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與司馬遷的《史記》並稱為史學雙壁。不過史記是紀傳體史書。這部書從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開始,直至公元959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前一年,1362年的歷史。

為編纂這部皇皇鉅著,司馬光耗費了無數心血。順便說一下,司馬光一生幹了三件大事:砸缸、編書、反對王安石變法。雖然砸缸的事兒名氣最大、婦孺皆知,但是編輯通鑒無疑是最為費時費力的,花了十九年時間,借鑒了北宋之前的正史和野史筆記,但是又不是簡單的摘抄刪減,還有二次創作,很多事情有自己的分析,並且時不時的來點議論,「臣光曰」時不時出現。之所以自稱為臣,是因為這部書編輯初衷就是為了當時的皇帝宋神宗提供治國借鑒的,這個書名也是宋神宗所賜。

據說司馬光編書的時候很辛苦,舉個例子,夏天天氣很熱,那時候又沒有空調和電扇,司馬光大夏天編書怎麼辦呢,據說他在院子裏陰涼處挖了一個大坑,他把各種資料和書搬到下面坑裡,那裡面涼快呀,汗流浹背樂此不疲。

本人早年曾斷斷續續讀過一些片段,直到大前年纔有時間和決心把這部經典史書通讀了一遍,說實話,由於是文言文,有的地方還是讀不大懂,許多地方查字典或者找度娘,感覺收穫不小,但是覺得還有必要再讀一遍,當然是否像偉人那樣讀十七遍就不好說了,先讀第二遍再說唄。魯迅曾經評價《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資治通鑒》也絕對當的起這句話,它不僅史料詳實,而且可讀性很強,有很多歷史故事,可以當做文學作品來讀也毫無問題。特別建議有一定古文基礎的最好讀原文,原文不但表達了作者最初真實的意思,而且文言文更優美,不是說現代文不優美,而是很難有完美的譯文,畢竟司馬光既是大史學家又是大文學家。

《資治通鑒》很受追捧嗎?我看說不上,因為如果一個史學專業的人不可能不讀它,歷史發燒友不讀它恐怕成色也不夠「發燒」,官員、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按說都應該一讀,畢竟它對現代治理也有借鑒作用,而且還是一部文學作品。而事實上呢,且不說現在很多人不願意讀書,就算是讀書人裏,有多少人願意靜下心來讀一讀這麼大部頭且需要查字典才能基本讀懂的歷史著作呢?追捧二字言過其實了。


資治通鑒太可怕了,是一本權術之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毛主席多次說他讀了17遍我覺得非常可信,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故事太精彩,看得一會哭一會笑一會心驚肉跳,什麼甄嬛羋月爆弱了,大嘴梁宏達說的對,讀書千萬不要讀什麼成功學或者心靈雞湯,訣竅就是四個字,經典再現。

原文:濟性豪侈,帝謂侍中和嶠曰:「我將罵濟而後官之,如何?」嶠曰:「濟俊爽,恐不可屈。」帝召濟,切讓之,既而曰:「頗知愧不?」濟曰:「尺布、鬥粟之謠,常為陛下愧之。他人能令親者疏,臣不能令親者親,以此愧陛下耳。」帝默然。

翻譯:王濟性情豪放豁達,晉武帝對侍中和嶠說:「我要罵王濟,然後給他封官,他會怎麼樣呢?」和嶠說:「王濟性格豪爽,怕是不能屈服。」晉武帝召來王濟,嚴厲地責備他,然後問他:「你是不是心裡有點兒知道慚愧了?」王濟回答說:「像《尺布》、《鬥粟》這些歌謠所說的,我常常因此而為陛下感到羞愧。別人能夠使親近的人疏遠,我卻不能讓親近的人更親,因為這一點,我有愧於陛下。」晉武帝聽了他的話沉默不語。

背景資料:晉武帝,司馬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馬昭的兒子,百姓沒有飯喫「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司馬衷的父親。王濟,大將軍王渾的兒子,典型的高富帥,老婆是司馬炎的妹子常山公主。

分析:

領導跟小祕說:「去把王濟給我喊來,我準備猛K他一頓,然後提拔他!」小祕說:「王濟這個人啊,恐怕……」

你一進門領導說:「你看看你,工作工作不咋地,生活作風一塌糊塗,你慚愧不?!」你一張嘴下一句話直接決定了你今後的命運。

男豬腳王濟當然是萬分生氣,早上起來喝完咖啡心情愉快地到辦公室突然被領導喊來直接罵了個狗血噴頭,我咋這麼倒黴,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不行,我不能受這個鳥氣,想到這裡,他大聲說:「我是感到羞愧,不過是替你感到羞愧,你把你德高望重的親哥哥趕出了帝都,為了讓你煞筆兒子當上太子!」

晉武帝還是很有風度的,他只是默然。王濟於是被貶斥出朝,就把家搬到北芒山下,四十六歲就死了,比他爹死的還早。

所以,各位,當你早上起來喝完咖啡心情愉快地坐在辦公室裏,突然被領導叫去無緣無故罵了個狗血噴頭的時候,切記切記:不要意氣用事,不要冷嘲熱諷,說領導你比我乾的還差呢,而是要裝孫子裝孫子裝孫子,抱住領導大腿說領導你罵的太好了,你罵我就是關心我愛我,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要變壞!我改,我一定改!

