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記者 黃雅潔)上海車展正在如火如荼舉行,配套論壇“2019中國汽車論壇”也在昨天下午進行了閉門峯會,其中《對話》欄目也舉辦了同期錄製活動。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以及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等大佬均出席了節目錄制,深度解讀了汽車行業的發展現狀。

先來看一組乾貨十足的大佬預測數據:

1.自己企業的2019年銷量增長率

徐和誼:4-5%

曾慶洪:6-8%

尹同躍:我們想衝100w臺

2.全國2019年銷量增長率

徐和誼:3-4%

曾慶洪:3-5% 智能網聯的發展會帶來新的生機

尹同躍:0增長2019年是自主品牌艱難的一年

3. 未來新能源車佔比

徐和誼:我們在未來三年新能源車銷售佔比將達到50%。我們北汽集團內部提出到明年在北京地區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乘用車),到2025年在全國全面停止銷售。

曾慶洪: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車的市場佔比達到20%,但何時取消燃油車我不知道,英國是2040年,德國2030年,但我相信中國還要很長時間,因爲我們的能源結構的主體還是靠煤來發電。

尹同躍:未來三年實現純電動車達到20%,混動車我們歸類在傳統燃油裏。

此外,大佬們圍繞汽車行業核心問題進行了全面解讀:

1.現在到底是“寒冬”嗎?

2018年是1990年以來,28年間汽車產銷量第一次下降。此前的28年,我國汽車年銷量一直保持增長勢頭。然而從2013年到2017年,我國汽車銷量增長率整體不斷下滑,2017年增長率降低至3%。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

徐和誼:去年應該是第一次出現銷量負增長,但我不太欣賞也不太認同“寒冬”這種比較負面的詞,沒必要感到驚恐。我認爲中國真正走入汽車社會是在2003年,至今共有三個階段,目前市場正處於第三階段,也就是進入了以存量市場爲主要競爭的新階段,不光是汽車,對於很多產業來說這都是是一個正常的發展邏輯。全球汽車市場中,中國發展的仍然是最好的,市場是最大的,機會是最多的,沒什麼可抱怨的。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

曾慶洪:去年廣汽實現7.3%的增長。新能源車貢獻大。說要寒冬,我相信在座的都能感受到一些寒意。

尹同躍:去年我們增長是10.9%,要讓市場健康發展需要有一點點寒冬。冬天下完雪之後,第二年麥子會長得更好。這樣以來好的企業集中度更高,差的企業會讓出寶貴的市場資源。

2. 汽車還會降價嗎?

行業背景:今年以來,車企接連發起了兩波降價潮,紛紛趁着“汽車下鄉”、“增值稅稅率下調”政策的東風下調售價。

徐和誼: 3月份稅收原因調整了一次,未來大幅度調整降價是不可能的事。現在利潤已經很薄,降價空間非常有限。

尹同躍:降價不會降價,但可能有一些銷售上的安排。銷售端確實總需要降價,但這對企業來說是個“精神分裂”的狀態,作爲企業來說已經降不動了。

3.股比放開影響大嗎?

行業背景:2018年6月28日,我國發布《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版)》,取消了50%的合資股比限制,鐵律打破,保護傘不在。外資品牌車企也表現出了當仁不讓的強勢。

徐和誼: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早晚的事。當時加入WTO大家也恐慌,結果沒有任何問題。我的答案非常明確的,可能在短期的收益上有一些影響,但長期不是個問題,市場放開能進一步促使我們中國品牌更加健康地發展。

曾慶洪:我們是合資最多的,我和外方一直都堅持一個原則,合作一定要雙贏、彼此尊重,我們要從合資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是站在股東的角度考慮問題。

尹同躍:總的來說,對我們自主品牌是好事,激勵我們更加自力更生。可能對有的企業影響大一點,但對整個中國自主品牌不會有大的影響。

更多幹貨內容請關注4月21日播出的《對話》欄目。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