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幹玎竹 編 / 袁月

【搜狐健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沈琳教授是一名腫瘤內科的醫生,她所接觸的都是臨牀上診斷比較晚的癌症患者。普遍觀念認爲,得了癌症很不幸,得了晚期癌症就更不幸了。然而沈琳說,這個理念該變一變了。

那麼如何戰勝癌症?

沈琳介紹,多學科會診模式(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診療模式,新研發的抗癌藥物又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機遇。她希望,腫瘤患者和家屬在抗擊癌症的路上可以更加有信心。

目前很多科室都可以治療腫瘤。我國腫瘤患者目前普遍的診療模式是,誰第一個接診患者就誰看,外科接診外科看,內科接診內科看,中醫接診中醫看。患者在這樣的治療模式下,有可能接受重複檢查、過度治療、非恰當治療、或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而MDT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法。沈琳說,MDT診療模式,讓患者的治療不再是隨機的,而形成了一種合作機制。這種機制是以患者爲中心,多個學科都來參與,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制定一個總的治療決策和治療的安排。這種形式能夠貫徹執行的話,可能會減少現在的這種治療的不均等,以及學科和病理之間的壁壘。

腫瘤是一個全身性疾病,特別是對於中晚期的病人,其治療涉及到各個學科。現在的腫瘤精準醫學已經發展到分子水平、基因水平,將來還有蛋白修飾、調控等,分類越來越細,越來越精確。涉及到臨牀關鍵問題的基因層面的內容,單靠臨牀醫生很難解釋清楚,因此未來的MDT模式,不單要包括臨牀學科,或者臨牀的一級學科,還一定要結合生物信息學的特徵,要讓分子生物學家和生物信息學家參與其中,纔有可能給患者制定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MDT的成員應該包括內科專家、外科專家、生物學專家、放療科專家、病理學家、介入放射學家、核醫學專家、影像學家、內鏡及其它相關學科醫生,伴隨治療的臨牀診斷、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放射治療、介入治療、靶向治療以及隨訪、調整等整個流程。

其實,MDT的診療模式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已經被寫入了法律,每位腫瘤患者必須經過MDT診治。

沈琳介紹,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是國內最早開始消化系統腫瘤多學科討論模式的醫院之一。在MDT的開展過程中,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團隊成員也在不斷完善和發展MDT的組織和討論形式。例如建立微信平臺,在討論開始之前即報告需要討論的病例,以方便參會專家提前查看病人相關資料;利用該平臺對疑難病例進行即時討論,甚至平臺內還加入了外院的相關專家,共同參與,明顯提高了效率。在消化道MDT的基礎上,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還爲一些特殊少見的瘤種成立的單病種MDT討論團隊,例如本院的神經內分泌腫瘤MDT團隊,定期開展病例討論和學術分享活動,多次以團隊形式參與國內神經內分泌腫瘤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

從價值醫療角度來講,MDT實現了患者的利益最大化。根據已有的經驗,經過MDT治療的患者,極少發生醫療糾紛。國際上有很多患者從MDT中獲益的報道,包括直腸癌患者在保肛、局部複發率方面的明顯改善,以及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在生存率方面的顯著改善,這些已經被循證醫學研究所證實。

在MDT討論的過程中,醫生也會提出一些臨牀解決不了的問題,爲以後的臨牀研究提出一些科學問題。也就是說它不單純是針對臨牀上的每一位患者,還會根據這一段時間的MDT診療中總結出來一些共性的問題來進行探索,來進行羣體的解決,爲我們以後再遇到的這些病人再提供進一步的治療決策。所以,MDT不僅只是幫助病人獲得最佳治療方案,也可以提高醫院學科的發展。

沈琳最後呼籲,請患者信任醫生,醫護人員會盡最大的努力跟你們一起來克服腫瘤,戰勝疾病,贏回幸福生活。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