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充滿懸唸的五月份,科創板正式上市會成為市場的拐點嗎? 財經 第1張紅五月

剛剛告別了2019年4月份的市場行情,回顧今年四月份的市場走勢,與今年前三個月的行情相比,資金分歧明顯加劇,而外資、產業資本的凈流出與凈減持跡象也明顯加劇,3300點之上仍然屬於當下A股市場的密集籌碼峯區,上行阻力非常沉重。

截至4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指全月下跌0.40%;深證成指全月下跌2.35%;中小板指數全月下跌5.26%以及創業板指數全月下跌4.12%。換言之,對於整個4月份,中小創業板的跌幅是非常明顯的,而在中小市值股票熄火的同時,權重股卻起到了護盤的影響,市場蹺蹺板效應再度展現。

與此同時,從4月30日的數據顯示,目前滬市平均市盈率為15.45倍、深市主板為17.36倍。至於中小板以及創業板市場,其平均市盈率分別為27.13倍和41.43倍。由此可見,就目前而言,即使滬市已經處於3000點的位置之上,但市場的估值優勢依存,而如今3000點所對應的市場估值已經不同於幾年前3000點所對應的市場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剛剛完成年報披露的A股市場,實際上營收與凈利潤卻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化表現。其中,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營收實現11.49%的同比增速。至於凈利潤方面,卻錄得了1.8%的同比降幅,這也是近十年來出現首次同比下降的現象。

如果說股市屬於經濟晴雨表,那麼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同樣屬於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與盈利增速的晴雨表,而去年股市的單邊下行,恰恰也是業績下滑的提前反應。但是,在上市公司利空因素過度釋放的影響下,反而促使股市快速見底,並在今年一季度完成了一個V型反轉的走勢。

從2440點上漲至3288點,A股市場已經完成了800餘點的上漲空間,但期間並未有過明顯的調整走勢。對於4月份A股市場的分化表現,實際上也是市場獲利盤快速釋放的真實寫照,而臨近3300點關口,市場資金的分歧也在明顯加劇,從而加快了股市步入寬幅震蕩的步伐。

步入5月份,對A股市場來說,同樣考驗不少。

其中,作為今年以來快速籌備的科創板,其正式推出的時間已經為時不遠了。或許,在最快的情況下,今年6月後國內資本市場可能會迎來科創板。作為國內資本市場改革與創新的重要試驗田區,科創板被賦予了很高的發展使命,但鑒於其試點註冊制度,若未來試驗成功,可能會把註冊制度的經驗延伸至其餘市場板塊之中,屆時將可能會對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構成或多或少的影響。不過,就目前而言,時機尚未成熟,對國內資本市場的實際沖擊還是比較有限。

至於同樣引起市場關注的MSCI擴容,有望逐漸得到落實。按照計劃,MSCI將會分多個步驟增加中國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未來有望把中國大盤A股以及中國中盤A股的納入因子提升至20%。

近年來,外資資金在A股市場中逐漸獲得了一定的話語權與影響力,而隨著外資資金佔據A股流通市值比重的逐漸提升,未來MSCI擴容對A股市場的影響也有望影響到外資的凈流向表現。

在實際情況下,雖然4月份以來外資凈流向狀況已有所分化,但今年以來外資凈流入力度依然迅猛,而在MSCI擴容預期下,未來外資凈流入規模可能會進一步提升,為A股市場帶來新增流動性的補充預期。

縱觀今年以來的上漲行情,與其說超跌反彈,還不如說屬於A股市場的估值修復行情。與此同時,支撐這一輪上漲行情的因素,一個在於經濟回暖預期,另一個則是在於減稅改革的紅利釋放。就目前看來,只要這兩個支撐因素尚存,仍然視作為市場持續回暖的根基,而實質性減稅降費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影響,也有望在未來逐漸得到展現。

3300點久攻不下,A股市場可能步入寬幅震蕩的走勢。但是,在改革紅利預期下,股市再度單邊大幅下行的空間比較有限,且概率較低。步入5月份,股市從單邊上行到寬幅震蕩的演變,或許正以更加穩健的姿態迎接科創板的到來,而作為年內國內資本市場的重要事件,股票市場確實需要持續穩定,保障科創板的順利上市。

相關文章