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打算講「知識焦慮」這個全民性的問題...

最近經常反思自己,總想得出一點實質性的結論,來為自己能夠「充實的活下去」找個理由。

得到的結論就是自己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做事專註度異常低。做一件事突然會想到另一件事,然後強迫症迫使我非得把另一件事情做完才能集中精力做前一件事。

結果就是我的做事軌跡像一幅樹狀圖,從根結點發散出去,越散越多,可想而知做事情的效率之低下,簡直可怕。

說一個很平常的例子:我正在寫一個簡訊相關的代碼模塊,打算用之前一直用的第三方庫,但忘記相關用法了,於是打開 Github 網站準備去看下用法。打開網站後看到我Follow的那些人他們的動態,然後瞄到幾個感覺有意思的項目,遂之點擊前往觀摩學習......然後覺得這個項目的作者挺牛逼,順勢再看看他的項目倉庫和他關注的項目......

然後一上午就這樣過去了……

最後會發現該做的事沒做完,有幹其他事嗎?其實並沒有!Follow 了一堆人,Star 了一堆項目,收藏關注的時候還異常興奮,好似都會為我所用的世紀錯覺感,然而,就安靜的躺在了收藏夾裏......

當自己做一件事的時候,此時並不適合進行發散思維運動,此時你要做的就是想盡辦法把當下的事情做好。

今天看E大的推文說要做減法,看看哪些人和事可以被減掉......

首先要做減法的是自己的思想包袱(多少也能扯上點知識焦慮)。

可以先從容易的開始做減法,比如瀏覽器裡面躺著的無數個書籤。平時看中一個收藏一個,久而久之堆得一長串,每次點開書籤,面對這樣的todo信息,思想負擔蹭蹭的就上去了……所以如果不是和近期要做的事有關的todo性質的書籤(比如待看文章等),一不做二不休統統刪掉,別怕還有用!你自己捫心自問,放了這麼久你都沒看的東西對你等於沒用甚至是負用。

接下來這點主要針對的是像我這樣執行力偏弱的這類人。

給自己定的計劃適當做減法,關鍵是別貪多。不是不相信自己不能做這麼多,是自己確實做不了這麼多,仔細審視自己的規劃表,挑一件自認為優先順序最高的事情,然後努力先把這歌目標達成。

連單線程都還沒調試通還想著高並發,這不是扯犢子麼……

2019,我們做個減法可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