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期的曹操大多數時間過的都是飛鷹走狗的生活,也就是一個混混。當時人們並不看好他的前程,但有三位神人卻很看好曹操。這三位神人就是漢末大名士,除了題目中提到的橋玄,何顒,還有李贊。太尉橋玄,在他眼裡,小曹操調皮搗蛋,這不是毛病,誰家的孩子不皮不鬧。在橋玄眼中,曹操不一般,他說,我橋玄看過的,見識過的天下名士多了去了,從來沒見過像你這樣的,你可要好好的。君善自持,在他眼中,曹操有超乎常人的潛質,這是需要涵養,需要保持,千萬不能丟了。而你曹操有了這種潛質,肯定前途不可限量。而我橋玄已經看不到你一飛衝天的那一時刻,我希望你能夠照顧好我的家小。橋玄覺得曹操不一般在,他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曹操是一個能拯救天下的大人物,而天下將亂不是橋玄自己的認識,是當時有識之士的共識。也許是橋玄已意識到,自己一通話害怕會把小曹操給嚇著,他慌忙把小曹操拉到身旁,跟他開了個玩笑,說你必須在我面前立個誓約,說我橋玄百年以後,你曹操只要路過我的墓地,不能空著手來,要為我掃墓,簡簡單單的飯菜,祭掃祭掃就可以了。你如果不這樣,車過三步你就會肚子疼。而曹操沒忘記這個誓約,在他四十八歲時,也就是公元202年,曹操專門派人以太牢之禮去祭祀了橋玄。

何顒,是太學中的大名人,李膺等人被逮捕,即「黨錮之禍"。在那一次大逮捕行動中,他成功脫逃,改名換姓,逃離洛陽,浪跡江湖,成為帝國通緝的要犯。在他眼中,曹操不一般,基本和橋玄的認知一致。他說,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此人就是曹操。李贊,名門之後,天下楷模李膺的兒子。他在彌留之際,把自己的兒子們叫到身旁,鄭重囑託,時將亂矣,天下英雄無過曹操。張孟卓與吾善,袁本初吾外親。雖爾勿依,必歸曹操。這裡李贊所說的張孟卓即張邈,袁本初就是袁紹。朋友與親戚都不值得信賴,你們一定要去投奔曹操。在他們看來,曹操是英雄。但當時曹操既沒名也沒權,橋玄為讓曹操有名,迅速成名,讓他去找當時著名的人才學家許劭,曹操又是給許劭送禮,又是在他面前說恭維話,可是曹操這人沒正形,許劭就是看不中他的作派,說什麼也不給曹操下一個評語。曹操急了,心想軟的不行來硬的,他瞅準一次機會,就把許劭給劫了,不得已,給個評語那就給吧。許劭就給了這樣一個評語,「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奸雄」。曹操長大了,發生了驚人的轉變。二十歲的曹操舉孝廉為郎。後來他做了洛陽北部尉,負責洛陽北部地區的治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