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前哥回答。

衛青,是我國歷史上從奴隸逆襲為大司馬、大將軍、駙馬的典範。王昌齡流傳千古的名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龍城飛將,很多人誤以為是李廣,其實指的是衛青。

衛青,之所以能夠逆襲成功,除了自己傑出的軍事才能外,還因為遇到了三個貴人。

第一個貴人:姐姐衛子夫。如果沒有皇后姐姐衛子夫 ,衛青可能繼續當奴隸,一輩子無法翻身。

第二個貴人:平陽公主。沒有平陽公主在家中設宴款待漢武帝,侍女衛子夫也不可能遇到漢武帝,更不要說成為皇后。衛子夫剛進宮時,其實並不順利,是主人平陽公主幫她擺平了各種關係,才一步步登上皇后寶座。應該說,平陽公主是衛氏一家最大的恩人。自己當年的騎奴衛青升為大司馬、大將軍後,喪夫的平陽公主又打破傳統觀念,毅然下嫁衛青,更能看出這個女人的遠見卓識。

第三個貴人:漢武帝。公元前129年,漢朝四路大軍出擊匈奴,漢武帝大膽啟用此前從未上過戰場的衛青,擔任其中一路漢軍的主帥,顯示了漢武帝過人的膽識和恢弘的氣度。衛青也沒有讓漢武帝失望,第一次出征,就「斬首虜七百」,取得了漢朝有史以來對匈奴的首場勝利。漢武帝大喜,立即「賜爵關內侯」。從此,衛青連續七戰七捷,職位也一步步高昇,直至走上人生巔峯,一門封五侯(衛青、三個兒子、霍去病),姐姐是皇后, 外甥是太子,

妻子是平陽長公主,衛氏成為當時最顯赫的家族。


衛青由於是個私生子,出身卑微,青少年時期受苦受難,後來由於姐姐衛子夫得到漢武帝的寵幸,愛屋及烏,講他也安排在皇帝的衛隊當了一名衛士。衛青軍事天賦極高,在漢武帝的精心培養下,他脫穎而出,表現出極高的軍事才能,漢武帝也是知人善任,他入會稽,出奇兵。特別是在對匈奴的作戰中表現尤為突出,第一次他率領五千人馬,深入大漠,尋找戰機,出其不意搗毀匈奴天庭。四路人馬,三路無功而返,只有他大獲全勝。很多人包括司馬遷,認為他是漢武帝的小舅子,得到漢武帝的暗中幫忙,殊不知,就是被唐朝文人吹上天的飛將軍李廣也在這次戰鬥中無功而返,衛青一戰封侯,上天給人的機會是均等的,看你能不能抓住。他為人低調,愛惜手下將士。一生四徵匈奴,沒有敗績。官至大將軍從不與人爭長短,忠心耿耿,嚴格執行漢武帝的命令。即就是漢武帝對他不公,他從無怨言。最後他又變成漢武帝的姐夫,他也是不以皇親國戚自居,李敢射傷他,他也不聲張,兢兢業業幹好他份內工作。衛青確實是英雄好漢。


古有二衛將軍衛青,一漢代,一明代(明史有載,華亭人),君所言為誰?而且後者纔是真正的衛青,漢代衛青本名鄭季,乃是冒牌衛青!


都說漢武帝是看衛子夫的面上提拔的衛青的。其實不然。漢武帝看到了衛青的天賦和偉大的志向,這一點在霍去病身上也有體現。漢武帝胸懷寬廣。肯讓一個奴隸和一個16歲的少年統領三軍,不正說明瞭這二人的天賦麼。


依靠裙帶關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