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是關羽殺的,而華雄則是孫堅殺的。而在《三國演義》之中,這兩個人頭全部都記在了關羽的功勞簿上。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了關羽在官渡之戰中殺顏良的過程:

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而《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則記載了孫堅在討伐董卓的時候擊殺華雄的過程:

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

《三國演義》中,有關關羽殺顏良的過程基本還原了史實;而在華雄之死的時候,則虛構了一個「溫酒斬華雄」的精彩橋段。實際上,討董聯軍之中根本就沒有劉備這一戶,劉備也確實沒有資格和這些大佬們坐在一起,畢竟當時連曹操也只是個馬前卒。

因此,關羽就更沒有機會在討董之戰中嶄露頭角了。至於什麼「三英戰呂布」,就更是小說家的藝術演繹,根本沒有這回事了。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青言論史」,也歡迎您的批評指正。


顏良是關羽所殺,華雄應該是孫堅所殺。


三國演義畢競是演義,三分實,七分虛。三國志就不同了,九分實,一分想像。華雄是孫策所殺,這是史書上有記載的,施耐奄老先生移花接木把功勞記在關二爺功勞薄上,目的顯而易見,畢竟大漢正統,也是後世讀者想看到的結果。至於施耐庵死後,孫策找不找施耐庵的麻煩,讓他澄清事實真相,恢複名譽,那是他們的事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