如果王濟這樣做了,歷史就要改寫了!

小結:這段文言文百度一下居然出現在很多地區的高考試卷中。我感到悲哀,想起很多年前我在學校學習的時候痛恨歷史,現在卻瘋狂的愛上了歷史,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不應該反思一下中學階段的教育問題嗎,是什麼扼殺了學生的歷史興趣?


你好!資治通鑒是北宋名臣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的鉅著。全書共300萬字,294卷。記載了從周威烈王到宋朝建立之前的後周顯德六年共1362年代中國歷史。

資治通鑒的內容涉及政治,軍事,兼顧經濟,文化等,和一般史書不同的是,資治通鑒並非只是簡單地記錄事實,而是有選擇有針對性地記錄了大量影響國家命運,家族興衰的歷史事件,並在重要的地方做出相應評論。正因如此,有人評價資治通鑒為史書中的一面鏡子,照亮後世前行的路。

那麼資治通鑒還有著怎樣的特點?讓這麼多人熱捧呢?我們舉一個事例來看看它受到後人熱捧的原因。以前有一部電影《重慶談判》,就是毛主席到重慶去談判,住在蔣介石的總統府裡面,一大早呢毛主席起來去散步手裡拿了一本書,然後走到一個地方碰到蔣介石也起的很早,在一張石桌上看書。蔣介石看到毛主席就問:「潤之啊!這麼早看的什麼書啊?」毛主席看到蔣介石也在看書就問了同樣的問題。兩人同時把書打開,原來都是看的資治通鑒。這說明瞭資治通鑒本身的這個書的功用和特點。

古人用一句話濃縮過用四個字概括過他叫「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如果用白話文來解讀的話,就是以歷史作為借鑒,對於今天治理國家有所幫助。所以整部書裡面他跟其他的史書體現出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凡是和治國理政沒有關係的內容,全部給它撇掉,擰成一股繩,讓你讀這部書,你就能夠明白歷代的興衰成敗,它的規律在哪裡。這是這部書最大的特點,也是受到很多人熱捧的原因。


我來曬曬我用了四年多用零碎的時間讀完《通鑒》的記錄吧!

我於2014年9月開始閱讀此書。選讀此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自畢業以來即有讀書習慣,常提醒自己要多讀書;第二,對中國歷史各朝代大事記還有許多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藉此補充對中國歷史的空白;第三,常聽說毛澤東把此書讀了十七遍,想窺視此書魅力之所在。第四,由於前幾年常出差,乘車較多,乘車時間較長,碎片化時間較多,想合理利用這些時間,所以,就選擇用手機閱讀此書,方便快捷。

剛開始閱讀《通鑒》時,必須要一段原文一段白話的對照著讀。所以讀起來進度非常慢,但是也饒有興趣。記得有兩次坐公交車的時候,因內容精彩看的過於專註,竟坐過了站臺。由於《通鑒》原文生澀難懂,開始時候多看白話文,但是後來我發現只看白話會有兩方面的缺點,一是原文中很多生僻字略過,不懂也不查,毛澤東看古書旁邊必須放一本古漢語字典,不懂就查,這一點我未能做到;二是少了許多該動腦筋的地方,只看白話簡單明瞭,不用思考就能懂。所以後期也多加改進,儘可能不看白話文了。不過,只看原文,不看白話仍然很慢,記得讀到後期就不再看白話,內容大概能看懂八九成,在見到生字詞就查並記錄下來的情況下,看一卷也得需要八九十分鐘的時間,工作不忙時一天也就能讀三四卷,畢竟看古文消耗精力較大。我讀《通鑒》開始之時只是空閑時間或者碎片化時間讀之,較寬鬆的時間則會選擇讀別的書,並不特意找時間讀,所以,一本《通鑒》遷延至今方讀畢。有人問我從2014年9月到2018年9月,四年的時間你讀了一百六七十卷,為什麼後面用了半年時間就讀了一百三十卷?可以說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曾國藩家書》中有這樣一段內容:「紀澤看《漢書》,須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亦須看二十頁,不必惑於在精不在多之說。今日半頁,明日數頁,再明日耽擱間斷,或數年不能畢一部。」讀到此處時,我如醍醐灌頂,幡然醒悟,因為我讀《通鑒》恰恰就是他說的這種情況,今日半頁,明日數頁,又明日耽擱間斷,四年未能讀完,深為慚愧和自責;第二,就是得益於宋太宗趙匡義說過的一句話:「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這個開卷有益的典故,常激勵著我,讓我不會輕易放棄。所以,自2018年後半年,我下決心讀畢之。每日日記抬頭記錄讀的卷數,藉以監督督促。古人讀書常「焚油膏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我雖不至於此境界,但也做到了「日力不足,繼之以夜」的孜孜不倦。功夫不負有心人,用了四年多的時間,到今日總算是讀完了。毛澤東曾經對他的替身祕書孟錦雲說,《通鑒》是一部難得的好書,想從頭到尾認真讀上一遍,需要好幾年的時間。而我用了四年半,就我的古文功底而論還說得過去,沒太拖延。古人常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做事情的開始都是好的,但大都虎頭蛇尾,結果總不盡如人意。今日讀畢《通鑒》可謂是沒應了這句話,做到了善始善終。《莊子》中有一文言:「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一件事情開始之時也顯得不足為道,但是通過夜以繼日的堅持和努力,最終在我們身上發生了「氣質不期變而自變,德行不期成而自成」這種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真的令人大受裨益。一部《資治通鑒》,三百多萬字,講述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內容詳盡精彩;一個人,四年半的堅持,努力及陪伴,春華秋實,滄海桑田,到此也不得不發一下感慨!感慨我中華民族歷經千年的滄桑巨變;感慨我中華大地上英雄輩出的鐵血丹心。像我們這樣的民族為什麼如此的卓爾不凡,熠熠生輝,我想,這一定與古人創作和學習如《資治通鑒》一樣的皇皇鉅著是分不開的。

