以看到,在行業里有很多人教你如何卡位,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你的卡位,也許只是馬其頓防線而已。大佬要講話的時候,是不會讓你們這些小鬼無故撿到便宜的。不信你看我們的大老闆的講話稿,每一次都會用新鮮又親民的表達,絕對不讓任何一家商業公司佔到便宜。想守株待兔?門都沒有。

03

商業的競爭其實是輿論話語的競爭。誰能搶奪定義,誰影響行業思潮。在這方面,馬雲是一個極其有水平的高手,比如「新零售」的概念,就引導整個產業像阿里布局的方向發展。騰訊在這個方面其實缺位了。張小龍其實是在向行業傳遞出新的表達體系。

04

那麼這套表達體系是不是有用呢?從目前來看,我認為是觸碰到了痛點。從采銅的文章傳播情況就可以看出來,很多人藉以表達對「說人話」需要。甚至那些在生造概念的公司上班的高管也有轉發。

當前市場環境下,由於知識付費的推動作用,人們為了更好地銷售課程,製造了太多新穎的表達,但是卻沒有太多實質的內涵。而且隨著時間的推進,表達越來越沉重,越來越油膩,越來越費解。人們想必是對「認知升級」「思維模式」已經很煩了吧……

采銅老師的這篇文章,就是結合了「有」和「無」的對比,一下擊穿了人們的痛點,獲得了大量傳播。說到傳播,這讓我想到2015年我有一篇「年輕人不要老熬夜」的文章也獲得大量的傳播,這其實是無意間觸發了「熬夜」的痛點。

05

張小龍的演講,是在與互聯網的油膩表達劃清界線。我們不談思維模型,不談認知升級,甚至不談什麼刻意練習,能不能就好好說話,把一件事情說得清楚呢?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當然,如果你不是張小龍,是沒有多少人願意聽你說話的。所以你還是要通過扯一些熱詞,來獲得關注。所以別人吃專供,而你只能吃垃圾了。

06

在1400年前,唐朝創作者習慣以駢詞儷句表達,掩蓋自己在文學方面創作的內容空虛,駢文在發展過程中越來越走向僵化。而由韓愈、柳宗元提倡先秦兩漢時的古文、反對駢文,進行了一次文風、文體、文學語言的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產生了一種平淡樸實的新散文,人們用於著書立說,甚至寫景、敘事、抒情、言志。而這有力的打擊了風靡三百年的綺麗柔弱文風,直接的以平淡樸實的散文壓倒六朝以來盛行的空虛華美之駢文,令散文恢復了傳統地位。並直接啟示了北宋的古文運動,其對散文的影響遠及清代。

07

在1942年,毛澤東同志發表《反對黨八股》時說,「一個人寫黨八股,如果只給自己看,那倒還不要緊。如果送給第二個人看,人數多了一倍,已屬害人不淺。如果還要貼在牆上,或付油印,或登上報紙,或印成一本書,那問題可就大了,它就可以影響許多的人。而寫黨八股的人們,卻總是想寫給許多人看的。這就非加以揭穿,把它打倒不可。」

08

所以你看吧,時間一長,表達都會油膩的。就像你的微信好友,也需要清一清了。

09

希望我們的表達,都越來越好,越來越經看。

張小龍演講全文

張小龍4小時「拖堂」演講,全面總結微信8年(官方完整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