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剖宮產時機?

臨近預產期,孕媽媽們都會面臨分娩方式的選擇,如何選擇剖宮產的時機?

對於有剖宮產指徵的孕媽媽們,時間的選擇要根據病情,聽從醫生的安排。

對於沒有剖宮產指徵的孕媽媽們,如果堅持要走“上層路線”(經腹剖宮產)要寶寶出來,選擇的時間要有點講究了,科學的選擇時機,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母兒的不安全因素、減少風險。

1、瓜熟蒂落。孕產期對孕婦來說是一個具體日期,對醫學而言則是個範圍,37~42周之間都屬於正常範圍。很多人認爲妊娠37周就是寶寶成熟了,其實只是指妊娠37周以後自然動產的寶寶不是早產兒。

還有一部分寶寶要超過預產期,甚至1周,甚至2周。舉例:對於需要妊娠41周自然分娩的寶寶,如果我們的媽媽到了妊娠37周就難以忍受的要求剖宮產,對你家寶寶而言,就提前了4周,這樣的寶寶生下來就比較“嫩”,相當於你這位孕媽媽而言,就是人爲的造成“早產”了,而“早產兒”不僅僅是體重的問題,還有各個器官發育的是否成熟是需要我們的孕媽媽們考慮的。

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對足月妊娠的概念是37-38+6爲早期足月產,39周及以後爲晚期足月。

早產兒和未自然動產的早期足月兒增加新生兒病率以及死亡率已經成爲共識。

那麼如果說沒有任何動產跡象,人爲的選擇早期足月剖宮產的話,就會有早產兒的表現。

因此建議孕媽媽:

第一儘量順產;

第二,如果選擇剖宮產的話也要儘量瓜熟蒂落;

第三,如果沒有動產跡象就選擇剖宮產的話,也最好是晚期足月以後。

2、避免節假日、休息日。作爲醫生犧牲節假日的休息時間已經習以爲常了,所以,情理上我們會尊重孕婦的意願,儘量按照媽媽們要求的時間。

但從一個負責的醫生角度,奉勸媽媽們儘可能避開節假日、週六、週日時間,因爲手術的完成不是主刀醫生一個人完成的,是一個團隊的工作,比如:節假日的麻醉師、手術室護士僅僅是兩個人一組配合工作,一旦遇到麻醉困難或者需要緊急搶救、取血等等,人員必然有限;病房的醫護人員也是最少的,助產士或者新生兒護士、護理護士多數情況下就各安排一位,醫生也就是3個不同級別的值班醫生各安排一人,而每一天的正常醫療、護理工作已經很繁雜了。

所以,儘管大多數情況下是安全的,但遇到緊急意外或搶救還是存在很多的不安全隱患。

以上拙見,僅供媽媽們參考!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安全才是硬道理。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