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風靡全球100多年的可口可樂,其吸引人的特殊口味,是來自一種神奇植物──可樂果(Cola acuminata)。由於可樂果含有大量亞硝基化合物,是一種致癌物,

  可樂公司已於1955 年停止使用可樂果

  ,

  而改以人工香料及咖啡因萃取物來取代。

  然而,作爲可口可樂重要成分的可樂果,相信很多人對它還很陌生。那麼成就可樂威名的可樂果究竟是什麼呢?

  可樂果手繪圖

  Coca

  跟

  Cola

  成就了

  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是19世紀末美國藥師約翰彭伯頓

  (

  John Pemberton

  )

  所調配出的一劑感冒止痛藥,其主要成分爲Coca跟Cola。可口可樂的誕生,打敗了美國二大飲料──沙士和薑汁汽水。

  古柯用於咀嚼的部位是葉片

  Coca是什麼?其實,Coca(古柯葉)是古柯鹼的原料,在中美洲是一種很普遍被使用來緩解疼痛的草藥,如頭痛或不舒服時,只要將古柯葉放入口中反覆嚼食,疼痛就能獲得緩解。

  掰開果瓣,就能看到白色的可樂果種子

  Cola又是什麼?它就是可樂果。在西非可樂果就和古柯葉一樣,都是被普遍用來作爲止痛的植物,這其實也和太平洋島嶼居民嚼食檳榔有異曲同工之妙。

  Coca-Cola既然都是具有麻醉功效,又如何能成爲普羅大衆的飲料來飲用?可樂公司爲了避免引發癌症的食品安全問題,也爲了降低成本,現在市面上的可口可樂早已不含這兩種成分了,而是改用別的原料代替藥草中的咖啡因。

  可口可樂

  可樂果的藥用效果

  可樂果的果莢大約5釐米長,果莢裏長有大塊的果肉很像栗子,顏色淺紅色或白色。可樂果是西非的原生物種,當地人長期以來習慣於直接口嚼可樂果來提神。可樂果的提神成分有咖啡因和可可鹼,可樂果還含有可樂果甘,據說有刺激心臟搏動的作用。

  咖啡、茶飲、巧克力都含有咖啡因

  可樂果有着比咖啡、可可、茶等更強的效用,它可以造成強烈的欣快感,令中央神經系統及心臟興奮,喫下可樂果後會提升體溫、血壓及呼吸率,效果可以長達6小時。

  可樂果還可以治療百日咳及哮喘,所含的咖啡因可以作爲支氣管擴張藥,來擴張氣管吸入空氣。

  可樂果的果莢內果肉有白色或淺紅色,長得很像栗子。

  可樂果開始受到歐美的青睞

  直到十五世紀,歐洲人才知道可樂果樹這種植物的存在,在當時10支可樂果就能夠當貢品進貢給國王,可見其價值非同一般。因此,歐洲人很快意識到了可樂果的重要性。19世紀末,歐洲和美國已經大量的進口可樂果。

  這些可樂果多數被用來製造補品,如“急行軍(Forced March)”藥片,內含可樂果和古柯樹葉的混合有效成分。這種藥片可以緩解飢餓感,增強身體耐力。當需要承受持續性精神或身體壓力時,每一小時可服用一粒。

  法國生產的一種藥酒──“馬裏亞尼葡萄酒(Vin Mariani)”,將古柯葉提取液和紅葡萄酒混合製成了這種藥酒,非常受歡迎。據說,

  教宗利奧八世(Pope Leo XIII)還曾經上過這款酒的海報,維多利亞女王、託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阿瑟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也都是這款藥酒的愛好者。

  可口可樂的出現,適逢美國政府禁止在酒類產品中添加可卡因後,“可樂”這種混合了可樂果提取液的蘇打水,也就成爲新寵兒,改寫了世界飲料史。

  原創聲明

  本文爲八鮮過海根據網絡資料綜合整理。

  【注: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