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札那從獨立時的世界第三窮國,只用8年摘掉「最不發達」的帽子,從此一直被公認為「非洲最成功的模範國家」,其中奧妙,不獨鑽石。

波札那共和國位於南部非洲內陸,面積58.1萬平方公里,人口近225萬(2016)。

「波札那」語義為「茨瓦納人的土地/國家」,居民以茨瓦納人為主,分屬8個主要部落,佔總人口的90%以上,境內班圖語系黑人、白人和有色人多種族間和睦相處。茨瓦納語和英語同為官方語言。

史上英國人、布爾人為爭奪該地激烈交鋒,西鄰的德國殖民者同樣覬覦它。最終的贏家是英國人,1885年,他們控制了稱作「貝專納」的該地區,波札那就是由英屬「貝專納保護地」發展而來。

1966年,獨立的波札那百廢待興,人均年收入50美元,全國只有6公里長的柏油路,首都像個村莊。1971/72年度,該國實現收支平衡。1974年,從聯合國「最窮國」中「畢業」!1975—1989年均GDP增長10%以上,2016年實現GDP152億美元,貧困率19.3%,預期壽命64.4歲,排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競爭力前5位。經過40多年努力,波札那躋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成為非洲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的楷模。

納米比亞遼闊神奇的土地上,幾乎集中了世界奇特絢爛的地貌景觀;它以掙脫南非74年佔領和統治,標誌著整個非洲從殖民桎梏中完全解放。

納米比亞共和國位於非洲西南部,西瀕大西洋,面積82.4萬平方公里,人口247萬(2016)。

納米比亞礦產資源豐富,為非洲第四大礦產國,有「戰略金屬儲備庫」之稱,這裡有兩層含義,一是品種和儲量可觀,二是比其他礦產大國開採時間晚許多,有後發優勢。2016年實現GDP102億美元,屬中高等收入國家,貧苦率為28.7%,預期壽命64.9歲。

居民中的88%屬班圖語系的非洲黑人,共有12個族羣,奧萬博最大,佔總人口的50%。白人和有色人(白人與當地土著的混血後裔,又稱「開普有色人」)約佔總人口的12%。人口密度為2.8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90%以上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英語為官方語言,黑人講土著語,白人中通用南非荷蘭語和德語。風俗習慣既有非洲人的突出特點,又具歐洲人的鮮明色彩。

1885年柏林會議上,該地被確認為德國殖民地,1890年,德國人完成全境佔領,稱為「德屬西南非洲」。一戰期間的1915年,南非以協約國對德宣戰之名,進軍西南非洲並打敗德國人。1920年,國際聯盟委任南非治理該地。「孤家寡人」南非當局在1989年從納米比亞撤走全部3萬駐軍。1990年3月,納米比亞宣告獨立,非洲完成了非殖民化的歷史進程。

納米比亞以溫和贏得世界的尊重和喜愛。《孤獨星球》將其評為 「2015年十佳旅遊國度」全球第二、非洲首位。應該以「遙遠、遼闊、神奇、荒蠻、炫彩」等辭彙形容納米比亞。


波札那是一個內陸國家,高海拔,氣候為熱帶乾旱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納米比亞同樣高海拔,屬亞熱帶乾旱半乾旱氣候,總體降水量十分低,但是它靠海,有漁業生產。

這兩個國家的自然環境惡劣,是她們人口不發旺的主要原因。

與這兩個國家相鄰的南非則好得多。雖然大部分國土屬熱帶草原氣候,但其沿海地區為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和地中海氣候。自然環境好,人口要發旺得多。

這些國家都遭受過歐洲過剩人口的殖民統治,現在翻身不久。現在,這些國家依然有白種人和其他有色人種。如何發展是個大問題。


納米比亞 波札那的地理自然環境也承載不了大量人口


這兩個國家人口密度都很低,因為都是以沙漠為主,非常乾旱,所以適合生存的土地少,所以人口少。


沙漠地帶,不適宜人類生活。


水源少,靠沙漠地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