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小透明問題得到的思路)作為一個大國,不僅要有政治經濟實力,還要有文化軟實力,現在國家上層已經越來越重視文化強國,文化輸出,目前成功的有各地孔子學院,漢語熱,但不感覺這是隨著我國國力和國際地位上升一起走出去的嗎?並沒有成為普羅大眾對我國的認知和了解吧。從我們國內角度看,普羅大眾對各國有沒有這樣一種印象:日本動漫,美國大片,韓國韓劇韓潮,泰國人妖等等。中國呢?中文的「請不要隨地大小便」?

所以,我們有什麼賣點,可以吸收低層次消費的文化?我覺得網路文學可以一試。

記得有個報道說有歪果仁看到中國玄幻驚為天人,然後專門翻譯給自己的小夥伴看,但因為文化隔閡,有的地方很難翻譯。那這個事我們自己做,會不會更好?

看看近年的國漫興起與現狀。為什麼要「國漫興起」?因為日漫在中國大行其道啊,相比日漫在日本已成為支柱產業,日漫在日本的基礎之好和產業鏈之完整,我國完全不能比。有一篇報道說日本有相當一部分少年的夢想是成為漫畫家,而反觀中國,那麼多美術藝考生,有幾個當了漫畫家的?國漫,先天就發育不良。

我們再來看網路文學的優勢:1.我國這麼多人,並且有相當多的人從事網路文學,拼腦洞,會少嗎?產出有了。2.網路文學發展到現在,大型網站和公司;大神作家;眾多網民;眾多優秀作品;IP劇,遊戲化,產業鏈有了。3.有歪果仁也喜歡看網文哎,可能性有了。

所以,為什麼不試試?

ps.以上為個人拙見,本人閱歷不深,請大大們從大角度來探討一下其可能性。


謝邀。

這不是我的專業嗎?

關鍵是,大家有沒有意識到網路小說是一種文化以及一種文化產品?

網路小說的文化性>文學性

文化和文學是有一部分對立面的。(非全然對立)

文化說穿了是一種意識形態。並不存在多元,只有主流和非主流,多元是法國提出的,但法國的多元也只是說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自己的主流,美國一直是文化普遍主義——簡單來說,美國認為美國文化全球第一,你們都按我的來,大家就能得永生。

主流會束縛文學的思想性,比如我們國家嚴肅文學,非要搞個被拐賣婦女小說來轟動一下,為柺子站臺,這和主流文化相悖的,甚至對社會秩序有一定傷害性,柺子都可以拿這本書來自我辯白了。

文化一定程度會束縛住文學創作,這點 @玄玖爺 的專欄文章裏有過論述。

那麼,我們要向世界輸出什麼呢?屌絲逆襲白富美?美國雖然是個人英雄主義,但看看人家《頭號玩家》娶了胎記女,帶著胎記女走上人生巔峯。前幾年美國文化產品裏的女性確實花瓶(但這些花瓶只是好看,沒有太多強調財富),但這幾年人家變得很快啊,我們還沒變,真是可以急死個人。

雖然我知道,我們的網路小說裏,有男主喜歡平凡女子的,但那畢竟不是主流啊,劣化的個人主義再輸出去,不太對吧?

而且文化輸出要符合國家利益,我們是人民專政國家,我看了看,唯一比較好輸出的應該就是民本主義了,這是可以和個人主義打對臺的。

關於民本主義,可以看:從儒家文化的缺陷和不足,談新儒家使命

當然,輸出不一定是高端的,比如韓流飯圈輸出,這就很讓人腦闊疼了,文化殺傷性武器。

回頭我想想,寫一篇文來具體說明吧,答案就先這樣。


要是把網路文學 改成網路小說,老老實實的做遊戲,做動漫。塑造出一個個富有東方特色的美女,不管是穿旗袍還是高跟鞋,利用合理的升級打怪系列,維護一方或世界正義,讓觀眾在色情和暴力中接受感動和感悟。這是完全有可能的,需要一兩個技術上的天才,不是很難。

什麼?讓老外去學習有教無類和兼愛非攻,怕他們不是閑的,就算和諧了他們所有的娛樂網站,他們是不會去了解這些的。

軟實力有三把刀:年輕漂亮的女人、印象深刻的男主角和富於人生哲理但不寓教於樂的背景,背景是什麼都可以,如果不知道該往裡填什麼,把初中政治課本里道德法則翻個遍,裡面提到的全部排除,剩下的就是受外國羣眾歡迎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