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0歲的歐元正在醞釀搞一件大事情:加強歐元在國際支付中的作用,並將歐元作為儲備貨幣來挑戰美元的主導地位。從歷史上,歐盟的任何一項動議都必須得到德國的強力支持方能成功。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創立。歐盟領導人希望借歐元來增強歐盟內部的團結,並提高歐洲對外的地位。2019年1月是歐元問世20週年。

「歐元的啟動是一個真正的歷史事件,不僅因為這一任務的複雜性和精心的準備,主要還因為這會對成員國乃至國際貨幣體系產生深遠的經濟、政治影響。

歐元概念的提出,出發點其實是歐洲一體化的政治目標。引入單一貨幣、建立共同的貨幣機構,減少戰爭和地域風險、避免甚至解決政治衝突。

歐元的確成為了歐洲政治和社會融合的重要標誌,也讓歐洲在和平歲月裏迎來了經濟飛躍。

無論是1972年創建的「洞中之蛇」匯率制度,以及後來在1979年創建的歐洲貨幣體系,它們的影響力都無法媲美歐洲央行1999年後推行的單一貨幣。

經濟和貨幣聯盟(EMU)長期以來一直是歐洲一體化政治家的目標,被視為「更加強大的聯盟」理想的發展方向。因此,在在1999年1月,歐元誕生了,許多歐洲國家放棄本國貨幣,採用單一貨幣並將貨幣政策控制權交給新成立的歐洲央行。

歐洲央行成立於1998年,負責定義和管理歐元區的貨幣政策,其主要職責是在通脹目標低於但接近2%的情況下,維持物價穩定。

與此同時,歐盟成員國保留了對其財政政策的控制權,儘管歐盟對這些政策制定了總體規則。2002年,歐元紙幣和硬幣正式成為法定貨幣。

20年後的今天,使用歐元的歐洲民眾超過3.4億,預計將有更多的歐洲國家加入歐盟,歐元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貨幣之一。

下圖顯示的是歐洲地圖,其中深藍色地區代表歐盟成員國,淡藍色地區代表非歐盟成員國。

由於歐元的存在,跨境貿易和跨境經濟在其內部蓬勃發展。

然而,歐元也帶來了不利因素。批評人士表示,歐元的「一刀切」策略不適合一個成員國差異巨大的地區。失去獨立的貨幣政策還意味著,成員國不能為了重新獲得競爭力而讓本國貨幣貶值。

下圖顯示的是2017年各國對歐洲GDP的貢獻情況。歐盟成員國貢獻了一半以上的歐洲GDP,而德國是歐元區中貢獻最大的成員國。

歐洲貨幣的統一,也肯定了歐洲對全球的影響力。在歐元的支持下,歐洲一體化進程推進,歐盟成為比肩美國的關鍵力量。

但是,近年來,IMF公佈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歐元在外儲中的比例顯著下降。與此對應的是美元再一次加強了最重要的儲備貨幣的地位。

在2012年的一場講話中,德拉吉說出了那句有名的「不計一切代價」。但恰恰是自那以來,歐元的信用因為地區債務問題受到重創,一直到今天都沒有完全恢復,甚至還有愈演愈烈的傾向。

「大黃蜂需要逐漸成長為一隻真正的蜜蜂。」六年前德拉吉給出的這個解決方案,也是和大黃蜂這個比喻本身一樣令人費解。

在創立20週年之際,大黃蜂非但沒有變得更適合飛行,甚至再一次面臨絕種的威脅。

德國經濟學家Otmar Issing對德媒表示,歐元只有在「所有國家都遵守承諾的情況下才能繼續生存」,而義大利,是一個威脅歐元的存在。

Otmar Issing是歐洲央行第一任首席經濟學家,也是該行最早的執委會委員之一。

歐元創立以來,到現在都沒有任何關於「退出歐元區」的法律條文。Otmar Issing因此指出,如果某一國的失序導致矛盾走向極端,那麼歐元自身的瓦解就不再是個不可能事件。

Otmar Issing認為,義大利此前企圖上調預算赤字,「不但違反了與歐盟的協定,還幸災樂禍地看著自己故意挑釁規則。」

如果歐元不曾存在,成員國的經濟是否會表現得更好?從彭博的研究來看,如果從這個角度觸發,義大利甚至法國都要抱緊歐元,它們並沒有甩開歐元的底氣。

彭博的調查顯示,除去加入歐元區時間較短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以外,在歐元區其他的16個國家中,有6個國家仍然能抓住經濟發展的機會,並讓自己發展得更好,包括德國、比利時、芬蘭、奧地利、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而有5個國家在缺少了歐元的順風車後,會比今天狀況更糟,包括法國、義大利、西班牙、馬爾他和塞普勒斯。

