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是小仲馬的代表作,女主人公瑪格麗特因為隨身裝扮總少不了一束茶花,故人稱「茶花女」。在《茶花女》中,小仲馬美化了主人公的形象,雖然瑪格麗特因生活所迫淪為娼婦,但內心仍然保留著質樸善良的美德,不惜犧牲自己的幸福去成全她的情人阿爾芒的家庭聲譽。這也是人物形象的一個亮點所在:一個善良、讓人愛憐、同情的妓女,卻沒能得到自己的幸福,讓人心痛。

瑪格麗特原是一個純潔無邪的鄉下姑娘,家庭的貧困迫使她來到浮華的都市巴黎,靠自己的美貌和青春,賣笑求生,成為資本主義上流社會的玩物、紅極一時的高級交際花。她承恩受寵,享受著男人給予她的奢華生活,但她清楚自己的真實處境與地位,不過是一個人盡可夫的下等女人,是「一個快樂的時候比痛苦還要悲傷的女人」,「會在毀滅了別人又毀滅了自己以後,像一條狗似的死去」。瑪格麗特意識到了自己身世的可悲,感受到了環境的腐惡,她在努力掙扎,渴求著純真。瑪格麗特「是個快樂與憂傷、純真與賣笑的混合體」,過著紙醉金迷、腐化墮落的生活。奢華糜爛的生活讓她欠下了一身債,需要男人來替她償還。瑪格麗特與年老的公爵、年輕的伯爵來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取大量的金錢以支付龐大的開支。然而,瑪格麗特自從獲得了阿爾芒的真摯愛情後,就斷絕了與公爵和伯爵的往來,沒有了男人地供養,以及阿爾芒最後地離去,可憐的姑娘就在「外表富麗堂皇的貧困中死去」。

瑪格麗特是一個來自貧苦鄉下的姑娘,雖然她墮入迷途,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糜爛生活,不幸染上肺病,但卻因其消極的生活態度而加速了她地消亡。即使如此,也始終掩蓋不了她的善良和富有犧牲的精神,為了自己愛人的家庭聲譽,她心甘情願地放棄自己的愛情,悄無聲息地離開阿爾芒,並一個人獨自承受著所有的委屈和痛苦,也正是她堅毅的性格給她勇氣去承受這一切,她可以為了愛的人努力與社會抗爭,也曾為了阿爾芒真摯的愛情而變得樂觀,但面對現實,她選擇了再次消極、墮落。

作者小仲馬用「茶花女」來稱呼女主人公,除了象徵著瑪格麗特善良高尚的品格和完美無暇的內心,更多地是用來比喻瑪格麗特不幸的命運,她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卻因狂風暴雨的無情摧殘而過早地衰萎、凋零直至死亡。

瑪格麗特來自農村,出身貧寒,隻身來到巴黎謀生,卻不幸墜入風塵,由於階級出身和地位低下,她只能屈辱地生活在骯髒的環境中,承受著非人的待遇,但是茶花女作為一個高級妓女,也喜歡奢華、放蕩的生活,喜歡漂亮的衣服、馬車和鑽石,為了這些奢侈品,她甘願作男人的玩物。另外,她內心的自暴自棄事實上是一種忘卻現實的需要,她過著尋歡作樂的生活,為了加速她悲慘的結局,她拒絕治好她的肺病。但她也反抗社會,喜歡戲弄初次見面的人,因為「她們不得不忍受每天跟她們見面的人的侮辱,這無疑是對那些侮辱的一種報復」。她還經常憤憤不平地說她們不再屬於自己,她們不再是人,而是物,他們講自尊心的時候,他們的情婦排在前排,要他們尊敬的時候,他們的情婦卻降到末座。或許正是因為她看透了人間的虛情假意,反而更加看重,也更加渴望擁有真正的愛情,在她被人玩弄的軀體里,還是始終深藏著「不教泥淖陷渠溝」的靈魂。

另一方面,即使她處於一個虛假的生活表象下,她也始終保持著清醒的自我意識和美好的人生理想,一直渴望擺脫那種被人踐踏和蹂躪的賣笑生涯,希望能過上普通女子的正常生活,在與阿爾芒相識後,阿爾芒的真摯愛情更加促使她產生改變非人生活的願望和行動。「頃刻之間像一個瘋子似的,我在你的愛情的上面建築了一個未來世界」。理想被她高度的理想化了,為了追求這一理想,她傾注了全身心,付出了巨大代價,甚至是生命。她拋棄了已經成為生活必須品的豪華住宅、馬車和社交,和阿爾芒來到鄉間隱居。她非常珍惜這份最為普通的愛情,為了使愛情不留下職業的痕迹,她拒絕了視她為女兒的老公爵一年七萬法郎的巨款。她偷偷賣掉了自己的首飾、馬車來還債以減輕愛人的經濟壓力。在阿爾芒的父親來到她和阿爾芒在鄉下的住處勸她離開他時,為了愛人的前途和家庭名聲,她忍痛和阿爾芒分離,回到巴黎舊日的生活圈裡去。為了減輕阿爾芒失去愛情的痛苦,她還做出種種假象讓他羞辱自己而獨自咀嚼傷心、委屈而不久纏綿病榻棄他而去,彌留之際[2]還痛呼:「生命在我面前逃去,我可要把它抓住??」。她對生活的追求直到生命的盡頭,為了擺脫風塵,追求光明她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最後,瑪格麗特天真的性格以及理想化的愛情觀蒙蔽了她的雙眼,讓她錯誤地認為阿爾芒就是她所追求的真愛,可以幫她擺脫墮落的生活,然而阿爾芒的自私、虛榮以及對瑪格麗特的不信任也是造成瑪格麗特悲劇的重要原因之一。

24歲的外省青年阿爾芒在巴黎讀完大學取得了律師資格證之後,並沒有立刻去找一份工作,而是把文憑放在口袋裡,也讓自己過幾天巴黎那種懶散的生活。他憑著祖傳的每年八千法郎的收入,在巴黎租了房子,雇了傭人,養了一個「小家碧玉,溫柔而多情」的情婦,同時還和朋友一起出入各種風月場所尋歡作樂。也正是因為此,他邂逅了巴黎名妓外號「茶花女」的瑪格麗特小姐,並立刻對她展開了追求。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在風月場中追求女人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錢,一種是用情。阿爾芒在當時也算是有幾個錢的「小資」,但是他的收入遠遠不夠瑪格麗特揮霍,甚至連維修她的馬車都不夠。於是阿爾芒用「情」來追求瑪格麗特,最終如願以償。然而當面對瑪格麗特的一片真情時,阿爾芒卻始終不肯相信妓女也會有真正的愛情,所以從佔有瑪格麗特的第二天起,他的心裡就被猜疑所佔據,第三天就認定瑪格麗特欺騙他而發出了一封羞辱和譴責瑪格麗特的絕交信。然而,當他的朋友祝賀他得到了「可以替他爭面子的不容易到手的漂亮情婦」瑪格麗特後,在虛榮心理的作用下,他立刻後悔起來,並給瑪格麗特發出了一封請求寬恕的信。由此看來,在阿爾芒的心中,佔有巴黎名妓的虛榮心分量要遠遠重於對瑪格麗特愛情的分量。也就是說,他真正想要的是滿足他的虛榮心,而不是一個普通女人的愛情。

真正的愛情往往能使人變得崇高,然而阿爾芒在得到瑪格麗特後,不但沒有變得崇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