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先介紹一下本人基本情況哈:93年女,工作3.5年,現任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對公客戶經理,在職備考半年參加18年管理類綜合聯考,初試總分:231(管綜:145英語:86),報考中央財經大學MBA專業,目前已成功上岸。

吃了提前批的虧,但也算完整的經歷了考研主要涉及的全部過程。後文也將主要就提前批、筆試以及正常批複試三部分進行分享。

明確備考動機

個人認為對於在職考研考生,在懷著滿腔熱情開始搜集各種備考經驗雞湯以及搜羅培訓機構之前,首先應該冷靜下來明確自己的備考的動機。對於在職考生來說,工作以及個人生活都會佔用很多你的時間以及精力。面對加班vs學習、社交vs學習、娛樂vs學習…很多情況下都需要做取捨。所以個人認為找到一個明確的備考動機不僅可以支撐你在未來備考過程中堅持走下去。畢竟如果在備考過程中心態崩塌,之前的種種付出都將成為沉默成本。

提前批:一定要參加!並且儘可能在較早批次做申請

真的是經歷過正常批複試前的焦慮忐忑就會越後悔曾經提前批階段不努力的自己。受大學女神鼓舞,考研最開始的目標院校是人大,又因為GMAT成績尚在有效期所以直接拿到了人大提前批面試資格。考前一周花了6k找了某輔導機構做一對一面試輔導,現在想想這個錢真的就是智商稅。對於面試輔導班這個問題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無論採用何種手段,是參加輔導班還是找前輩輔導,重點在於是否能梳理自己曾經過往的有效經歷,打造出一個讓你所申請的學校老師所賞識的人設。

在直接被人大老師diss工作年限經歷尚欠受了一點小挫折後,加之當時的工作比較忙,就沒有參加其他學校的提前批面試。現在回首整個考研歷程,應該算是戰略失誤最大的地方吧。所以這裡還是建議備考的各位能夠多參加幾所學校的提前批給自己留有更多選擇餘地,畢竟國家線對於在職難度還是降低很多的。鑒於目前MBA報考愈發火熱,建議最好還是早提交申請,以免搶不到面試名額,不要像我這樣直接把自己逼上正常批這條艱辛的獨木橋哈。

筆試: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合理規劃學習時間

從備考管理類聯考之初就直接堅定地選擇跟了老呂,除了因為聽了一節一天教你學會形式邏輯大有醍醐灌頂之感,還因為老呂也是文章前邊提到的那位正常批上線的人大女神推薦的。所以在選擇輔導機構上沒有花費太多精力。如果選擇老呂且志向不僅限於考過國家線(即通過提前批面試)的同學,還是建議直接選擇老呂弟子班。但是對於正常批且志向於一線院校的考試,在備考管理類聯考過程中建議還是把目標分數儘可能制定的高一些。

對於筆試部分個人建議首先要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有個客觀評估,這裡所說的評估不單純是對於某科的自身水平認知,比如數學是弱項英語是優勢,而是最好可以細化到如數學的應用題部分是強項,排列組合問題是弱項。之所以開篇就提到了時間規劃問題,是因為在我的備考過程中,將極為有限的學習時間都傾注在了自己的弱勢學科數學上,以至於考前一個月才匆匆準備了作文以及基近裸考了英語,所以自認初試成績包含了一部分運氣的成分在其中。建議備考策略是:先對個人情況做初步評估,估算總體可學習時長,分配各科目學習時間,不要因為某一點學不懂就死磕,考試時戰術同理哈。

在備考過程中,還是因為個人工作性質原因,其實每天1小時學習時間都很難保證,一般周末都是一天加班一天去學校自習。犧牲了很大一部分個人休息娛樂時間,但沒有熬夜學習,主要還是考慮了工作狀態以及學習效率問題。基本都是兩倍速回看的跟著老呂學完了全程班、母體班以及考前密押中的大部分數學及邏輯部分(表示睡意朦朧之時真的很難跟上2倍速的老呂,一般還是1.5倍為佳哈)。作文主要依靠了押題班的寫作素材部分,考試真的借用上了一小部分哈。

複試:再一次翻盤的最近時機

雖然初試分數高了複試線56分,但是複試到來之際還是瑟瑟發抖。但對於那些管理類聯考成績並不甚理想的同學來說,複試確實是再一次翻盤的好機會,比如中財面試比例佔到了70%,所以無論初試分數如何,都不應對複試掉以輕心。中財的複試流程跟之前提前批一致。組面後是個人面試。個人認為自己在複試部分發揮一般,沒有太多心得可以分享,好在有初試成績打底,最後也是順利上岸啦。

寫在結尾:最後還是想套用那段經典的考研段子:考研備考就像在黑屋子裡洗衣服,你不知道洗乾淨了沒有,只能一遍一遍去洗。等到上了考場的那一刻,燈光亮了,你發現,只要你認真洗過了,那件衣服光亮如新。而後你每次穿這件衣服都會想起那段歲月。

在職備考中,除了需要更好平衡工作與學業的時間與傾注的精力,更有效率的做事,我認為更重要的還是在自我懷疑時候能夠以心態的平和堅持走下去以及不悔自己當時的選擇。

祝大家都能早日考研上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