歐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在2018年歲末感嘆道,20年過去了,其間出生的這代人已經不知道曾經有其他(歐洲)國內貨幣了。

不過,對於僅僅統一了貨幣政策,卻缺乏統一財政政策的歐元區而言,這樣的出廠設置有些過於大膽了。

大部分歐洲政治經濟學學者在談到此處時,都會使用一個精彩的比喻:歐元區的基石是一堆鬆軟泥塊,把它們黏在一起的就是歐元。

2019年,歐元區的黏合劑——歐元能不能更加強壯一些?20歲的歐元正在醞釀搞一件大事情:加強歐元在國際支付中的作用,並將歐元作為儲備貨幣來挑戰美元的主導地位。

在專註於歐洲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政治學教授韋伯(Douglas Webber)看來,歷史上,歐盟的任何一項動議都必須得到德國的強力支持方能成功。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韋伯指出,歐元區能否加強歐元的國際地位,要看德法是否能在2019年加強合作,促進歐元區財政聯盟一體化,以目前德法領導人的近況來看,兩國內耗均不斷,在歐元區層面若想有所作為,挑戰較大,且從歷史上看,德國越能為歐盟提供一個穩定器類的作用,歐盟在危機中就越能安穩度過。

歐元謀求挑戰美元霸權地位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創立。20年中,歐元度過了不少驚險的時刻。作為歐盟19國通用的統一貨幣,歐元覆蓋3.4億歐洲居民。

不過其國際地位自歐債危機以來便始終沒有完全恢復——在經濟危機前,以歐元發行的主權債務在2007年曾一度高達40%,而目前僅略高於20%,與1999年歐元剛出世的時候大致相當。

同時,雖然歐元仍是全球第二大儲備貨幣,但其在外儲中的比例顯著下降,且並非國際貿易中進行交易的首選:哪怕是歐元區國家在對外貿易時對於歐元的使用也十分受限。

2018年9月,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指出,歐盟作為能源進口大國,在只有約2%的能源進口自美國的情況下,80%的能源進口都以美元結算著實「荒謬」。

這其中不僅包括石油,也包括天然氣進口。譬如,目前歐盟約70%的天然氣進口都要使用美元,只有在歐洲天然氣交易中心進行的天然氣交易是以歐元計價。

歐盟方面數據顯示,歐盟的能源進口主要來自俄羅斯、中東地區和非洲,在過去五年內每年平均進口量達3000億歐元(約合2.34萬億人民幣)。

相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原料(金屬與礦物)及食物商品市場上。據悉,歐洲消耗全球約1/10的原料,而絕大多數原料都是以美元進行交易的。在食物商品市場上,歐洲也是軟質小麥、糖及橄欖油的一大進口方,但歐元的使用僅限歐盟內部的貿易,很多交易仍以美元為主。

此外,一項最近的研究總結稱,航空製造領域幾乎所有貨品計價都是使用美元,即使在歐元區也不例外。

空客的總收入中超過一半都是以美元結算,這就造成了一個令歐洲人也感到十分「奇葩」的現象:歐洲企業購買歐洲飛機,也要用美元(而非歐元)。

2018年5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一事則令歐盟再次燃起加強歐元國際地位的念頭: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嚴重威脅到在伊朗開展業務的歐洲企業,尤其是在業務中採用美元結算或是在美國融資的歐洲企業。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巴黎政治學院國際經濟問題研究中心教授梅耶(Claude Meyer)對記者的表述代表了很多歐洲人的看法:歐盟並不想追隨美國。

容克在2018年12月31日為紀念歐元20週年所做的講話中則指出,歐元已經成為團結、主權和穩定的象徵。「它為我們的公民帶來了繁榮和保護,我們必須確保它繼續這樣做。這是我們正在努力完成我們的經濟和貨幣聯盟(EMU)的原因,同時歐盟也要進一步推動歐元的國際角色。」

歐盟口中的推動歐元國際角色,即為歐盟在2019年的一項工作重點。歐盟方面對於歐元的國際地位,以及強勢歐元的追求由來已久,且容克在2018年9月的「盟情諮文」中已經透露,歐盟方面在提升歐元國際地位問題方面,在2019年將出臺具體計劃。

如前所述,由於歐盟在國際貿易中是能源、原料等方面的一大進口方,而這些貿易大多以美元進行結算,歐盟委員會率先提出要在包括能源、商品及交通在內的重要戰略領域加強歐元的使用。

