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男人燒紙馬,女人燒紙牛的區別嗎?


一共三個問題,一個一個答。

一、紙紮習俗從何而來?

紙牛紙馬紙房子,就是明器。名器即冥器,死人用的玩意,材料有很多種,最早是陶制的,往後還有木製、紙質等等。要是這麼看,那使用明器的習俗就太早了,可能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出現埋葬死人的習俗開始就有,在山頂洞人的墓葬里,曾經發掘過隨葬的蚌刀,應該也算明器,到了新石器時代,開始有陶器的時候,明器就很多了,比如陶鞋什麼的。

二、紙紮何時開始的?

從小咱就知道,東漢蔡倫造紙張,所以紙質明器怎麼也得在紙張發明之後才會出現。

最早出土紙質明器,是在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主要是從西晉至唐代的墓葬。這裡出土的紙活有很多種,直接剪出來的二維紙人居多、也有多層裱糊用線縫合的鞋帽和簡易的用木條做支撐的紙活。現在咱們見的幾乎紙紮都是立體的,先用細竹篾或者葦子桿搭起架子,然後再進行裱糊。這可以說明在最早是以剪紙為主流,立體紙紮是後來發展起來的。

以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大量紙明器為證據,現在普遍認為紙明器的起源源於十六國到唐代前期這段時間。不過我覺得,東漢末年到十六國之間還有100年左右,但是出土的紙活的樣式已經很成熟了。什麼東西從起源到成熟都是有一定過程的,沒見過哪個孩子生下來就跟姚明那麼大的……所以實際的時間應該還會更早。

三、紙牛紙馬的講究

男燒馬、女燒牛不是絕對的,據說膠東地區男女全燒馬。

而男的燒馬,女的燒牛,對於這件事的解釋,有4層意思:

一、牛馬是大牲畜,代表穩定的生活來源和財富。

二、馬是急性子,幹活快,腿快,代表男人為了養家拚命幹活,而牛是慢性子,代表女人在家操持家務,慢悠悠的干,但總干不完。

三、和性有關。馬喝清水,吃臟草。牛喝髒水,吃乾淨草。

四、在八卦的動物觀中,乾坤分別對應馬牛。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比較迷信的說法:

男:男人死後,是去另一個世界當官,騎馬上任去走得快。我覺得這個很有道理,在回答殭屍跳著走這個問題時講過,舊時喪葬習俗中,男人入殮穿的衣服都是清朝官服,和這個說法不謀而合。

為什麼中國的殭屍是跳著的,而外國的殭屍是一步一步挪著的??

www.zhihu.com圖標

女:以前講古代人洗頭時講過,在古代,沐浴都是有時間規定的,甚至理髮、洗衣服啥的都有說法。在陰間有個血水池,主要懲罰浪費水資源的人,尤其是女人,生前洗衣、做飯用水比較多,更重要的是在大姨媽來的時候隨便將污血沖洗然後亂倒髒水,衝撞神靈,這些都是要受血水池地獄懲罰的。懲罰措施就是,要喝完在陽間揮霍的污水後才可以投胎。這就是為什麼在女人死後要燒牛的原因。牛是幫女人喝髒水免除懲罰的。

古代人怎麼洗頭?多久洗一次??

www.zhihu.com圖標

說到這想起來個事,我真的有個朋友系列……

我有個朋友,他爸特愛乾淨,嫌他和他媽刷碗什麼的不幹凈,在家刷碗、洗衣服都是自己干,刷個碗能用半個小時……

有天我去他家,他媽也在。他們家樓下正好有搭棚子辦白事的,他就問到我為什麼男人燒馬,女人燒牛的問題,我就給他解釋,是因為女人生前洗衣做飯浪費水,燒牛是喝髒水的,這傻缺不知道是腦抽還是怎麼了,說,他爸要是沒了,給糊個牛燒了……

至今我還記得他媽是用哪只腳把他踹趴下的……


年初去西安洛陽走了一圈,依稀記得陪葬品是在秦以後改成陶佣,應該漢或者漢末變成燒紙的


家裡就是做紙紮的,風俗從哪裡開始不懂,代代相傳吧,反正打從我出生那天算起,這個滿布紙房子紙燈籠紙小人的小街就沒斷過客源。

男人燒紙牛,女人燒紙馬這個沒研究,不過我們這裡如果有人生小孩的話,就會買盞花燈回去掛在城隍廟那裡保平安,如果誰家還想添丁的話,就會偷偷跑到城隍廟那裡,偷偷的剪下個小燈球帶回家,希望來年自己家裡也可以添丁發財。

其實做這些事情就是圖個心安,不過我對於燒IPAD那些有成見,咱們浮躁的商品文化何必要帶到下面去呢!

