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微博上看到原子爆彈的照片,在東海岱山縣釣到一條野生大黃魚,說價值480萬,不明白價值何在?圖片可以去他微博看,說是有97斤。


野生的真的很好吃,我爸爸以前做海鮮生意時有幸收到幾條尾巴壞了(野生黃魚多是用來送人的,黃魚沒尾巴因為這樣不吉利就比較便宜買下)的野生黃魚。悄悄放到冰箱里。然而有一天他出門我媽媽正好打開冰箱有魚然後煮起來自己吃了,我不太愛吃魚也吃了一些。爸爸回來發現沒有了黃魚,跟我媽當場吵架,愣是一個星期沒說話。。。。

標榜階級。


物以稀為貴吧,這條是2.9斤的


溫州人,聽過長輩講60年代末福建傳來了"敲梆"技術(土話,大概翻譯),出海往魚群一敲,無論大小,所有黃魚都浮在水面任人打撈。是年,黃魚5分錢一斤,當時的溫州鄉鎮很窮,一年吃一次肉(過年一次吃一個月),只好吃黃魚吃到吐。

由於當時捕撈量過大,吃不完,於是把黃魚埋在地里作肥料。如此幾年下來可想而知。現如今溫州酒店賣的兩千元一斤的黃魚基本都是養殖的。

PS:野生大黃魚不可能有97斤,十多年前台州打上一條5斤重的大黃魚,被溫州厲姓老闆以百萬價格買去,這已經是大黃魚的記錄了。97斤的估計是黃唇魚。


野生黃魚一條均價2500左右,一魚三吃,最後可以來碗黃魚面


記得有一次我媽在餐桌上對我說,她們小時候,沒有糧食,只能吃番薯,然後吃大黃魚下飯(當然是野生的)。大人們坐在木船上,拿木棍敲打船舷。魚聽到聲,便圍上來,然後就拿網子撈起來就成了。真真是棒打船舷瓢舀魚。


物以稀為貴,等哪天你在菜市場可以隨意買到幾十斤的黃魚就沒那麼貴了,另外就是炒作成分了


魚肉鮮美,魚膠能美容養顏,加上較為稀少,自然就貴了


野生的黃魚味道格外的好,所以價格貴一些,尤其是越大的越少見越貴!君不見那個新聞,一條十斤的大黃魚賣了一輛車錢嗎?


前面說的都很對 最重要的就是沒有了 上個世紀80、90年代還是有的 但是現在買不到 市場上說的 都是養殖的 或者著是其他魚假冒黃魚的

商販炒作罷了,這玩意功效確實有,不過不足以支撐這麼誇張的價格


哪裡吃的,多大的2500??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