歐盟委員會目前呼籲成員國能夠在簽訂國際協議、進行與能源相關的交易以及提供金融服務的公司在做與能源相關的項目與交易時,都要更廣泛地使用歐元。同時,歐盟委員會將在2019年,就在原料和食品商品市場及交通領域更廣泛使用歐元額外難題同歐盟成員國展開探討。

歐盟委員會並在2018年12月初發布的一份文件《朝著歐元更強國際化地位前行》中指出,加強歐元的國際作用,其目的在於不干涉商業自由或限制貨幣選擇,而是通過提高歐元的地位來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加強歐元的國際作用可以視為歐洲對開放、多邊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經濟的承諾的一部分。歐盟委員會指出,從全球範圍來看,它將有助於提高國際金融體系的復原力,為全球市場經營者提供額外選擇,使國際經濟不易受到許多部門對單一貨幣的強烈依賴所帶來的衝擊的影響。

與此同時,歐元國際地位的加強也能夠為歐盟內部帶來很多實際利益。

首先,歐元在全球更廣泛的使用,可以為歐洲企業降低成本以及國際貿易風險。特別是對於中小型企業而言,以歐元而非外幣進行的交易,將消除匯率風險和其他與貨幣相關的成本。

當歐洲金融市場更深化、具有更高的流動性和整合度時,即使在外部金融不穩定時期,歐洲企業和政府也有更可靠的融資渠道。

歐洲消費者和企業在國際貿易的支付和收款時也有更強的自主權,在融資的過程中減少第三國的影響。

同時,歐元作為安全的儲值貨幣,歐洲家庭、企業及成員國也可以支付更低的利率。

德國會為脆弱的EMU埋單嗎?

歐盟的各級領導人也認識到,為鞏固歐元的國際地位,歐盟必須繼續完成經濟和貨幣聯盟(EMU)、銀行業聯盟、資本市場聯盟等一系列建設,為提高歐元在全球的吸引力,提供更穩定和富有彈性的經濟和金融框架。

歐元出生具有先天缺陷:歐元區貨幣政策統一而財政政策未能統一。雖然在設計歐元之前,歐洲對於蒙代爾的「最優貨幣理論(OCA)」進行了不勝枚舉的討論,但最終歐元區的成立同OCA幾乎沒有什麼關聯。

在歐洲政治經濟學方面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歐洲研究所教授德·格勞威說,成立歐元區就是一個政治決定,跟OCA無關,而為促進歐元區度過主權危機,不陷入「危機-救助-更大危機」的惡性循環,歐盟必須完成財政聯盟甚至政治聯盟的一體化進程。

2012年7月25日,西班牙的長期利率飆升至7.6%,引發歐元崩潰的恐慌。在德拉吉承諾「會不惜任何代價來拯救歐元」的一天後,當年8月,歐洲央行購入價值220億歐元的歐元區國家債券以支持義大利與西班牙。此後為防止此類主權債務恐慌事件發生,歐盟開始積極編製防護網。

2018年12月31日,在歐盟有「五總統」「(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議會主席、歐元集團主席、歐央行主席和歐洲理事會主席)之稱的五位歐盟行政機構最高官員統一發聲,在祝福歐元20週年之際,也希望歐元在未來的歲月里加固其國際地位,並繼續完成EMU建設。

歐元集團主席馬裏奧·森特諾(Mario Centeno)表示,在困難時期,在經濟繁榮時期,歐元都要不斷進行改革。毫無疑問,我們具有加強EMU的政治意願。

理想豐滿,現實骨幹:2018年一年,歐盟都沒有在推動EMU方面撲騰出太大水花:由於各國在建立歐洲共同存款保險計劃(EDIS)方面缺乏共識,歐元區銀行業聯盟仍然沒有能完全建立起來。

各方原則上達成了共識,關鍵問題是,是要快還是要慢。其中德國抱著謹慎的態度。

同時,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的有關歐元區預算、歐元區財政部長以及歐洲版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計劃均被不同程度地弱化和擱置。

使用霸權穩定理論來分析歐盟的話,這其中能夠提供穩定的就是德國以及法國同德國的關係:通過歷史看到,在歐洲各次危機之中,德國在歷史上成功地動員了其他成員國對其危機戰略的支持,當然在承擔了領導作用的同時,德國也承擔了不成比例的成本。

在進一步建設EMU,並加強歐元國際地位的進程中,這一次德國依然願意埋單嗎?

—— END ——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尋找德意志 (ID:XZDYZ999)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