燒個牌坊多好啊!回頭能把自己的一生都給總結了!
有燒法拉利的,有燒別墅的,燒IPAD的,手機現在已經出到蘋果4s了......各種有。大獅子,馬,小紙人等等.........親眼見過有的人活著的時候連頓安適的飯都吃不到,死了倒是有人花錢買紙紮貨了.....這種民俗可不可以把經歷用在對待活人的身上呢?

這個問題我認真的研究過。

首先這個要從喪葬習俗開始。

一開始的商代其實是不講究喪葬的,單單從葬字看。甲骨文的葬字,其實就是一個死字放在草里,讀音同藏,就是把死人藏到草里就完事了。

到了周,尤其是西周,周禮的出現,開始要求事死如生,這時候開始出現了祭祀的貢品。

這個時候祭祀還是用太牢和少牢,也就是牛羊豬的頭,馬作為戰略物資太珍貴了,所以並沒有併入。

最早的用馬來祭祀我覺得是北魏。《魏書段承根傳》有記載,說段承根的父親段輝和歐陽湯學習,當時有一個小孩和段暉是同學,畢業了這個小孩說我爸爸讓我早點回家,我家遠,你能不能送我一匹馬。馬多珍貴,段暉覺得小孩是開玩笑的,就送了一匹木馬給他。結果這個小孩騎著木馬上天了。他說他是東嶽大帝的兒子,段暉送給他的馬很好,我沒什麼報答的,就讓你的孩子將來封侯吧。

這是在正史中的記載,在佛教傳播開之前,掌管陰曹地府的是東嶽大帝,所以可以知道在北魏的時候,木馬被人為是可以通陰陽的。

有一種民俗的產物叫做甲馬,或者紙馬。傳說可以通陰曹地府報信,水滸傳裡面神行太保戴總就會使用紙馬。所以慢慢的紙馬作為祭祀喪葬用品開始出現。但是這個時候紙馬只是一小片剪成馬圖形的紙。

當然東漢才發明造紙術,但是那時候的只紙很貴,不可能用來燒祭。我覺得這種事情盛行應該是唐代以後。因為唐代的造紙術得到了改良,在唐代封演的《封氏聞見記》中,記載人們燒紙錢的習俗,可見用紙品來祭祀唐代已經盛行。

甲馬,紙錢祭祀都應該發生在唐代左右,所以我覺得紙紮應該就是從唐宋時期興盛起來的。因為宋朝曾經盛行過火葬,並且《馬可波羅遊記》中有記載宋的火葬風俗:富貴人死,一切親屬男女,皆衣粗服,隨遺體赴焚屍之所。行時作樂,高聲禱告偶像。及至,擲不少紙繪之僕婢、馬駝、金銀、布帛於火焚之……焚屍既畢,復作樂,諸人皆唱言,死者靈魂將受偶像接待,重生彼世。

可見宋時即有紙紮習俗。

另外用紙紮的祭品對於火葬是最方便的,既符合儒家的事死如生的理念,操作起來還方便,雖然後來明朝開始又恢復土葬,但是這一習慣被保留下來。

以上是我根據見聞所整理的資料,希望能夠幫到題主。


好像是從宋朝開始用紙人紙馬的~


這個話題還蠻有趣的~我見過燒房子什麼的~別墅一樣的。有一期康熙來了裡面還請來專門設計這些東西的設計師呢。
在我們老家這邊(東北),是有這個習俗的 就是死人的時候 男人要燒紙馬 女人要燒紙牛 大概的意思是馬馱著人在黃泉路上趕。。前往西天 而女人不同 我們這邊認為女人生前主要以家庭為主 所以要洗衣服,洗碗 做飯等等。。女人有很多的工作是涉及到水的,而風俗里認為牛能喝水 尤其是喝髒水 喝掉生前勞作時候的髒水的。所以女人要燒牛 。不過現在風俗也慢慢淡化,雖然保留著但是好多已經 不知道是如何流傳下來的了

喪事燒的紙馬用開光嗎。


應該是從原始社會的祭祀活動發展來的,從人祀到陶俑,這個孔子也提過,他認為這是種奢侈行為,到漢朝造紙術發明後開始出現燒紙紮的行為的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