《資治通鑒》作為關於古代政治的百科全書,在歷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元世祖忽必烈常讓儒臣將《通鑒》中的故事和道理講給他聽,並下令摘錄其中的精華部分翻譯成蒙文,作為蒙古貴族的教科書。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清聖祖康熙都對此書倍加推崇,日日研讀。毛澤東甚至將此書讀了17遍,並且說:「每讀一遍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哦」而我讀《通鑒》則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感觸。

第一,通過讀《通鑒》,系統的學習和了解了這1362年的歷史。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歷史源遠流長。學生時期也只能通過歷史課本瞭解一些有時代代表性的大事件。如:秦始皇統一全國,陳勝吳廣起義,赤壁之戰等等。而讀《通鑒》則可以更深刻的瞭解當時事件的具體細節以及對後世的影響。比如:《通鑒》開篇三家分晉的故事,周威烈王分封三位大夫為諸侯,自亂了國法,降低了國家的威望,諸侯國從此各自為政,這件事情對後世影響極大。寫的也極為精彩,邏輯嚴密,內容詳細。同時,通過讀《通鑒》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秦朝的大一統,兩漢的外戚專權,魏晉南北朝的劃江而治,五胡亂華的荼毒戰亂,隋唐時期的興盛,五代時期中國分裂造成的沒落等等,發人深省。

第二,通過讀《通鑒》,讓我認識到寫歷史就是寫偉人。毛澤東曾經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之偉人,而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其他人皆為其附庸而已。一個時代偉人的意志可以改變這個時代所有人的生存與發展。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為後世的統一與發展奠定了文化基礎。劉邦遺命「非劉姓為王,天下共擊之」鞏固了劉姓天下;唐太宗以「人為鏡」的知明開貞觀之治之盛世。歷史上的偉人或英雄人物的一言一行往往會影響人類歷史的進程,而普通老百姓如果不能團結起來有所行動,那麼根本不會讓歷史泛起任何波瀾。所以,歷史書中寫一代偉人的命運起伏,就能呈現出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人民的生活情況。

第三,通過讀《通鑒》讓我認識到奮鬥的人生多麼的閃耀。蘇軾有詩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每個人生來就處在逆境之中,就要不斷地奮鬥,與天奮鬥與地奮鬥與人奮鬥,奮鬥就是修鍊的過程,奮鬥就是一種生存方式。《通鑒》中講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都是通過自己的奮鬥與拼搏而成功的。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南梁開國皇帝蕭衍,唐太宗李世民,五代時期後唐李存勖等等,尤其是李世民,李存勖帶兵打仗常常親冒矢石,衝殺陷陣。自己的地位財富全是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得來的。有拼搏才會有收穫,人生才會更有價值。不然,人生幾十年,倏忽而過,來此一趟又有何意呢?若想不虛度此生就應該時刻保持審慎的心態,彰顯奮鬥的精神,堅持不懈,自強不息。德林法師有詩云「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試問自己,現在不努力奮鬥,更向何時去努力奮鬥呢?

四年多的時間,不惟看書,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幾年風裡來雨裏去,江南江北的奔波,也到過一些地方,見過一些人,哭過也笑過,曾發過「風是無情術,花落絆君子。辭謝有塵緣,相覆一輕嘆」的感嘆;也曾寫下「幾經黃河渡,始知磨礪身。坐觀東逝水,素酒慰風塵」這樣彰顯性格中渾厚、灑脫的詩句。鬥轉星移,時光荏苒。如今的我「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繼往開來,將繼續為前方嶄新的未來生活不懈的奮鬥拼搏!


只要想一下,美女為什麼被許多人喜歡就明白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