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5月,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以來,美國不斷加大對伊朗施壓的力度,先是在11月重啓針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前段時間更是公然將伊朗伊斯蘭衛隊列入恐怖組織名單,在全世界都爲美國這一波操作大感不滿的同時,卻沒有幾個國家願意站出來以實際行動對抗美國的霸道,伊朗也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在世界霸主的強大壓力下,還有誰願意與自己做生意,給自己提供支持。

作爲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佔到了伊朗外匯收入的一半以上,原本西方施加的長期的制裁使得伊朗的經濟形勢就不太好,這一次美國更是對伊朗的石油進行了"精確阻擊",這就意味着所有與伊朗進行石油生意的國家和企業都可能面臨來自美國的制裁,使得伊朗面臨雖然有油,但卻賣不出去的局面,雖然美國後來對中國大陸,印度、希臘、日本、土耳其、中國臺灣、意大利與韓國等8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豁免,但作爲美國在亞太地區主要盟國的日本和韓國爲了不惹美國老大生氣,在2018年11月後就沒有再進口過伊朗石油,而歐盟雖然在一開始就對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表示出了強烈的抗議,但面對強勢的美國還是沒有什麼辦法,雖然多次表態願意在沒有美元的情況下繼續與伊朗進行石油交易,並研究繞開美元結算體系的辦法,但半年時間過去了,仍然沒有任何消息,歐洲的幾大石油公司更是在逐步降低對伊朗石油的進口數量,唯恐美國的制裁落到自己頭上。今年1月份伊朗對歐洲國家的出口額已經同比下降了95.42%。

就在伊朗面臨日益嚴峻的局面之時,中國和俄羅斯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作爲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伊朗一直是我國最大的石油進口來源地之一,在美國的壓力之下,中國並沒有妥協,而是與伊朗研究通過使用人民幣作爲雙方金融和貿易的交易貨幣,在其他國家減少對伊朗石油進口數量的同時,中國隊伊朗的石油進口反而在增加。2月份的進口數量環比增加了22%,中國還派出企業協助伊朗升級煉油廠,有的更是直接收購了伊朗的油氣田,而同樣遭受美國製裁的俄羅斯也加大了對伊朗在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投資,並提供給伊朗低息貸款,有着豐富經驗的俄羅斯幫助伊朗在國際貿易領域"去美元化",本是石油出口國卻承諾向伊朗進口石油,可謂誠意滿滿。

經過此次遭遇,伊朗認清了很多事情,就是哪些國家纔是真正靠得住的朋友,哪些國家只是利益聯繫,也就難怪4月4日,伊朗外交部長穆罕穆德.賈瓦德.扎裏夫就表示,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比起歐洲的幫助,伊朗更加註重和中國以及俄羅斯這些老朋友的合作了。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