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雍正臨終前,以遺詔的形式,指定保和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鄂爾泰、張廷玉,與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一同出任顧命大臣,寄望他們放棄恩怨,一心一德,輔佐乾隆成為一代令主。

鄂爾泰與張廷玉,是雍正的左膀右臂,但衛護皇權的同時,暗結親信,各成集團,明爭暗鬥,相互傾軋。他們之間的纏鬥,無非是鄂爾泰後來居上,張廷玉不甘屈居其後,結果二人伺候在皇帝身邊,可以終日不交一語。

滿漢之別,權力之爭,被雍正利用相互制衡,臨了還是寄望他們不要遺禍後繼之君。

乾隆25歲即位,已經有了一定的執政理政經驗,在更加崇隆鄂爾泰和張廷玉的同時,積極培育新人:訥親、傅恆、劉統勛等,對鄂、張二相設了大防。

乾隆即位後,積極改變雍正新政舉措,緩和緊張的政治環境,不免受到先帝老臣掣肘。鄂、張雖然主動改稱總理事務王大臣,但仍以顧命輔政大臣自許,加之先帝給了他們日後配享太廟的殊榮,使之倚老賣老,暗鬥日益激烈。他們的門徒黨羽,更加是劍拔弩張,視對方如仇寇,嚴重影響到朝綱秩序和皇權統治。一旦乾隆抓住小辮子,即授意和支持心腹重臣彈劾,如新任左都御史劉統勛直言張廷玉兼職太多,要求乾隆處理。

告老返鄉的張廷玉,差點被褫奪了配享太廟的榮耀。鄂爾泰死後十年,還因學生一句詩歌沒寫好,被乾隆秋後算賬,將其牌位撤出賢良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